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一代名臣李崇—安徽来安人还是河南浚县人?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5-2-24 1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代名臣李崇—安徽来安人还是河南浚县人?
                              苗正斌
   打开百度搜素“李崇”,安徽来安,河南浚县均认为李崇是本县人,原因是历史记载,李崇出身顿丘。而史上叫顿丘的地方有两个。清道光年间安徽滁州来安县知县汜水刘廷槐重修的来安县志卷十一有考:<考正>考南北朝时顿丘郡有二。一在今河南濬县,即西晋之顿丘郡。一在今来安城东一里,系东晋侨置。《北史/文成皇后传》云:“魏太武帝南征,永昌王仁出寿春,军至后宅,因得后。”寿春即今之寿州。来安去寿春不远,故永昌王掠后以归。时后父方叔仕宋为济阴太守,后兄弟皆在南,则崇所居之顿丘明系东晋侨置之郡。
   《来安县志》对李崇有详尽描述:李崇字继长,顿丘人,文成元皇后兄诞之子。年十四召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孝文初为荆州刺史,甚有称绩,除兖州刺史 。兖旧多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故盗发便擒。后累统军破氐杨灵珍 ,俘齐郑猷等。宣武初,鲁阳蛮柳北喜、鲁白燕等叛。诏以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以讨之 ,斩白燕等,封魏昌伯,进号镇南将军。讨东荆州蛮樊安,生擒之,西荆蛮悉降。寻兼侍中,出除扬州刺史,都督淮南诸军。寿春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遣人告之曰:“儿已暴死,可解禁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咷,悲不自胜 。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 。崇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 。奉伯乃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崇断狱精审皆此类也。时有泉水涌于八公山顶,寿春城中有鱼无数从地涌出,野鸭群飞入城与鹊争巢。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没。崇勒兵泊于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版 。州府劝崇弃寿春保北山,崇曰:“吾忝守藩岳 ,德薄招灾。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足,百姓瓦解,扬州恐非国物。吾岂爱一躯,取愧千载?但怜土庶无辜同死,可桴筏随高,人规自脱 。吾必死守此城”。时州人裴绚等受梁武帝假豫州刺史 ,乘大水欲为乱,崇击灭之。崇深沉有将略,宽厚善御众。在寿春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卧虎”。梁武帝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世宗雅相委重。肃宗践祚 ,梁赵祖悦袭据西硖石,崇遣李神会军合攻降之,进号骠骑将军,仪同三司 ,刺史都督如故。梁筑淮堰,水势日增,崇乃于硖石戊间编舟为桥,又于八公山之东南更起一城以备大水,号曰魏昌城。崇累表解州,乃以元志代之 。后北镇破落汗拔陵叛 ,所在响应。崇以本官加使持节开府北讨,累破贼众 。坐累免官爵征还 。元法僧叛,诏复官爵,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会疾笃,改除开府相州刺史,侍中将军仪同如故。孝昌元年薨,谥武康,赠太尉 。
   此外,说李崇是来安人,有两个证据推理,一实、一虚。李崇乃文成元皇后(?~456年)李氏侄儿。李氏年长后,容貌美丽。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拓跋焘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出兵寿春,率军到达李氏的家,因而得到了李氏。兴安二年(453年)七月十一日,文成帝拓跋濬巡幸阴山。当时拓跋仁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与濮阳王闾若文谋反。七月二十五日,文成帝下令在长安赐死拓跋仁,并诛杀闾若文。 拓跋仁死后,李氏和她的家人被押送到平城宫,李氏因此成为宫女。后来有一次,文成帝登上白楼时看见李氏,认为她长得很美丽,就问身边的人说:“这个妇人美吗?”身边的人都回答说美。文成帝于是下了楼台,在旁室中临幸李氏,李氏于是怀孕。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李氏跟随文成帝巡幸阴山 七月初五日,李氏在阴山北部生下儿子拓跋弘 ,受封为贵人 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时,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赐死于宫中。儿子拓跋弘即位后,追封“皇后”,谥号为元,陪葬于金陵,配享太庙。而金陵(南京)距来安仅一水之隔,说李崇是来安人是有依据的。
   另一依据就是至今来安县杨郢乡的宝山集,有一棵特别巨大的古银杏树,当地人都叫它大白果树。据说原先有一雌一雄两棵,是李崇为纪念他的姑妈文成元皇后,在家乡来安深山里建两座隐含皇家规制(上下对称)的尼姑庵前栽种的。时北魏崇奉佛教,已有一定权势的李崇家族,为“皇姑母”超度祈祷,或另藏隐情,皆有可能。目前保存的这株古银杏树为雌株,通体高度24米,有八九层楼高;树冠枝枝桠桠,错落有致,冠幅达到27米乘以28米,投影占地面积约一亩多地。旁边掩映着板栗树为主的杂木林,更突显出它鹤立鸡群的霸气。高大还只是它给你的第一惊喜,它的树干会再次让你啧啧称奇。它的主干要五六个人才能搂抱过来,经测算其周长为6.4米。树身和稍矮的枝干上,被游人刻满了诸如“到此一游”的签名。枝条上挂着众多红布条之类的红色物件,人们早将它视作神物了,籍此祈福。据专家考证,此树树龄约有1700多年,是来安县树木中的老寿星,与李崇时代时间是吻合的。
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李崇的政绩和战功并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他的事迹流传至今,为后人所敬仰。他的生涯不仅体现了北魏时期的政治风云,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一、主要成就:治理荆、兖二州,随孝文帝南征、讨伐巴氐、讨伐蛮叛、镇守寿春、讨击南梁、讨伐六镇叛军
1、镇守荆州
李崇十四岁时,朝廷召拜为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元宏即位初年,李崇作为大使巡察冀州,不久,李崇任梁州刺史。当时巴氐骚动,朝廷诏令李崇为荆州刺史,出镇上洛。朝廷要发陕、秦二州之兵护送李崇到治所上任。李崇上奏表示不必朝廷派兵护送,孝文帝答应了。李崇率数十骑前往上洛,宣读朝廷诏令和抚慰百姓,百姓当即安定顺从。李崇又整饬边戍,将所掠的南齐的百姓悉数送还。南齐的百姓感念李崇的恩德,也归还荆州人两百余口。边境无战事。李崇治理荆州四年,甚有政绩。李崇被召还京师后,朝廷赏赐隆厚。
2、治理兖州
延兴五年(475年),李崇任兖州刺史。兖地多劫盗,李崇创鼓楼之制。令各村建一楼,楼上悬挂一鼓。哪里有盗匪,当地的百姓就双槌击鼓,周边村子的人听到鼓声就擂鼓一次,然后再周边村子的人听到就擂鼓两次,再周边的村子的人听到就擂鼓三次,各击数千槌。诸村听到鼓声,就守卫要道,所以盗匪一出现,鼓声就瞬间响遍百里,其中险要之处皆有人埋伏,只要盗匪窃一出现即可擒拿。诸州置楼悬鼓自此开始。李崇后来按例降为侯,加封安东将军。
3、随从南征
孝文帝南征,骠骑大将军、咸阳王元禧都督左翼诸军事,朝廷诏令李崇作为元禧的副手随从出征。降人郭陆聚众起事,人多响应,搔扰南北。李崇遣卜冀州诈称犯罪而投奔郭陆,郭陆接纳了卜冀州,任用卜冀州为谋主,数月后,卜冀州斩杀郭陆送其首级,郭陆的部众溃散。李崇升任河南尹。
太和初年,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巴氐部杨灵珍遣其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率步骑万余袭破武兴,与南齐相结。孝文帝授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众数万征讨。李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内外相攻,群氐皆弃杨灵珍散归,杨灵珍部众减少大半,李崇遂进居赤土。杨灵珍又遣堂弟杨建率兵五千屯驻龙门,自率精兵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伐树塞路,又在鹫硖的入口累积大木和大石,居高临下抗拒官军。李崇命统军慕容拒领兵五千,从别道夜袭龙门,攻破龙门,李崇自率军攻杨灵珍,杨灵珍连战败走,李崇俘获其妻子,继而李崇多设伏兵,又攻克了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遣参军郑猷、王思考率兵救援杨灵珍,李崇大破之,斩杀杨婆罗及千余人,俘获郑猷等人,杨灵珍败逃汉中。孝文帝在南阳览表大悦,说:“使朕无西顾之忧,是李崇的功劳”。授李崇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本将军、梁州刺史。后来杨灵珍又袭据白水,李崇又率军击败他,杨灵珍远遁。
4、讨伐蛮叛
宣武帝初年,朝廷征召李崇为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旋加抚军将军、正尚书,转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景明三年(502年)四月,鲁阳柳北喜、鲁北燕等聚众反叛,诸蛮都响应他们,围逼湖阳。游击将军李晖镇守湖阳城,李晖尽力捍御,叛军势力甚盛。朝廷诏令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以讨伐叛蛮。 当时蛮众数万,屯据险要地形,以拒官军。李崇累次作战击败叛军,斩杀鲁北燕等人,迁徙万余户于幽、并等州,宣武帝追赏李崇平定巴氐的功劳,封李崇为魏昌县开国伯,邑五百户。
景明四年(503年)十二月,东荆州蛮樊安在龙山起兵叛乱,僭称大号,南梁也遣兵相助樊安。北魏诸将进攻失利,朝廷以李崇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征蛮诸军事,进号镇南将军,率步骑进讨。李崇分遣诸将攻敌营垒,连战皆胜,生擒樊安。李崇继而进讨西荆,诸蛮悉降。 宣武帝加封李崇兼侍中、东道大使。又转中护军,出除散骑常侍、征南将军、扬州刺史。延昌初,朝廷加李崇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刺史如故。
5、镇守寿春
五月,大雨连下十三日,水淹寿春城,房屋皆没。李崇与士兵停泊在城墙上。官属劝李崇弃寿春城退保北山。李崇表示自己深受国家的恩惠,一定要死守寿春城。当时扬州治中裴绚已暗中投靠南梁,欲乘大水作乱,李崇率众讨平。事后,李崇以洪水为灾请罪解任。宣武帝不批准,并下诏慰劝李崇。
李崇深沉有将略,为人宽厚善于统率部众,镇守杨州十年,常养精兵数千,每逢有贼寇入侵,李崇都能击败,号曰“卧虎”,敌人都很畏惧他。梁武帝萧衍厌恶李崇久在淮南,屡设反间计,而宣武帝一直信任李崇,梁武帝的计谋无法得逞。梁武帝又加李崇高官厚禄,以此陷害李崇,李崇将梁武帝许给自己赏赐都上报朝廷,宣武帝屡次赐玺书慰勉李崇。每年多次赏赐李崇珍异,对李崇的亲待无以伦比。梁武帝每每叹息,佩服宣武帝竟如此信任李崇。
6、交战南梁
孝明帝初,朝廷赏赐李崇衣服和马匹。熙平元年(516年),梁武帝派遣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击并占据西硖石,然后赵祖悦修筑外城,逼迫淮水沿岸的百姓迁入城内,梁武帝又派遣昌义之、王神念溯淮水而上取寿春,田道龙攻边城,路长平攻五门,胡兴茂攻开霍,杨州诸戍皆遭到梁军攻击。李崇分遣诸将与各路梁军对峙,秘密装备两百余艘船舰,教习士兵水战,以等待梁军。南梁霍州司马田休等人率众攻建安,李崇遣统军李神击退田休,又命边城戍主邵申贤在田休的归路拦击,在濡水击破田休,俘斩三千余人。胡太后玺书劳勉李崇。
许昌县令兼纻麻戍主陈平玉投降南梁,引梁军北进。李崇上表十余次请求援救。朝廷诏令派遣镇南将军崔亮救硖石,镇东将军萧宝夤于梁境决淮水堤坝放水东流,朝廷因为诸将互不统属,于是派遣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节度诸将进击。李崇派李神乘斗舰百余艘,沿淮进击,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李神的水军攻克硖石东北外城,赵祖悦战败投降。战后,朝廷嘉奖李崇,李崇晋号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刺史、都督如故。萧宝夤决淮水堤堰未能成功,水势日趋上升。李崇于是在硖石戍间编舟为桥,立船数十艘,各高三丈,每十步布置一篱,连接两岸。又于楼船之北连复大船,东西竟水,防备敌军的火栰(古代水战中用以驰近并能焚毁对方战船的着火的木筏)。于八公山东南筑起一城。以防备大水,州人号曰“魏昌城”。
7讨伐叛军
后来破六韩拔陵起兵,六镇起义爆发,北魏征北将军元彧在五原战败,安北将军李叔仁也在白道战败,叛军日趋强大。孝明帝诏文武于显阳殿议事。众臣说:“李崇德位隆重,社稷之臣,陛下此遣,实合众望。”于是孝明帝诏令李崇以本官加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陵王元渊皆受李崇节度。 孝明帝又诏令李崇之子李神轨,假平北将军,随父北讨。李崇进军到五原,崔暹在白道之北战败,叛军于是合力进攻李崇。李崇与元渊力战,累破叛军,两军相持至冬,于是李崇回师平城。元渊上表奏李崇的长史祖莹诈冒军功、盗没军资,李崇坐免官爵,后来又征还,以后事委托元渊。
二、历任官职
李崇多次上表解去职务,孝明帝于是以宗室、扬州刺史元志代替李崇。不久拜李崇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仪同如故。但李崇没有上任。
后来朝廷授李崇中书监、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授右光禄大夫,出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幽、燕、瀛四州诸军事,本将军、定州刺史,仪同如故。后征拜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骠骑、仪同如故。迁尚书令,加侍中。李崇为官宽厚,善于决断,有人诉讼,必然有理有据才下笔。然而性贪财货,买卖聚敛,家资巨万,谋利从不停止。其长子李世哲任相州刺史,也聚敛财货。邺城与洛阳的市廛,李世哲在其中收取利益,被时人所鄙视。
正光四年(523年),柔然阿那瑰率众进犯边境,孝明帝诏令李崇都督北讨诸军事进伐。李崇在显阳殿辞行,穿着军装,志气奋扬,虽时年六十九岁,然而体力强健如同少年一样,朝臣莫不称赞。李崇率军出边塞三千多里,没有追上柔然而还。后上表请改六镇为州,罢削旧贯,孝明帝未准。  
三、晚年去世
不久,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投降南梁。朝廷令安乐王元鉴为徐州刺史以讨伐元法僧,元鉴被元法僧击败,单骑奔归。于是朝廷诏令恢复李崇官爵,任命李崇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但由于当时李崇病重,于是以卫将军、安丰王元延明代替李崇,而改任李崇为开府、相州刺史,侍中、将军、仪同并如故。
孝昌元年(525年)李崇去世,时年七十一岁。朝廷追赠李崇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曰武康。后来朝廷重赠李崇太尉公,增邑一千户,其余如故。
四、轶事典故
1防盗良计
李崇任兖州刺史时,兖地多劫盗,李崇创鼓楼之制。令各村建一楼,楼上悬挂一鼓。哪里有盗匪,当地的百姓就双槌击鼓,周边村子的人听到鼓声就擂鼓一次,然后再周边村子的人听到就擂鼓两次,再周边的村子的人听到就擂鼓三次,各击数千槌。诸村听到鼓声,就守卫要道,所以盗匪一出现,鼓声就瞬间响遍百里,其中险要之处皆有人埋伏,只要盗匪窃一出现即可擒拿。诸州置楼悬鼓自此开始。
2巧断二案
当初,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强盗时丢失了,数年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后来发现孩子在同县人赵奉伯家里。苟泰以此状告赵奉伯。苟泰与赵奉伯都申言那是自己的儿子,并都有邻居作证。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李崇说:“这容易弄清楚。”令二人与那孩子隔离(拘禁),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说:“你儿患病,不久前突然死亡,(官府)解除监禁,你可出去办理后事。”苟泰听后放声大哭,悲痛不已;赵奉伯只是叹息,没有特别悲痛之意。李崇分析了解到的情况,就把孩子判给苟泰,追究赵奉伯诈骗罪。赵奉伯于是如实招供:“我以前丢失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冒认了这个孩子。”
另外定州流民解庆宾兄弟因犯法一同被发配扬州充军。弟弟解思安躲避劳役逃回来,解庆宾怕以后为此事追究责罚,(想把弟弟的)户籍注销,于是冒认城外一具死尸,诈称其弟被人杀害,将尸体送回家中殡葬。(这死人的相貌)很像解思安,见到的人难辨(真假)。又有女巫阳氏自称见到鬼,述说解思安被害时痛苦饥渴之情景。解庆宾又诬告同为配军的苏显甫、李盖杀害了解思安,经州治大堂审理此案,二人受不住刑罚之苦,各自(违心)招认。
官司将结案,李崇发现疑点,暂停结案。他密遣州内人不认识的两个差役,自称是从外地来的,找到解庆宾告知:“我们住在本州,离你这里有三百里,最近有一个人经过我们那里到家中投宿,夜里一起聊天,我们怀疑他有问题,当即便追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是被流配充军,躲避劳役逃出来的,姓解字思安。当时我们打算将他送交官府,他哀求我们,称‘我有兄长叫解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你们若是怜悯我,就去告诉他,替我说清原委;家兄闻此一定会重谢,拿出所有资财他都不会吝惜。现今只管把我作人质,若是前去什么报偿也没得到,再把我送到官府也不晚呀?’因此,我们来拜访你说明情况。你估摸要放你弟弟应给我们多少财物。如果你不信,可随我们察看实情。”解庆宾怅然失色,请求差役稍等一下,自己好去筹备财物。二差役将情况详细禀报李崇。李崇逮捕了解庆宾,问道:“你弟弟逃跑了,你为何冒认别人的尸体?”解庆宾认罪招供。再审问李盖等人,他们说自己是屈打成招。几天之后,解思安也被人绑缚送来。李崇传唤女巫来见解思安,打了她一百鞭子。
魏收《魏书》论曰:“李崇以风质英重,毅然秀立,任当将相,望高朝野,美矣。”
五、家族成员
父亲:李诞,文成元皇后二哥。
长子:李世哲,拜鸿胪少卿,后除泾州刺史,赐爵卫国子。卒,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次子:李神轨,小名青肫,受父爵陈留侯,迁征东将军、武卫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常领中书舍人,后于河阴之变遇害。建义初,赠侍中、司空公、相州刺史,谥曰烈。
   太安二年(456年),常太后下令依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赐令李氏自杀,让李氏详细列举在南方的兄弟和所结拜的同宗的哥哥李洪之,都加以托付。李氏到诀别时,每称述一位兄弟,就捶胸痛哭
太安中,文成帝遗人使谕,李峻和五个弟弟李诞、李嶷、李雅、李白、李永等前后进入平城。其父李方叔在北魏皇兴年间(467年—471年)被追封顿丘王李峻兄弟皆封公位显,但大多为献文帝拓跋弘所封,只有李峻的顿丘王和李嶷的丹阳王可以肯定为文成帝拓跋濬所封。李峻,李氏之兄,顿丘王 ,官至太宰。 李诞,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嶷,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雅,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白,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永,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2-25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25 17:57:3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2-28 07:03:1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