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徐渭的经历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5-19 18: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渭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与有司。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与胡宗宪合作,抗倭期间屡屡制胜,被誉为东南第一幕僚!为以后的抗倭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后来 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 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他的写意花卉,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不简单的追求物象外表形式,独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来的影响很大。他的才能还表现在戏曲的创作中,他编写的杂剧《四声猿》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扬徐渭,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书林藻鉴》)。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后来喜欢徐渭画的人很多,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当官的来求画,连一个字也难以得到。在当世凡前来求画者,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这时若有上门求画者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那么你 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实在是一位性情中人。
  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3-3 04: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找个机会...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