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 4月2日 星期六 晴 早上还是在鸟儿欢快的叫声中醒来,它们的世界是没有疫情的。我习惯性地拿到手机,翻看一夜过来收到的信息:政府发布的关于此次疫情封控的始末,防控形势,近期市民需要配合的方面,疫情管控的政策,超市物品又开始正常供应的消息,以及学校发出的志愿服务安排表,当然也看到有一些抱怨的情绪,一些明显不实的谣言和一些插科打诨的戏谑。 晨练不能出去,只能在小区内活动活动了,这也挺好,好好感受一下周围已经烂漫的春天讯息,听听手机里自己喜欢的音乐,也算是给自己彻底放个假。 今天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也还是工作日,于是我在家长群里通知家长,尽快与孩子们一起制定一份居家作息表,一份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散漫和随意,听课不停学,居家也成长。 回到家,看看书,练练字,偶尔也刷刷手机,看看新闻,娱乐娱乐,解答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同事交换一下信息……一上午不知不觉就过来了,和爱人赶紧商量怎么准备午饭。我和家人也要尽快调整到居家模式。 下午,学校的通知来了,晚上七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要到卡点执勤。虽然,我已不算年轻,近来腰不是感觉很好,但疫情防控不分老幼,能分担一点,还是要分担一点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同事比我还要年长,家庭负担比我还重。 六点多,我就吃好晚餐,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带好单位开的通行证,骑上电动车去卡点了。我提前到了,看到同事们穿着红马甲正在忙碌。卡点有帐篷,社区管理人员已经给前面一班的同事送过晚餐,还有开水供应,也有凳子坐,很贴心,也很暖心。小喇叭正在不间断地宣传防疫政策,人员车辆都很配合扫码、测温、登记按要求有序进入。 七点了,卡点进出的人、车辆较多,因为正是全员核算检测的时间,很多居民要到监测点检测。执勤领导安排我去监测点替换已经在那边执勤的同事休息。我赶到核算监测点,找到正指挥人员排队的同事,了解任务,便正式上岗了。监测点灯火通明,在马路边拉起了隔离带,贴上了一米间隔线。居民陆陆续续来了,队伍很长。红马甲志愿者很多,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彼此都不认识,但各守其位,井井有条,最前边的志愿者在指挥大家扫码,下载二维码,我和大多数的志愿者的任务是让大家排好队,保持距离。 所有的居民都很配合,按照要求排队,偶尔有些小朋友蹦蹦跳跳,一些只顾低头看手机的年轻人需要提醒,没有人插队,也没有抱怨。我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向前移动,给大家介绍前面做核酸的情况,让大家尽量少说话,队伍有序向前,速度很快。快九点了,已经没什么人过来了,于是这个点负责的领导,让我们几个志愿者也去做核酸检测。 随后,我又来到卡点。人员进出少了,但气温也降了,大家依然还比较忙,彼此之间配合默契,互相照应。听大家说,执勤两个多小时了,只有一个老年人不太配合工作,嫌麻烦,火气还很大,还张口骂人,好在问题也解决了。 经过的路人,很多会问我们要工作到什么时间,冷不冷,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这让我们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益的,有价值的。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一对老夫妻特地给我们送来了茶叶蛋,按我们的人数准备的,一人一个,而且还是热乎乎的。一个蛋糕房送来了点心袋,里面有饼干、巧克力等零食,说给我们夜里增加点能量,抵御料峭的春寒。点心袋包装精美,里面放的东西也很周到。问她是哪个蛋糕房的,却不说,骑着车又去了另一个点。我们接着手机的亮光看到上面还打有“同心战役,共待花期!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滁州加油!来安加油!”就是没看到店面的名字。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 到了凌晨,人员进出更少了,偶尔进出的是在外面执勤的志愿者返回,见了面都会互相打招呼,但我们依然没有丝毫的倦意、懈怠和麻痹。大家偶尔也聊聊天,说说学校的工作,也谈谈家庭的生活。有位同事,爱人是医生,已经被隔离,孩子现在一个人在家,她也来参加志愿服务。进出人少了,让她先回去看孩子。她却说孩子大了,已经上初中,自己会下方便面,让他锻炼锻炼没事,反而让一个年纪大的老师先回去。 还没到一点,下一班的同事就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我们都知道后面气温会更低,更难耐,可他们为让我们早点休息,特意提前来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更浓的春意和温暖。 下次轮到我执勤,我也会更提前一点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