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7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防病毒感染的注意事项和措施,人们己耳熟能详。消毒,是其中的重要防感染手段。通常所采用的消毒剂,是医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酒精的消毒原理,已于10天前发帖略淡过。这次再揭示一下次氯酸钠溶液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属于强氧化剂,而且其强氧化性,是体现在次氯酸根离子上。该离子很不稳定,在常温下,能吸收空气中的C02而放O2。02中的两个氧原子,在未结合成氧分子之前称为原子氧。原子氧的氧化能力很强,能穿透病毒病菌细胞壁致其死亡。原子氧能消毒灭菌之功能,还应用在其他方面。倒如,自来水厂所用的漂**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也因其水溶液中含有次氯酸根离子,同样能产生原子氧(再结合成氧分孑而放出氧气),将颜色氧化(破坏)而褪去。再如:医用双氧水(H202)之所以有杀菌消毒作用,也因它能产生原子氧之故。
自然界中,原子氧显示强氧化威力的现象也不乏其例。如雷雨天,因强放电作用(产生雷声和闪电)生成了O2的同素异形体臭氧(O3)。臭氧分子不稳定,它在逆转为氧分子的过程中,也先产生原孑氧。所以,因雷电所产生的少量臭氧,能杀灭空气中的菌毒和一些有害微生物,净化了空气。故而雷雨后的空气,显得爽逸淸新。
原子氧之所以具有强氧能力,是因它的最外层电子尚未饱和,得电子(呈饱和状态)的能力很强。所以,原子氧只存在于新生态时。它一旦两两结合为氧分子(已成饱和结构),其氧化能力远没有原子氧强。所以空气中的氧气不能杀茵消毒和漂白。氧气的氧化性之典型表现,是当有机物在“点燃”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与其发生剧烈的反应(燃烧)。当然,氧气在人体内,也在与各种物质发生反应放热而供给人体热量(体能)。由于反应过程极为缓慢,放出的热量就不足以引起燃烧。
由此,我们不妨来形象地意会一下:不久前,武汉以惊人的速度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为何以“火”、“雷”命名?前者很显然,因为病毒病菌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都属于有机体,一把火都能烧掉。“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即对此形象之表达也!而“雷”的寓意有两点。其一,传统观念认为,雷有霹邪除孽的震慑威力。其二,闪电所产生的臭氧(能产生原子氧)之电化学现象,能灭杀病毒病菌,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有趣的是:火灭病毒病菌,乃空气中的分子氧在发挥作用,而雷(电)杀灭病毒病菌,却是原孑氧在“一专多能”地施展威力也!作如此形象地意会,可因联系武汉速建“火”、“雷”二医院的实例,而加深对“原子氧”具有强氧化功能的印象!
(202O年2月19日于深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