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曝光台] 来安教育“生病”了,有良医吗?帮帮来安教育吧,别毁了孩子

 关闭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0-13 2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近几年的中考成绩来看,来安的基础教育问题大了,请看下面的实例:
2013年滁州市部分县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滁州中学计划分数线为710分,择校分数线为690分;全椒中学计划分数线为687分,择校分数线为672分;天长中学计划分数线为704分,择校分数线为665分;炳辉中学计划分数线为676分,择校分数线为666分。明光中学计划分数线为676分,择校分数线为656分;来安中学计划分数线为624分,择校分数线为567分。(请注意红色的字
这样的分数说明:
1、来安中学招收的高一学生素质想比其他县市同类学校很差,来安的基础教育是绝对是有很大问题的
2、来安这样的学生素质,拿什么成绩和其他兄弟县市比较
3、来安中学的计划分数线居然比其他兄弟县市的最低择校分数低了二三十分,不奇怪吗?
反映的问题:来安教育已经“伤不起”,来安教育该怎么办?
解决方法:来安教育的革新快点到来,从现在起,有可能还来得及,来安教育领导要调整,来安教育布局要调整,政策制度谋划在先,方法措施紧随其后。
希望有识之士的网友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请别让此贴沉了,拜托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10-14 0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问题现在群众反应很强烈,是应该重视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0-14 10: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出茅庐 于 2013-10-14 10:40 编辑

确实如此,每年有很多网友拿来中高考情况和兄弟单位比较,来安一直都在滁州倒数,其实从每年高中招收分数线就不难看出,来安基础教育(初.小)的确令人堪忧,基础都没学好你到了高中怎么和人家竞争比较?前两天来中高一月考,我耳闻目濡了一些同学的感慨,为什么有较少的学生(主要是育才班的)成绩那么好?而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惨不忍睹,归其原因这些高分学生为什么能进育才班?因为他的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的,也就是说人家的初中文化课基础好,到了高中很自然的学习就好,至少不会太差。再有来安中学师资力量这几年在不断地提升,相信有好的生源他们也会把这些好生源往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输送,基础教育刻不容缓,来安教育优化整合刻不容缓,严抓师资力量刻不容缓,强化学生学习增加学习课时刻不容缓(想给学生减负除非国家应试教育改革,不然你没有理由说减负这些话),教委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必须站在一根中轴线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则就不谈来安教育······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4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出茅庐 发表于 2013-10-14 10:38
确实如此,每年有很多网友拿来中高考情况和兄弟单位比较,来安一直都在滁州倒数,其实从每年高中招收分数线 ...

哎,病的太重了,要动手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2: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儿好像沉下去了,让它再上来{:soso_e144:}{:soso_e155:}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0-14 14: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分数线低我觉得没什么,要知道很多学生进了一中以后成绩比入学时分数高的人还要好,分数线搞那么高,一些有潜力的学生可能因为买不起而进不了一中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10-14 14: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 本文是转自来安政府网,因赞叹本文作者对来安教育的透彻了解和精密分析,故转来共享!(附2013各初中招生计划表也是论坛网友所发)
          来安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这几年,来安论坛关于教育的帖子很多、很火,俨然成了“教育论坛”,这也充分证明了教育是社会和家庭的最大希望。近期,来城中小学和完中的布局调整工作正处在紧锣密鼓的调研阶段,本人认为,在完成这件来安教育史上的大事情后,为了更好地提升来安教育水平,实现教育持续发展的无缝焊接,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也应该尽早提到日程上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加之进城务工经商买房农民增多,使农村生源呈锐减之势,教育投入重复浪费现象迭出,这时经受拷问的不只是学校,还有处境窘迫的教育部门、对学校逐渐丧失的信心的家长以及对未来或多或少的迷茫的乡村老师们。来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迫在眉睫:
        1、村小:全县近几年有很多村小自然消亡,有的村小萎缩到只剩几个学生,当年那些民师转正的村小老师现在基本已处退休边缘,由于全县村小多,既小又分散,给合理配备师资和集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教育投资重复浪费(当年政府大力投资建设的高标准村小教室现在很多已经闲置)、师资结构性短缺(青黄不接)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村小甚至一些中心小学,英语、音、体、美、品德社会、科学、实践、安全教育课都无法开展,一师多教现象很普遍,这致使农村小学生无法接受全面、正规、严格的义务教育,一些农村孩子失去了享有公平教育的机会,村小教育资源急需整合。
        2、农村初中:我县很多初中由几年前的四、五百人现在急剧萎缩到不足200人,形成了微型学校、微型班级,来安是个小县城,而初中多达31个(1为私立),这就导致了初中数量多、规模小、布点散、教师多、竞争意识薄弱、效益低,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每年的中考分数线的横向比较都是个敏感话题),造成资源配置和生源负载的不均衡,形成并加重了基础教育区域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一方面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普遍。
        3、县里早已经意识到农村生源萎缩的现象,也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如成立了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但将两个不同层次的学校捏合在一起,势必会出现一些新问题:(1)将中心小学并到原初中后,学校空间变小,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这就造成新组建的学校要加大投资,而原中心小学的基础设施又形成极大浪费。(2)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作息时间不一样,放在一个校园难统一,必须牺牲一方。(3)工作量难统一。还有诸多问题不再一一赘述,主管部门可以调研。
        一句话,来安的乡村教育不得不面临“重新洗牌”的严峻现实!
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在我县周边地区,以及省内外,已经有很多案列,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很轻松得到趋利避害的宝贵经验。这里,本人也斗胆总结建议一下,偏颇之处欢迎拍砖!
         1、农村小学相对就近集中,农村初中实行规模办学。原则上一个乡镇保留一所初中,而小学可以在撤区并乡前的原老乡镇各保留一所中心小学。坚持撤小校留大校、撤弱校留强校、撤差校留好校,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办学设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办学效益。
打破村域、镇域、街道界限,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后,教师教学氛围肯定会有所改变,积极性得以提高,学校内部的横向竞争意识明显会增强。教育的投入会更集中、更有效,教育的管理更直接、更便捷。
         2、撤并后,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学生寄宿问题和交通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所以,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学校布局调整的“牛鼻子”。它可以解决学生居住分散、上学远和无人管的问题。
         (1)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这部分儿童的家长基本上是外出打工的,而家里的老人年纪又大,在思想、生活上照顾孩子肯定力不从心。让并校后的孩子在校寄宿的话,有生活老师照顾起居,将会在成长教育、生活上方便很多,也解除了每天奔波在家校之间的辛劳,同时让家长消除了后顾之忧。而在寄宿资金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早已经实行了可观的寄宿生补助政策,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免、接受社会力量捐助、等措施,建立起我县完善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学生生活保障制度。     
    (2)对于学生和家长担心的交通问题,也可以有了一个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可通过交通局等部门协调,购买校车和充分组织乡村客运力量解决交通问题。目前我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乡村客运运力比较充足,辅之以校车,只要协调好时间,建设好校区停车场等,这一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3)、建议来安的农村教育部局调整要面统筹、分步实施进行,对于条件具备、困难不大的学校,可先行撤并;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困难较大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做好工作,做到成熟一所,撤并一所。坚持推进实施与解决后续问题一并考虑,妥善处理好撤销学校的债务化解、校产处置、教师分流等问题。同时,今后的教育投资、师资配备等,要逐步集中到布局调整中将要保留的学校,避免调整后造成新的浪费。
          总之,来安教育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树立大胆的改革实践精神,畏畏缩缩、和尚撞钟的工作心态只能将教育问题越拖越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农村办学思路,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集中投入,实现教育公平,是摆在来安领导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附:
2013年秋季各中学七年级招生计划
! 校    名 学生数 班级数 备注
来安三中    350        7  
来安四中     663     13  
水口中学      255    5  
相官职中 94 2  
广大初中 48 1  
三城初中 103 2  
十二里半初中 72 2  
武集初中 136 3  
汊河初中 164 3  
文山初中 46 1  
大英中学 156 3  
雷官初中 115 2  
烟陈初中 96 2  
独山初中 103 2  
磁山中心校 80 2  
施官职中 149 3  
龙山初中 119 2  
西武初中 42 1  
半塔中学 155 3  
邵集初中 80 2  
兴隆初中 97 2  
大余郢初中 120 3  
杨郢初中 136 3  
长山中心校 64 2  
半塔职中 155 3  
张山初中 102 2  
舜山初中 136 3  
复兴初中 106 2  
双塘初中 75 2  
新安初中 162 3  
阳光国际学校 450 10  
合    计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14 2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忙于打牌或者鬼混,把小孩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孩子在家的时间比在学校多得多,光羡慕邻家孩子学习多么优秀,人家父母的付出你看见了吗?每个个体搞好了,来安教育还愁上不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22: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的乡村教育不得不面临“重新洗牌”的严峻现实!
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在我县周边地区,以及省内外,已经有很多案列,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很轻松得到趋利避害的宝贵经验。这里,本人也斗胆总结建议一下,偏颇之处欢迎拍砖!
         1、农村小学相对就近集中,农村初中实行规模办学。原则上一个乡镇保留一所初中,而小学可以在撤区并乡前的原老乡镇各保留一所中心小学。坚持撤小校留大校、撤弱校留强校、撤差校留好校,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办学设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办学效益。
打破村域、镇域、街道界限,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后,教师教学氛围肯定会有所改变,积极性得以提高,学校内部的横向竞争意识明显会增强。教育的投入会更集中、更有效,教育的管理更直接、更便捷。
         2、撤并后,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学生寄宿问题和交通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所以,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学校布局调整的“牛鼻子”。它可以解决学生居住分散、上学远和无人管的问题。
         (1)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这部分儿童的家长基本上是外出打工的,而家里的老人年纪又大,在思想、生活上照顾孩子肯定力不从心。让并校后的孩子在校寄宿的话,有生活老师照顾起居,将会在成长教育、生活上方便很多,也解除了每天奔波在家校之间的辛劳,同时让家长消除了后顾之忧。而在寄宿资金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早已经实行了可观的寄宿生补助政策,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免、接受社会力量捐助、等措施,建立起我县完善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学生生活保障制度。     
    (2)对于学生和家长担心的交通问题,也可以有了一个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可通过交通局等部门协调,购买校车和充分组织乡村客运力量解决交通问题。目前我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乡村客运运力比较充足,辅之以校车,只要协调好时间,建设好校区停车场等,这一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3)、建议来安的农村教育部局调整要面统筹、分步实施进行,对于条件具备、困难不大的学校,可先行撤并;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困难较大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做好工作,做到成熟一所,撤并一所。坚持推进实施与解决后续问题一并考虑,妥善处理好撤销学校的债务化解、校产处置、教师分流等问题。同时,今后的教育投资、师资配备等,要逐步集中到布局调整中将要保留的学校,避免调整后造成新的浪费。
          总之,来安教育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树立大胆的改革实践精神,畏畏缩缩、和尚撞钟的工作心态只能将教育问题越拖越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战略,调整农村办学思路,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集中投入,实现教育公平,是摆在来安领导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