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aobei 于 2013-12-18 17:48 编辑
谁能解救埋在作业堆中的孩子!
看着上面的漫画,不由得心疼起孩子们来,它不是凭空的夸张,简直就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校园里一片静寂,那群快速吃过午饭的孩子们都急速进入班级里,然后在一本又一本的作业书中独自挥笔着。今天,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很多仁人志士在不停地奔走呼吁,无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形成气候。如今,雷声大,雨点小,规定说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哪些年级不得布置课外作业,但实际呢?天地之别!冰冻三尺了,真正化解它,非一日之力,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进行长期的努力,才能让孩子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救出来,让孩子过得充实而快乐。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得从源头堵起。是谁让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日益沉重起来?
一、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着主管部门去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加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上级管理部门“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方面在以各种文件形式要求各学校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落实到实处,但一面做着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勾当。学生除了省教研室发行的免费教辅作业资料外,还得另外向书刊发行部门征订别的作业书(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有专门的书刊发行部门)。每学期,还向家长下发征求意见书,美其名曰是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实则强奸民性质的推销作业资料。百姓不得点灯,州官可以肆意放着火。已经指定了科目,别无选择了!不得不“被征订”,让书包里的书日益沉重起来了。本来要求是一科一辅,现在演变成一科两辅,甚至有三辅的,就连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也有了课外作业书,更有作业书以厚度著称——厚厚的一本!每生每门学科都增加一本作业书,作业书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座小山了。增加的作业中,其中得有多少利益!主管部门垄断,专门发行,征订学辅作业书,其中的猫腻谁都懂的!孩子们作业负担重不重,只要悄悄到学校看一看,或是在孩子上学或放学时到大街上一看,岂有不知的道理?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上级主管部门有时也“深入”到各学校去检查,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缘故,或者是走走过场,写个报告而已,学生的书包仍然鼓鼓如旧。管理部门睁一眼闭一眼,学校也打起了擦边球,坚持着苦干加汗水,相信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二、是考试中的难、偏、怪无形中加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研究室存在一种扭曲的思想,好像是说,不出能考倒学生的试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水平。于是在各类资料上搜寻所谓的创新题,甚至是偏、冷、怪的题型,让一线老师和学生纷纷倒在他们的试卷下。本来,考试试题应该以学科书为蓝本,其难度、题型等都应该与书本相当。但事实并非如此,超难度题、爬坡题总在试卷上露出狰狞而恐怖的面目。考试成为教学的指向标,自然,学生作业资料中必然存在远远高于课本的题目,如果不加以训练,学生岂不输在了起跑线上?正因为如此,老师也乐此不疲,从考题中、网络中和各种辅导资料中去淘得大量“宝贝”,然后让学生去苦苦钻研,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去解错,去反思和总结。孩子们就在大量的坡度反复攀爬着,直至部分孩子爬得精疲力竭而滚落下来。在各类家教中心,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都是为适应新题型,去提高能力,不然,怎么能考入理想的学校?只有加强做题,加强训练,才能适应当今的考试。
三、是片面的教育评价催逼着老师去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同样也是老师的命根子,因为学生分数是老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学校间在比拼,老师间也在比拼,拼的不别的,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在排名,老师在排名,学校间也要排名。每每考试后,学生在表先彰优,同样,学校也在给老师表扬先进和通报落后。哪一老师不讲究脸面?受到表扬的,干劲十足;受到通报的,也暗暗使着劲。反思教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大作业量,在多做多练中,求得学生作业水平的提升,求得考试中学生成绩的上升。每一次考试后,特别是重大考试后,老师要受到一次洗礼,学生更要受到一次磨难:除了作业书籍外,作业本上的作业也陡增起来。
四、是不良社会风气加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进一个好班级,是广大家长的夙愿。除了完成已经过重的学校的作业负担外,家长还请求老师帮忙孩子选取其它的作业书籍,或者把孩子送进各类辅导班去“拔苗助长”。于是,书包里装的除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本和作业书,还有家长主动买的《全解》、《重难点手册》,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作业书。背着都费劲,何况还要一张又一张的解读,并费力地去思考去书写呢?
如今,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太重,作业也太难了,成天地伏在作业书堆里难以自拨。近视了眼睛,弯曲了腰背,牺牲了快乐的游戏,更让部分学生丧失了进取心。人们都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但是,失去了自由的空气和清新的阳光,孩子们的成长总不是健全的。孩子们需要学习是不假,但孩子们也是人啊,需要游戏与体育,也需要音乐与美术;需要兴趣小组,也需要社会实践;需要动漫,也需要悠闲漫步……快乐是孩子的主旋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在沉重的作业中,在单调的生活中,孩子何来快乐?教育部门须重新认识,重拳出击,快刀斩乱麻,治标且治本,去除利益链,改革考试理念与评价机制,还孩子们一个真实的生活。救救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