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的思绪
知道梅花山,还是先前在国画和网络里浏览过她。看的多了,联想也就多了,渐渐地,心里有存一种模模糊糊的幻想。梅花山,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画。那里,一直有我看不够,看不厌,看不老的梅花。
—— 题 记
久负盛名的梅花山位于南京东郊明孝陵景区内,至今植梅面积已达400余亩,梅花200多个品种,约15000余株。素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美誉。尚未涉足之时,着实一心向往,总感觉梅花山应该是草色深深,荒烟漫漫,梅花点点,且影影绰绰地显现在岚霭之中,是一幅能引起别人千般思绪,让人流连止步的泼墨山水画。
那一回。不,应该是暮春时日,我们带着浮想联翩和抑郁不住的激动前往。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南京很近,可谓咫尺。可因为去梅花山的路线没有概念,下了车还是问了好几个本土的南京人才“折腾”到目的地。临了,心里觉得很是失望,原来梅花山不过是一个小土丘罢了,所植的梅树完全一幅人工景色,这幅景色还不如江南三月桃花盛开时节之秀美。呵呵,早知道,倒不如去离县城不远的杨郢去赏桃花。难道是想象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呢?我们的“嘀咕”,最终让很有善意的游人“点拨”了一句:你们来得是有些晚了,现在花期已经过了,要是早些天来会很好看的!如此,我们依旧随着人流往前走,眼前居然出现了青砖地红墙和朱漆大门,这是意外的激动。
艳阳高照,梅花山内却阴翳蔽日,一片幽幽。外界的燥热到了这里全部变成清凉,精神为之一振。行人很少,园子里也算安静,没有熙熙攘攘的烦躁。抬头是一方蓝天,梅花山的身后是苍莽葱郁的钟山,还可眺望到已多了一分斑驳和苍凉的古城墙。我在想,如果是早春二月,纵使北国依旧飞雪严寒,南京的梅花山定是一片姹紫嫣红。那个时候,与她携手登临于此多好;那个时候,我们沿山间曲径,漫步梅园;那个时候,我们观万株绽放的梅花,闻悠悠浮动的暗香;那个时候,我们置身花海,真的会犹入仙境。那个时候,我会放声诵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抑或此时,也让我动情地想起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对梅的寓意、品质和风韵淋漓尽致地描写。
其实,我真的很钟情梅花,对她,我有一种特殊的珍爱。我有一枚极普通的用针线织就的梅花图案,白色的,很小,那是唯一的一枚。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来历,但是却一直完好地静静地躺在我的抽屉里......今有幸身临梅园,一睹万梅芳容,在这惬意融融的境界中畅游,终于了却一番心愿。我真的很期盼,如果此刻的梅花山上,细雨如丝、迷雾缭绕,那漫步于梅林中的我们,定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一种独特的雾中看花的诗情画意。身在梅花山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透过相机镜头,目睹并定格梦幻中的画面。虽然少了些许踏雪寻梅的风情万种,可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宫粉、胭脂,朱砂、绿萼……我们都一一透过摄影师的镜头欣赏不厌了。或白云朵朵,或晚霞满天,或繁星闪烁,呈现出了别样的姿态。看着,想着,沉浸了,我们仿佛已经身处在了虚虚实实的梅林里。在一株株、一丛丛如丹似玉的梅花前,留下赏梅踏春的记忆。走进江南式的小园,只见精巧的梅花盆景与小桥、流水共处,园内汇集了江南名花异草。后来,我们才知道,在尽闻鸟语花香的同时,还可品尝天下美食,就连商店也是梅林的栖息之处。只因不解,我们白白饿了大半天。
真的,每逢早春时节,金陵梅花山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