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海:李嘉诚做了个唱空中国的示范
凤凰博报:连续做了15年华人首富交易的李嘉诚先生,已经开始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了,番见好就收的投资选择,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呢?
曹建海:李嘉诚把香港和大陆的投资都出手了,应该是看到了大陆房地产出现了转折点,或者他认为中国整个经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出现了很大的回落,他应该不看好中国的实体经济的未来,所以说他走掉了。最近他又发声称:中国一线城市没有泡沫。我觉得这不是他真实的声音。
童大焕:古人有一句话:“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我们不需要过度看中首富或非首富的举动,因为有一句话是:“你的毒药可能是我的美味”。同样一套房子对你来说卖掉最合适,对我来说买进最合适。所以只要有自由的市场交易,一切由他去,不用太看中别人的动向,没那么多风向。比如,你卖出是合适我买进是合适的,你卖出你可以买一个更大的房子,我刚刚进入我买不起更大的房子,我买你这个房子恰恰好。所以李嘉诚,置换掉的资产是别人口中的美味。
凤凰博报:但是为什么现在风向逆转又说一线城市没有泡沫?您刚刚说可能不是他的本意?
曹建海:他很多资产还在中国,李嘉诚做了一个唱空中国的示范。他用实际行动做空中国经济,中国领导人应该对他很不满。中国完全是政府控制下的微权经济,他也不希望完全跟这儿闹翻,如果继续讲有泡沫的话,那就不仅是做空,可能比做空更加的严重。
童大焕:一千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011年我写过一篇文章称:很多人认为一线城市泡沫已经很大了,我的观点是相反的,一线城市的泡沫恰恰更小,反而是三四线城市泡沫更大。一旦限购限贷就会很快把资金挤到三、四线城市,反而制造更大的泡沫,而且还制造空城和鬼城。几年过去,一线城市又迎来了新的疯涨,而且大家都还认为没有泡沫。时代在发展,大家发现大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家就会看到一线城市的泡沫其实是越来越小的,真的是钢铁做的泡沫。
曹建海:您这个说法现在看起来很对,但过几年肯定是个笑话。因为房屋的价值如果这么大,创造GDP又很小,真值这么多吗?北京、上海、深圳更像是一个权力城市,商业价值很小,创造不了多少GDP,但是房屋的财富特别大,就相对于房屋价值太小了,更多的是权力集中的地方。
凤凰博报:今天看了一个新闻,据调查有50%的人认为房价过高。其实不是说所有人都觉得一线城市没有泡沫,还是很多人觉得这房价太高了。我觉得这个50%一半的人也存在水分的。
童大焕:一定要记住一点,庸众是绝大多数,看清楚这个形式一定只是极少数,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子的。
曹建海:有一种观念认为市场总是对的,但现在市场是极度扭曲的、极度畸形的一个错误的市场。
童大焕:高估没关系,社会流通的是信用,是预期,不是货币本身。纸币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纸币可以不要,只是预期。今天贷款一百万,实际上你就对未来预期的是一百万,如果发现已经超标一百万,那就贷款五百万。这跟我们单期创的GDP是不同的,没关系,过几年会跌下来,但泡沫涨了好几倍以后,再下来那还是不是今天的价格。
曹建海:价格预期主要是从供求进行预测的,但在中国预期是根据供求吗?根本不是。他预期的是领导人的决策心里,领导人就是不可能让他破。上海、深圳都说要稳定房价,每一个说让房价降回来。
童大焕:但鄂尔多斯的房价,不想破也得破,最高的时候一万多,现在可能就是三千,这背后还是有市场的力量。还有三、四线城市的过剩的地方,总有一天会破。
曹建海:原有的房屋价值比他的财政收入大太多,甚至几百倍。我们还有660个城市,鄂尔多斯只是660个城市之一,我们还有将近2000个县城,这么多城镇里面破的还是少数。
童大焕:开发商已经在大量破产了,目真正值得投资的没几个城市。
曹建海:小城市回落也是非常小。
凤凰博报:1989年,日本房地产总市值约6万亿,GDP总值3万多亿美金,比值大概是2。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美国房地产总市值与GDP总市值的比值大约是1.7左右。日本、美国比值都是达到2就崩盘了,而我国现在,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得出全国房地产市场总市值在135亿左右,GDP约67万亿,比值为2。是否也面临着崩盘的风险?
曹建海: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土地房屋都在个人手里可以随时交易,那早就崩盘了。但我们是控制在政府手里。中国这个局面也可以继续走下去,就是走向俄罗斯,走向香港。但如果决策者想改变现状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完全可以让泡沫破的。任何国家除了中国都会破的,香港现在也在破,香港的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远远比不上中国大陆。大陆不仅控制土体,还控制政策,控制银行,控制国有企业,控制我们的财政收入,远远大于香港的控制力。
香港曾经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而我们现在的发达程度远远达不到香港,但现在香港泡沫开始破裂。在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比如东北地区经济在破产。而中国大陆经济如何,关键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现在这个巨大的泡沫超级过剩,房价还在涨又不能落,出台的调控也是稳定房价,好像一切因素都有利于房价的上涨。现在不仅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也出现土地的拍卖热潮,不排除将来有更多的城市也在上涨。而我们为保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的钱,最后又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制造了新一轮更大的泡沫。
凤凰博报:但有一些专家就预测, 2016年第二季度后,会出现一波断崖式的下跌,有可能吗?
童大焕:一线城市绝对不可能,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小的城市,有可能有一部分供应严重过剩的会支撑不住。但东南部城市,比如江浙、福建的房价都有可能会略微的上涨,但大部分西部城市,东北部分城市房价要跌上帝也救不了。
曹建海:房屋市场价值跟当地GDP的比值还是要看的,这个比值充分说明泡沫的大小。日本的泡沫最高的时候是房地产价值的两倍,美国最高的时候1.7倍左右,最后泡沫都破灭了,中国这个比值全国至少3到4倍左右。
童大焕:如果用商品房贷来比较,那还要考虑我们的产权性质。中国的房子产权性质非常复杂,跟别的国家不一样,有央产房、经济适用房、回迁房,还有农民自建房,这些合起来,房价没那么高。
曹建海:有些经适房、自己放获得的收益很低,但之后很多都转成可交易的房屋了。估值也是按照可交易来估值,如果按北京4万去估,实际上低估了,这个价格并不高。
童大焕: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小产权房,一半的价格都不到,这些也都是可交易的。
曹建海:但是小产权房未必就没有在我们统计范围之内,假设现在不存在,那北京的房地产价值也有个估价。
童大焕:但深圳小产权房可能占总部市场的1/3以上,北京也不下于1/4。
曹建海:有个最新的数据,北京的人均住房是31.7左右,不包括小产权房。北京的常住人口将近2200万人口,每平方米就按4万算,北京2015年底住宅的市值是28万亿。北京除了住宅还有更大面积的商业用房,根据最近几年竣工的数量计算是住宅的1.1倍,可见商业性的非住宅房屋肯定是大于住宅房屋面积的。按说写字楼应该比住宅贵,但我们却只有住宅的一半左右,按住宅价格60%去算,我推算了一下,北京的商业地产的价值大概有18万亿左右,这两个加起来是46万亿。北京的去年的GDP是2.3万亿,北京的房地产市值是GDP的百分之两千,怎么可能说是没有泡沫。但短期来看还在涨,毕竟党中央在这里,能靠近党中央机会就大了。
童大焕: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条河流是完全一样的,河流一定是曲线。过去50年中国全部是阻止城市化的,中外历史上都没有过组织城市化的现象,1998年城市住房私有化之前,农民是进不了城的,进了城也租不到房子,买不到房子。我们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悖论,一方面土地控制在政府手里,导致房价很高;另外一个悖论恰恰因为是卖地财政,导致我们的土地和房地产供应已经可以容纳34亿人了,这本身就是个悖论,是互相矛盾的。
曹建海:这么过剩了还在涨,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明年后年很快就想卖,那肯定是个好的选择,如果你想长期持有,交给你孙子的,那还是放弃这个打算,这肯定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了。
凤凰博报:现在买房就如同炒股一样,越是贵越是买越是跟风抢,但是我们也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去跟风炒房,毕竟现在赚点钱不容易,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