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家庭生活] 【容海湾在线】——任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权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3-6 16: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老师 于 2017-3-7 07:57 编辑

                                                                  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权威?
       家长没有权威感的坏处有:孩子特没安全感;外界对孩子会有很多恶意,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压力。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建立权威感,首先要建立权威感的基础
    一、父母自己要积极乐观,能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高度能(欺)量(软)敏(怕)感(硬)的生物,本能上听从强有力的人。有些妈妈整天抱怨:孩子爸不做家务啊,婆婆苛刻啊,单位领导同事欺负啊……长期下来,孩子也会感觉好像所有人都在欺负妈妈,妈妈是一个弱者,那还能指望孩子听弱者的话,变成更弱的人吗?所以父母首先要有积极乐观的人格,我说的不是那种外强中干的假装牛逼(典型表现为外面受气,回家揍娘们揍孩子揍猫猫狗狗),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强大,遇事不抱怨。作为父母,自身人格建设是很重要的!
    二、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阴影投射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被家长和老师,压制得太过了。后来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孩子犯了错,明知该怎么处理,可就是“心软”没法“下手”。其实,有些父母之所以“心软”,根本不是心疼孩子,而是产生了心理投射,看到了小时的自己。可是,那时候的我们,跟现在的孩子,是同一个人吗?面临的是同样的处境吗?根本不是。
    因此,那些从小被压制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现在我管教孩子,是在告诉他基本的社会规范,是为了他好。他不是当初的我自己,他并不可怜。如果我放任他为所欲为,才会真的害了他。
    三、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做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的可怜人。很多自我情绪管理没有经过训练的父母,自己遇到什么事儿就容易情绪失控。管教孩子时,家长情绪就特坏事儿。面对暴怒的父母,孩子只能感觉到可怕,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算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大脑也一片空白,吓懵逼了。家长也许会对孩子解释问题所在,但沟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字面懂了,内心不一定懂,很多时候是多次沟通后,才真正意识到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往往需要跟孩子对同一件事情反复沟通。
    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时,家长觉得“讲道理”没用,于是一次次地发怒,亲子关系出现很严重的问题。青春叛逆期来的时候,亲子关系的问题就一起爆发了。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父母子女在成年后,只能泛泛地相处,但并没有真正的沟通。
    因此,当家长要发怒时,一定要警告自己冷静后再处理。即使孩子仍在不断哭闹,父母也可以什么话都不说,坐在孩子旁边,静静地看着孩子,直到自己冷静下来。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建立权威感,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自由,尽可能地具体。孩子能有多少自由,是跟他能承担的责任成正比的。能承担多少责任,就能有多少自由。你可以这样想象,孩子的自由是一个圆圈。当孩子很小,比如一两岁的时候,她的自由很小,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等他长到三四岁,这个圆圈扩大一点;到五六岁的小青春期,孩子自由的圆圈又扩大一点……慢慢地,到了孩子二十一二岁,就该给他全部的成人的自由。每当孩子触碰边界,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回到他的圆圈内。
    有个小男孩六岁,大概是小青春期的时候,很大声地跟家长说话,还说“为什么不可以,我偏要”。这个时候,家长要明白,这是孩子在试探我的边界,我需要更清晰地告诉他可以做什么,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不允许。面对孩子的试探,我也没必要生气或者发怒,因为孩子的力量在变强,这是他成长的一种方式。
    第二、七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就是家长,没必要和孩子做“朋友”。很多家长,都认为要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平等地相处。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跟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行为能力和能承担的责任,都大不一样,谈什么平等?这样的平等有意义吗?你不同意孩子去游乐场,要孩子去看望姥姥。孩子说:“你不尊重我,我就是想去游乐场。”如果第二天,你要出差,孩子不许你去,“昨天你都不让我去游乐场,我不许你去出差”。这算平等么?
    家长就是家长,是为孩子制定规则,明确地划清界限的人。准确地说,对学龄前的孩子,家长是管理者,和孩子不是平等的。哪一个单位的领导,事事都跟下属平等?只能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该做决定的时候,还得领导来。
    第三、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要用疑问句去请示。以前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经常性地犯傻。到了午饭时间,家长总是去问:“宝贝,我们收拾玩具,去吃饭了好吗?”这个时候,孩子只要一说“不好”,家长就会卡在那里了。其实,午饭什么时候吃,根本是大人决定的,不用问,告知一下就可以了。大人觉得自己差不多决定了的事情,千万不要用疑问句。你又不是真的要他决定,问疑问句不是多此一举吗?
    第四、低龄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千万不要说“不可以”,要用正向的词汇来引导。
有本绘本叫《大卫,不可以》,里面讲了很多大人不同意小朋友做的事情。可是,有些家长给孩子看了以后,发现孩子更“调皮”了。为什么呢?因为,低龄的孩子,很难理解否定的概念,你跟他说不可以,反倒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比如你说“宝宝不可以大吼大叫”,他只吸收了“大吼大叫”,于是吼叫得更厉害了。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说“宝宝,我们可以轻轻地讲话”,然后他的声音才会慢慢变小。
如果宝宝很重地打你,你说“宝宝你不要这么重地打妈妈”,他也是不理解的。你应该说“宝宝,你可以轻轻地摸妈妈”,然后给他做示范,怎么轻轻地摸。
    第五、家长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
    有些大人经常会不能说到做到,言行不一。比如孩子在玩IPAD,家长说再过5分钟就要收起来了。可是五分钟之后,孩子不同意收起来,家长随便说孩子几句,然后就不管了。权威丧失就是这么来的额~~~你说你能怪谁啊?还有些家长,会去跟孩子抢IPAD或者电视遥控,要么笑嘻嘻地要孩子拿回来,要么一再口头上的威胁,各种指责,偏偏就是没有实际行动。
    怎么做才对? 冷静地站在孩子旁边,叫他拿过来,表情要严肃,不要说废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用气势让孩子就范,这样就足够了。如果你气势不够,那根据建立权威感的基础,把自己的心理根基打好。
    总的来说,建立自己对孩子的权威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会让孩子的个人成长,和你们的亲子关系有长期的益处。另外,在根本上,这也是你人生中第二次人格建设的大好机会!这件事,值得你去用心做。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3-6 2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