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诈骗短信骗术升级:明返话费暗设收费定制业务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9-23 14: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短信是收到不少。可是还没有上当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7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9-23 14: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23 15: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手段已经不是很高明的了。大家不要贪就行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3 15: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能收到诈骗短信 饭都烦死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3: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扯运营商幌子手机短信骗术升级
“尊敬的客户,根据您当前的入网时长,您将获得返还50元机会,请使用短信发送1到1062558911获取,感谢您的支持。02087292622。”日前,市民李小姐就收到这样的短信。记者调查后发现,短信其实是在“引诱”手机用户定制无聊的SP业务。
记者了解到,当群发银行账户短信,利用新生入学、节日来临之际骗钱的把戏屡被揭露后,骗子开动脑筋将短信骗术升级——扯上运营商的幌子,以蝇头小利为诱饵,诱骗用户定制业务,这种业务少则扣话费几元,多则数十元。
以运营商名义“送”话费
收到该短信的李小姐表示,乍一看颇觉意外惊喜。“我算是老用户了,国庆节前收到这样的短信,我还以为这是运营商派发的利市。”尽管如此,李小姐并没有当即发送短信“1”到1062558911。她选择向本报记者反映情况。
根据李小姐提供的短信,记者随即通过固定电话拨打02087292622,结果电话不通。9月18日~20日,记者数次拨打该电话,要么无法接通,要么接通后按语音提示操作却总也无人接听。如是反复,记者断定,这个电话根本就不打算让人打通。
同时,记者拨打发送该短信的手机号13610884947,结果显示“你拨打的电话已停机”。这也是群发短信时,发送短信手机号常出现的状况。电话都无法接通,发送短信会如何?
记者通过手机发送“1”到1062558911,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10086”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按入网时长返50元肯定不是该公司的业务,即使发送业务短信,端口也统一为“10086”。
短信诱骗定制SP收费业务
记者致电10086获悉,代码1062558911是SP深圳万利信达公司所有,通过移动梦网提供三类业务。分别是恋爱大学堂、姓名情缘以及短信魔方。而通过查询,10086客服人员表示,13610884947是辽宁沈阳的手机号码。
以返还50元为诱饵,深圳万利信达公司到底意欲何为?该客服人员分析,返50元肯定是假,骗手机用户定制业务是真。“我们SP业务定制需要用户二次确认。”该人员表示。但如果用户发送“1”到1062558911后,又收到一条“收50元奖励需密码”之类的短信,再次发送内容到1062558911,此时就很可能已经定制上收费业务了。
记者了解到,该SP为中国移动的签约SP,用户定制业务后,将通过运营商的渠道扣手机话费,每月少则几元,多则数十元。“如果用户不注意,就可能糊里糊涂地成为SP的肉鸡,每个月缴一笔定制费,而根本享受不到任何服务。”业内人士廖先生表示。
随后,记者向10086投诉该短信以及SP。10086客服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将向梦网监管方反映情况,48小时内给予反馈。在记者截稿前,10086打来电话,表示已经按照移动梦网的相关管理规定,调查并处理深圳万利信达公司的不良行为。
读者炼慧眼识别短信骗术
相关运营商人士提醒,凡是属于运营商自身业务的短信,肯定都是通过大家熟悉的客服号码发送。比如中国移动为10086,中国联通为10010,中国电信为10000。
“生活中很多短信骗术其实被揭露过多次,但总有人上当,原因是没有及时关注、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只要善于总结,相信再狡猾的短信骗术,警惕的用户也不会上当。”广东省网监人士表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