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照片 苗正斌 在来安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张毛主席接见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王传友并同其握手的照片。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我2002在年来安县档案馆工作时,为收集来安名人资料,建立来安名人全宗从上海警备区政委王传友家中收集到的。那是1969年4月24日下午5时,王传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党的第九次代表会议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当时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介绍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指导员王传友。毛主席站起来,从主席台后伸出手,微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现在连队干什么,怎么样了?”王传友紧紧地握着主席的手,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简要作了回答,告诉主席我们全连干部战士正以“八连颂》为方向建设连队,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如今,八连连部会议室正中仍挂着那一帧珍贵的照片。凡是到八连的人,无论是前来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参观学习的普通群众,无不深情地翘首凝望:毛泽东伸出一只大手,同八连指导员王传友的双手握在一起……。 王传友,1939年12月出生于来安县新河乡马庄村。 1958年2月他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参军入伍。历任战士、列兵、上等兵、下士副班长、中士、上士班长、党支部委员、代理排长;1960年7月担任排长:1962年12月起,历任“南京路上好八连”排长、副指导员、团支部书记、指导员、党支部书记、营党委委员等职;1969年12月以后曾任八三三○五部队政治处副主任和主任、八三三○五部队副政委和政委、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和八三三○二部队政委。1994年3月任上海警备区政委、党委书记、南京军区党委委员。先后荣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四次。少将军衔。每每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王将军总是十分动情:“过去发生了很多很感人的事,每一件对我都是一次教育。一直以来,‘好八连’很好地传承了拒腐蚀,永不沾、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个形象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现在,做得更好。‘好八连’的建设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心,有言道响鼓也需重锤敲,八连也同其他连队一样,有成绩一样表扬,有问题一样批评。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前身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8连,最初是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1947年8月6日在山东省莱阳县小园村组建后,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指战员们前仆后继、英勇杀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八连向上海进发,担负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市人委和中央领导来沪警卫任务,负责在南京路、外滩等地巡逻执勤。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既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历史缩影;既被称为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又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统治人民的重要堡垒和被称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部队进城后,面临尖锐复杂的斗争和严峻的考验。 面对新的形势环境和使命任务,在先后成立的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警备区关心下,八连党支部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虽身处繁华都市,却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渐形成了“节约五个一”“四个自己动手”等优良传统。木工箱、补鞋箱、理发箱“三箱”传家宝由此产生,并传承至今。王传友回忆说“因为八连进城以后,牢记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程更远更长。’毛主席还提醒全党、告诫全党一句话,‘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1952年八连被评为“部队巩固优胜连”。1962年,八连邀请了原新四军第三师著名的“刘老庄连”指导员到连队传经送宝,介绍“刘老庄连”官兵面对十余倍的强敌,临危不惧、浴血战斗、为国捐躯的壮烈史实,使官兵加深了对铁军精神的理解。1963年4月25日,驻守上海的解放军某部三营八连,正式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1963年建军节之际,毛泽东同志创作了这首《八连颂》,赞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团三营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成为人民军队行列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八连党支部以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部队艰苦奋斗、拒腐防变,香风吹不倒、糖弹打不垮,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而且,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影响和改造着社会,受到党和人民的赞誉。八连靠“两个务必”起家、当家和创新发展的先进事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被誉为“霓虹灯下的哨兵”,闻名全军全国。 王传友在担任“ 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期间,因为为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加强连队的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受到 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并由此留下来这张宝贵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