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病了,家长怎么办? 孩子在家庭、幼儿园生活中,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拉肚子、流鼻涕,这是孩子的身体在与外部世界磨合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作为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会心急火燎,恨不得代替孩子生病。但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会对此更有帮助: 1. 掌握一些必备的育儿知识,了解一些医学常识。 幼儿生病一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每到季节轮换,都是一些疾病如流感、呼吸道感染、过敏、肠道感染、手足口病发生的敏感时期,家长要有思想准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搞好家里的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孩子的个人卫生,,调整饮食结构,锻炼孩子的体质,及时给孩子添加衣物,还要多听听有育儿经验的人士的意见,供自己参考。 2. 不要抱怨。 有些家长,一旦孩子生病了,就抱怨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的配偶,甚至幼儿园里的老师,认为是他们没带好自己的孩子。还有的责怪孩子不听话,没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才会生病的。其实,这样做,都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大家的情绪都变得焦躁,尤其是生病的幼儿,更是惶恐不安,哭闹不休。 3. 分清情况,及时处理。 孩子生病了,容易情绪低落,哭闹不稳定,常常让家长手足无措,焦头烂额,家长总想药到病除,减少孩子的痛苦和自己的烦恼。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看自己能否处理问题,如果症状很严重,自己又没有把握,就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不能延误治疗时机,但也不要草木皆兵,一有点问题,就直奔医院,这样会让孩子的身体和意志都得不到正常的考验和摔打。 4. 即使是在病中,也不忘教育孩子。 孩子病了,家长怜惜,就会放松对孩子的要求,纵容放任孩子,很多幼儿都会在一场疾病之后,各方面都呈现退行性变化,产生一些“后遗症”。幼儿生病需要打针、服药,很多孩子都会不愿意,不配合。家长首先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孩子情绪稍微平静的时候告诉他,打针吃药的用处,鼓励他要勇敢坚强,还要告诉他锻炼身体的好处以及自觉按父母的要求,搞好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的习惯。这样,就会变不利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