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周元桂专栏] 由核酸检测查病毒之举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2-26 08: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确诊是否感染上病毒而患上肺炎了,是据检测核酸的结果为阳性而认定的。其相关知识原理较复杂,下面粗浅地说几句。

     为讲“核酸”,先引言一下:生命体主要成分是以C丶H为主而组成的有机物。有机物除了易燃外,另一个特点是它们绝大多数分子量很大。而无机物的分子量都较小,如水(H20)丶氧气(02)丶食盐(NaCL)的分子量分别为18丶32丶58点5,少数无机物的分子量在1OO以上。而有机物分子量大多为几万丶几十万,乃至几百万。故而这些有机物的分子称为“高分子”。高分子是通过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第三个特点)而构成的。例如由众多乙烯(C2H6)分子(通过共价键断裂相互连接),聚合成聚乙烯(C2H6)N分子(很长的链)。乙烯分子称为单体,其式量为30,聚乙烯分子量则为30N。N值通常为几千丶几万,乃至几十万。聚乙烯塑料袋(白丶薄丶软)可装食物,而聚氯乙烯(CH5C乚)N塑袋有毒,不能(直接入口的)食物。

         食物中的淀粉丶蛋白质丶脂肪和所使用的塑料等,都乃高分子物质。前三者在一定件下分别降解为葡萄糖丶氨基酸丶脂肪酸,惟塑不能降解(烂不掉)。故而,使用塑料袋对环境是极大的污染)。

       核酸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是由核苷酸(单体)聚合而分别生成核糖核酸(尺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DNA的检测,常用来做亲子鉴定)。核酸是生命体细胞中的基础物质,有着生长丶遗传丶变异等特性,是病毒的活性所在。故查病毒就乃检测核酸之举。

      检测,是根据病毒之变异形状(如冠状)和特性,采取特定的检测试剂。李兰娟团队研制出的试剂盒,操作方便而效率高,乃她在这次抗疫中的一项可贵的贡献。检测时,由于取料的浓度不同丶取料的部位不同丶操作的不同,以及试剂效能的不同,其准确度颇有差异。所以,即使查出为阴性(不一定,可能是没查出来的假阴性),还须再检测。

     由此,顺便提及一事:近日来,南方有两个科研团队(通过多种试验确证),接连两次发声说,武汉新冠病毒不是祸源于武汉的“华南超市”之海鲜市场,应别有其源,但并未说出确切祸源。言下之意,似乎是由武汉病毒所不小心,外泄出来的(10天前有人这么料想)。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即便果真如此,我倒要为这个所科研人员开脱几句:因为他(她)们在长期的检测丶试验过程中,必须有取样丶稀释丶移液丶离心丶检测,以及弃倒废液等操作。尤其是“离心”一环之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以及废液弃倒(入下水道),都存在着病毒散逸丶粘附丶触传等可能性。从科研角度(不涉及事故性质轻重)来讲,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对微生物学丶病毒学是门外汉,之所以作此皮毛之粗浅淡,是为了串联抗疫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与往友们交流一下。也乃闭门闲极无聊,借以打发时光也!

   (202O年2月25日于深圳)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2-26 12:14:3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