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深爱的母亲 ——记来安人民的好女儿朱木兰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古乐府》中的《木兰辞》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她毅然代父从军,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而在现代世界里,在安徽省来安县也有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她用一双不停推动摇篮的手,把母爱发挥到了极致,她不但把六个女儿教育成人,而且个个培养成才。她一生都是以丈夫和女儿为自己的事业,鼓励女儿们不仅要与人争,更要与自己争。争平等、争独立,不放弃、不退让。男人能做的事,女士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在她去世后,美国总统布什在唁函中称赞她“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深爱的母亲。她的精神和宽容给孩子们和知道她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是一位勇敢的女性,为了让她的家庭在美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工作,并且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家庭。”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则赞美她的一生“体现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深受尊敬和爱戴”。 1930年3月19日,来安县青龙街11号朱家大宅上下欢喜,一个可爱的新生命呱呱坠地——朱维谦、田惠英夫妇迎来了次女,取名木兰。朱、田两家在来安都是望族。朱维谦号吉甫,南京金陵中学、南京持志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南京司法院高职。历任安徽省盱眙县、天长县审判长,一生未离开法律界。母亲田慧英出生于当地望族。朱维谦、田惠英夫妇育有四女一子:长女罗兰、次女木兰、三女佩兰、子明志及幺女淮北。 木兰自幼聪慧懂事、胆大心细、处事不惊,颇得长辈喜欢、信任。当时,家中年纪稍长的哥哥、姐姐都在南京读书,木兰8岁时便和妹妹佩兰一起掌管家中内务,佩兰记账,木兰则负责家庭大小日常开支。朱家田亩多租给周边农户种植,每逢收租时,木兰也会跟在祖母身旁。遇到有收成不好的人家,木兰会主动跟长辈提议,“让人家一点”。30年代,罗炳辉将军曾在朱家借宿,常带着当时尚年幼的木兰、佩兰一起游戏。罗将军说木兰文静、佩兰活泼,这边自己和佩兰笑作一团,那边木兰依然能专心翻小人书。所谓“三岁看老”,倒是不无道理。时逢战乱,不足10岁的木兰还多次被祖父母委以重任,承担复杂的“秘密任务”——腰缠重金,随管家穿越多道军事封锁线,往返于来安与南京之间,为在宁求学、任职的亲人送去生活费,解决经济燃眉之急。 1942年,朱木兰就读南京著名教会学校——明德女中,品学全优。后因时局动荡、南京面临战火,朱木兰随好友南迁借读嘉定县立中学。朱木兰一直喜爱文学和历史,很早便展露才华——能诗能文,还写得一手好字。嘉定县中1949年己丑级校刊《融洽》上即登载有朱木兰的散文《雨》,让木兰的老同学们至今记忆深刻:“我从小就爱雨天——霏霏的细雨与倾盆大雨觉得一样的可爱。连绵的春雨,狂暴的夏雨,潇潇的秋雨和掺着飞雪的冬雨,各有各的姿态,也同样觉得可爱。并不是因为有什么逸致与雅兴,而是为有晴天就应该有雨天,雨天对晴天是一种调节。雨天虽然有许多情趣,如果您是流浪异乡或困顿逆旅的游子或多愁善感的人,那么,这婀娜的雨丝非但不能给你心底的安宁,反而会使人增加一份愁上愁。因此,有人歌颂雨,也有人咒骂雨。不过雨天究竟是值得歌颂的,它能平复你心头的烦闷,增添意境和情趣。更重要的是,它能象征着晴朗的将来,所谓‘雨过天晴’,犹似黑暗象征光明莅临一样。” 一、与赵锡成相识相恋 1948年,在朋友介绍下,朱木兰与嘉定当地的青年才俊赵锡成相识。赵锡成比朱木兰年长两岁,出生于一户清贫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中独子,自小刻苦学业,18岁那年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主修航海专业。 朱木兰秀丽端庄,娴静大方,大家闺秀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赵锡成。朱木兰对聪明好学、阳光帅气的赵锡成也颇有好感,两人一见钟情。但因战争频繁和时局变迁,1949年朱木兰举家迁往台湾,这对恋人也断了音信。 1949年5月,大学毕业后的赵锡成被派到以叔叔赵以忠为船长的“天平轮”上实习。这时,内战已经打到了上海。“天平轮”刚出港,上海港就被封锁了。“天平轮”被令到华南各港疏运物资,到年底“天平轮”最终停靠在了台湾。 历尽煎熬之后,赵锡成终于在一次航船停靠基隆港口时,从报纸上刊登的台湾应届高中毕业生考试名单中看到了朱木兰的名字。他于是四处打听,最后在朱木兰的三舅父那里找到了她。以后每当船到台湾,不管是在基隆还是在高雄,赵锡成总会抽空赶往台北与朱木兰相聚。 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重逢后的朱木兰与赵锡成于1951年,在台北结为伉俪。 朱木兰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始终给予丈夫最充分的包容,支持丈夫为事业打拼。早年赵锡成从事海上航运工作,一年有九个月在船上,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陪她。这种每年只有三个月相聚的日子,她无怨无悔地度过了将近十年。 丈夫对此深感愧疚,可每一次,她都说:“将在外,身不由己,何况我们俩早有约定,你在外做事,我管家,不以儿女私情来影响你的前途。” 1958年,任远洋船长的丈夫,在朱木兰鼓励下,只身赴美寻求发展。直到三年后的1961年,她独自带着三个幼女,搭乘货轮从台湾千里迢迢去纽约与离别三载的丈夫团聚。才两岁多的三女儿小美不幸染上恶疾,多日高烧不退。船上备有的简单常用药对此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朱木兰毅然决定把高烧昏迷中的女儿放入浴缸中不停地用冷水毛巾降温,有时甚至用双手托着在水中昏睡的女儿,通宵达旦,熬红了眼,熬瘦了身,熬碎了心。 朱木兰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丈夫的事业,自始至终是全家的灵魂与基石,这坚实的后盾铸就了丈夫事业上的辉煌。1959年,台北上演一部风流船长的西片,朱木兰的一群姐妹们看到船长床头的照片,每到一个码头转换一个女人,就开玩笑的对她说,你的赵船长会不会也有几张照片在转动。朱木兰却一笑置之,轻松的说:“他绝对不会做出任何对不起我的事,他的床头照片,永远只有我一张,永远不会转动,就像我们的爱情一样牢固。我们彼此的誓言,是要从一而终的。” 赵锡成于1964年亲手创立并担任董事长的纽约福茂航运公司在国际航运界享有盛誉;1981年,他被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列入名人堂;2004年,他被联合国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2005年5月,他与女儿赵小兰在美国纽约爱丽斯岛同获“艾利斯岛移民荣誉奖”…… 从一个清贫的学生成为声誉卓著的国际航运业巨子,赵锡成的传奇里,妻子朱木兰绝对有一半的功勋章。这些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无疑凝结了妻子朱木兰的无数心血。 二、慧行润心的中国母亲 朱木兰是富家女,徽商后代,家里奉行男女平等,女孩一样上学。朱木兰物理化学成绩特别好,可惜因为战争,没拿到高中毕业证,学业中断。赵锡成在股市赔光老本,朱木兰:很好,塞翁失马,你可以回去做你的专业了。赵锡成说,很多事情他都喜欢跟妻子聊:“木兰理解、分析、策划能力都高人一筹,擅长以极富创意的策略,从困局中突围而出。 等到小女儿赵安吉上四年级,朱木兰进入纽约圣约翰大学研读亚洲历史,这一年她51岁。两年的求学生涯,她风雨无阻,从不迟到缺课,最后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回想起这段朝气焕发的校园时光,朱木兰欣慰地说:“那两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既还了我的愿,又能借此机会了解年轻人,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女儿们,减少代沟,做她们的朋友,真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朱木兰的人生哲学是做到老学到老,因此她在50岁时,还鼓起勇气去做个老学生。名作家刘墉先生在1989年8月2日的《世界日报》的副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他们这一家》,大致谈到赵小兰所受的家庭教育,头一段这样写:“在我念研究生的最后一年,日文课班上,突然出现了一位50多岁左右的太i太。起初我以为她只是派遣时间的旁听生,后来看她也紧张地应付考试,才确定是正式研究生。她并不缺席,笔记又写的很好,所以逃课的人都找她帮忙。我们称她为赵太太,直到毕业,才知道她就是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 作为一位受传统文化熏陶长大的中国母亲,朱木兰对六个女儿进行精心教育,以言传身教,教导她们人生最重要的追求应是美德、智慧和成就,为她们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出类拔萃。朱木兰很注重培养孩子们从小学习做事锲而不舍的精神。小兰在台湾读小学时,所住的小区停电,朱木兰为女儿点上蜡烛,像平时一样看着小兰完成当天作业才休息。第二天,全班只小兰一人交得出作业。甚至是在离台赴美时,下午从台北赶车到高雄,上午小兰照旧背着书包按时到校读书。 朱木兰还定下一条不成文的家规:家中请客、长辈来访时,孩子们不上桌,但一定出来见客,并伺候茶水。甚至在三女儿小美结婚当晚的家宴上,时任美国联邦政府运输部副部长的赵小兰还亲自给亲友盛饭。朱木兰的解释是:“教女儿们做服务生,也是一种训练。人生并不是读书便足够的。招呼客人,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 赵锡成的公司渐渐走上正轨,事业有成,朱木兰仍培养女儿们量入为主、不做金钱的奴隶。女儿们在外的花销,不论多少,都要凭收据回家报账。每年暑假和圣诞,是全家例行远游的日子。届时,朱木兰会“大放手”,从制定整套出游计划,到买机票、订旅馆等等事无巨细都由女儿们“当家做主”。女儿们各有分工,朱木兰和赵锡成则全然听从女儿们安排。 朱木兰从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总是循循善诱地启发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做判断和结论。她让女儿们懂得世上的很多事不能仅凭兴趣,且很多事并不存在是与非,但又是必须要做的。既要去做,就要耐着性子把事情做好,不能把自己的不悦传染给别人,而要使周围的人因为你的努力而受益。朱木兰培养孩子们的感性与理性和谐相处,不任性骄纵,凡事三思,为女儿们日后在各领域驾驭事务的能力做了极好的铺垫。 小兰六姐妹性格各异,有时难免生出摩擦。朱木兰也从不直接干预,不做裁判和法官,总是让女儿们自行谈判调解。于是,姐妹们各抒己见、充分辩论,最终总能达成共识,互相谦让,和好如初。而后,朱木兰会告诉女儿们:孰轻孰重,比起姐妹间的手足情,那些小矛盾都不值一提。 六个女儿全都出自美国名校:大女儿赵小兰、三女儿赵小美、五女儿赵小亭、小女儿赵安吉均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二女儿赵小琴是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四女儿赵小甫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她们学有所长,各有建树,尤其是大女儿赵小兰,荣任两届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部长,是亚裔在美国成功奋斗的楷模。 对于朱木兰的教女有方,丈夫赵锡成可谓一语中的:“我这个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女儿管得好,都是妈咪的功劳。”而老布什在接见朱木兰女士全家时,特意对夫人芭芭拉·布什提起朱木兰教女有方,要总统夫人向她学习。 朱木兰的教育观可谓中西合璧,因材施教,对女儿爱而不娇,严而不苛。她从生活细节开始,要求女儿们从小就自己上闹钟起床,赶校车上学,主动做作业,自己洗衣服和整理内务,自己制订出游计划等。 赵小兰赴美一年后,入境随俗,也想举办一次自己的生日派对。妈妈完全赞成女儿的这个愿望。于是赵小兰邀请了许多同学,并和妈妈做了精心准备。可是那天晚上只来了两个同学,赵小兰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母亲的心灵感应着女儿的心灵,不动声色,照样举办生日派对,照样切生日蛋糕,照样唱生日快乐歌。朱木兰女士就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灌输处变不惊、不卑不亢、自尊自重的生活方式。 对于家中最小的女儿,1973年出生的赵安吉而言,朱木兰并没有因为她是家中老小而多开绿灯。赵安吉四年级时不愿像姐姐们那样学习钢琴而迷上法国号,于是向父母提出请求。朱木兰严肃地提出“不能半途而废,一旦开始至少坚持一年”的要求,待女儿承诺之后,才满足了她的请求。但是对于当时才10岁的小女孩来说,这个同她一般高的金属乐器显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搬动起来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吹响它了。面对这一切问题,朱木兰都要求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迫于当初的承诺,小女孩只能咬牙坚持,每星期三次到学校参加训练,都是只身一人独自完成乐器的搬运。这种“小人背大号”的滑稽局面直到熬满当初约定的一年时间才结束。朱木兰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女儿们在成长历程中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正如女儿赵安吉后来所回忆,母亲和她们说得最多的话莫过于:“别怕,到外面多接触,找准了方向,就要勇于挑战,对事事充满好奇,你总有东西能学习到。” 赵小兰曾深情地说: “我母亲极能启发人性、鼓舞人心;她积极乐观,并深信无论性别,敎育在造就世界领导人方面至关重要。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母亲总是向我们强调,我们担负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而且要对人仁慈慷慨。” 三、心系祖国 情系桑梓 朱木兰身在异乡,始终心怀故土,她与丈夫赵锡成一起,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中国航运造船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1984年以来,她就默默地成立了“木兰教育基金会”(2006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奖励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该基金至今已使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的成千上万名学生受益,在教育和航运界享有盛誉。 当年曾荣获“木兰教育基金”的学生们现已风华正茂,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2007年,“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美元给上海海事大学兴建教学大楼,上海海事大学特意将学校新建的这栋最高大楼命名为“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这是一所世界一流的航运仪器训练中心,全部逼真模拟海上情况。 朱木兰的丈夫赵锡成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著名校友。他于194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务系,毕业后赴美,曾担任交大美洲校友总会会长和校友基金会董事长。赵锡成、朱木兰夫妇对上海交通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如捐资兴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大楼。2007年8月2日,朱木兰因病在纽约去世。为了缅怀朱木兰女士的高贵品德和纪念她用一生所诠释的“博爱、乐观、坚毅、进取”的木兰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将这座大楼命名为“木兰船建大楼”,同时在该大楼的一楼设立“赵朱木兰陈列馆”。二者均已于2008年5月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2024年6月6日下午,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与父亲赵锡成博士一同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省亲。这是赵小兰第五次回到来安。她的母亲赵朱木兰一直念叨安徽来安是她的家乡,经常讲老家、讲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要儿女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赵锡成与夫人捐赠创办的木兰教育基金会,曾于2015年在来安县捐建木兰七里、木兰泗阳两所幼儿园。此次省亲,赵锡成与赵小兰一行实地参观了赵朱木兰文化交流中心、来安县木兰七里幼儿园等地。他们还来到了赵朱木兰文化交流中心,该中心是为纪念赵朱木兰而建。 2007年,朱木兰在美国病逝,享年78岁。赵锡成说:“在我们携手共度的人生岁月中,木兰给予我无条件的爱、信任和坚定信心。”而他,也做到了60多年前对妻子的爱情誓言:“我会终生全心爱你”。 2016年6月6日,哈佛大学商学院一座行政教育设施“赵朱木兰中心”,这是哈佛校园内第一座以美籍华人命名的建筑,也是第一座以女性命名的建筑。这座占地9万平方英尺(逾800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位于哈佛大学南部、查尔斯河河畔,由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赵锡成及其家族基金捐助4000万美元建成,以纪念朱木兰女士。 赵家6个女儿,4个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本科基本全部上顶尖文理学院,培养综合素质,然后全部读了研究生,五女儿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 大女儿赵小兰:曾就任美国劳工部长。2017年1月31日,赵小兰宣誓就职美国第十八任交通部长; 赵小兰丈夫麦康诺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领袖。 三女儿赵小美曾为纽约州消费者保护厅厅长,是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政级主管; 四女儿赵小甫曾出任美国通用电气高级副总裁; 小女儿赵安吉如今是赵锡成的接班人,丈夫吉姆·布莱尔是Facebook大股东。 其他两个女儿毕业后也都是在大公司工作,可谓是满门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