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陷入自我感动的陷阱吗? 人类是一种情感动物,我们常常会为自己取得的成就、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进步而感动。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到这种过度感动的陷阱中,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为。这一种现象,被称之为自我感动的陷阱,它常常潜伏在我们身边。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同学或同事——经常自诩自己多么的辛苦和努力,比如熬夜写作业/工作,感冒发烧了还坚持学习/工作,连续好多天只睡几个小时,学习/工作很久等等。他们中尤其有一类人,特别喜欢发动态展现自己熬夜学习/工作的照片和状态,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并且展现出全世界就他最苦最累的状态。但如果别人没有给予赞美和同情,他又会感觉全世界就他最委屈似的,这些人,一方面是需要获得外来的赞同和认可,另一方面又极易陷入自我感动。 而你的身边是否又有一种这样的父母——总是说着自己多么的爱孩子,多么的为孩子着想,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需求与问题,而是固执的用他们的方式“爱着”孩子,强迫他们接受,还总说: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自我感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个陷阱呢? 首先,我们要掀开自我感动的纱布,看到我们行动背后的真相,我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真的有效,看似努力的背后,我们真正得到了些什么,向目标前进了多少,这是非常重要的。闭门造车,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其实并不好看,只是自我感动在欺骗着自己罢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跳脱出自己的世界。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做了自认为付出很多的事情,但别人却丝毫不理解、不领情、不动容。这其中的根本就是我们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进行思考,我们只是单单的沉浸在我们自己的世界中,做一些我们所认为对他人有用的事情,但或许这并不是对方所需要的。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每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