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延时服务来了,怎么办? 今年9月1日开学以来,到现在5+2延时服务实行已有一周多了,本是为了减轻学生课业和课外辅导负担而实行的政策,在执行中却又显露出一些问题: 课后延时服务实行一周后,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每天晚上到家后两眼发直,身心俱疲,一点活力都没有,甚至有的直接被累哭了。早上8:20到校,晚上6点左右放学,中小学生在校时间10小时左右,一天下来毫无自由时间,与减负的宗旨背道而驰。 老师下班时间延时,吃不上饭,照顾不到家里。延时服务最难的当属老师。从前5:00就能下班,现在要6:00以后送完学生才能回家,要说学生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那么老师在校时间就更长,这种高强度工作让部分老师身心俱疲。 最难以接受的还是“晚饭不能及时吃”。延时服务下,有的学校管学生的晚餐,但是老师却因为需要组织学生吃晚饭,自己不能按时吃,8点到家后,才能吃上晚饭,一些有胃病的老师,一周下来真的是饱受折磨。更多学校还不能供应晚餐,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在六点前吃上晚餐。 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交通状况让人绝望。放完学的路上,正赶上晚高峰,车辆多得犹如春运时的高速,堵得水泄不通,这一幕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倍感绝望。 延时服务本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没想到实行一周后,家长、学生、老师没一方过得舒服,都各自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此,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模式越改越复杂,越改越不合理,延时服务一点都不人性化,小学生一天在校超10小时,根本坐不住,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刚上学就要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压力,简直就是在磨灭学生的意志,慢慢磨没,根本就不愿意学了。” 也有家长表示:“现在的家长太伺候了,当初4:30放学说不合理,没法接送孩子,现在改成6:30放学,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依旧不满意。” 一项政策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课后延时服务让老师、学生、家长有诸多意见,即使改回去依旧会有很多人不满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解决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不妨尝试以下几条建议: 一、学校合理安排老师的课后服务时间 课后延时服务下,老师是应当拿到一定补贴的,但是一些老师依旧有逆反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去协调,比如统一给老师定晚饭,解决晚饭吃得不及时的问题。再比如调控老师课后服务时间,课多的老师,隔一天再进行看管工作,这样老师也能拥有更多个人自由时间。 二、家长可采取电动车接送方式 当学生放学时间撞上晚高峰,是让人很绝望,针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多好的办法,从个人来解决,就是家长用更轻便的交通工具接送孩子,比如说电动车,能节省很多时间。 三、学校课后服务以室外活动为主 规划的课后服务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例如读书、艺术、体育活动等等,学校要保证课后服务的轻松内容,在这个时间段中,让学生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减轻在学校的压迫感,就不会感觉那么累了。 在面对政策的变化时,家长、老师以及学生积极地响应,尽快想办法适应新的模式,找到平衡各方的方法,才能早一些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辜负教育改革的初衷和本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