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来安:曹雪芹祖籍添丰碑(四)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5-7 10: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安:曹雪芹祖籍添精彩(四)尊 胜 院 碑 记



                        

红楼解味 » 江宁织造曹寅1722年还活着(配合谜弟贴一帖)

江宁织造曹寅1722年还活着(配合谜弟贴一帖)
尊胜禅院位于大庵山遗址,遗址现存的还有千年银杏树、观音泉等。石碑由当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建造并撰文,记载了该禅院的规模及兴衰过程。石碑高约2米、宽76厘米、厚17厘米,碑头刻有“普门示观”(佛家语)四字,碑身嵌在敦厚的底座上。碑的正面刻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文的《尊胜院碑记》,背面刻有《事要附刊>.
W! s6 x
   尊胜禅院去来邑之北二十五里,居舜歌山之麓,瓶自元至正间;后因吉祥寺僧驻锡,故又以吉祥名院,犹天竺永宁之有上下内外也。
   数百年来所历兴废自难概述,迨明天启初,灵谷超然师来主焚修口,魏国徐公手为缘引,得一理葺。继闻古吴善士处造观音大士梅檀圣像初成,四众争奉师,亦怀香奔往,预众参请纷议未决,至鸣公得阄,方果所愿。于尊安后,岁即大丰,士民愈增焚顶,地涌甘泉饮可愈疾,殿后石壁微裂文,现紫竹数茎,灵异感通咏无虚日。
  自是人远事异,日就倾圯,一切建置多委荒烟茂草矣。丁未年阖邑士庶寝室忧之,访闻次哲法师者,戒品森严,法眼明彻,远承贤首正衇,近蹑普德芳踪,勇于舍己擅荷重任,率众往请得蒙。飞锡法筵,龙象雾涌云集,堂阁香灯永辉不夜;拓摭前基,大竖法幢,台殿两庶凿石成搏,一切规模几如大刹。况彼甘泉涸而再溢,阶前两桂枯后重花,若非志惬天人善根浓厚,讵意臻此。师于癸酉西归,复得上足,以公伟孙适南一整未了,再振前猷,两耩藏文昭示圣谛,更拓膏腴,庶光禅悦,丹衷翼翼,白业竞竞,洵亦僧中所仅见者。; S4 B2 o9 j7 M, P: v$ ]1 [
    兹文退虑盛举迩久就烟,爰托贞珉,乞言垂戒用示来兹云尔。# ^  J$ h0 k6 O5 M% M1 [
           钦命内兵部督理江宁等处工部事织造府曹寅撰/ H9 _; y4 t- W& d8 w- d
                           菱湖叶约书丹: P! z* M" Y1 r' R: ?0 j) a$ @
                                       和阳梅芄镌
                          住持了睿始立 5 Y; {6 q+ w5 l( m8 s
                            康熙岁次壬寅仲吕月既望6 u  p% x+ O$ W3 R8 q) A) p4 _. G



来源:http://www.laianbbs.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9302$ s; U$ w' ]0 P: c0 Z% V' |8 m
# Z/ @% H( ]  V# A
. L6 a! U1 X' @5 G" B
  o' p1 c6 T- `7 X
舜歌山长约4.5公里,宽约2.5公里,东西走向,传为“舜”在此耕耘,与樵夫对歌,故称“舜歌山”,又称“舜耕山”,为来安古十景之“舜歌樵乐”。该山峦峰起伏,松柏茂盛,风景宜人。登攀舜歌山主峰——观日峰,朝观日出,暮观日落,太阳显大显近,变化神奇。
 尊胜禅院位于舜歌山西山尾,又称“吉祥禅院”,俗称“大庵寺”。相传在南唐交泰年间,有七个强盗,占据该寺,将古寺改名“七强寺”。公元980年左右,有一化缘老僧,游至大庵山,四乡山民见老僧仙风道骨,齐向老僧哭诉七强盗奸盗抢劫,无恶不作。老僧许诺为民除暴安良,最后将七盗打败,驱出大庵山境,老僧遂留居古寺,将之改名吉祥寺,自称吉祥禅师。老禅师一面广收僧徒,亲自教授数百僧徒诵经拜佛,学文习武,广行善事。他们一面开山生产,大兴土木,新建大雄宝殿和三进庙宇、天井、经楼、钟阁、厨房、卧室、方丈室等,建起高大山门,共建寺房九十九间半。从此吉祥寺香火日盛。宋、元沿称吉祥寺。明朝朱洪武夺取南京时,在此山北附近屯积军粮,为保机密将此山改名大庵山,吉祥寺乡民随称之大庵寺。公元1722年左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从南京江宁来大庵春游和大庵寺主持方丈赋诗填词,并捐巨银,重修吉祥寺(恢复古寺名),并撰文刻碑,对寺院的规划及兴衰过程作以记载。尊胜禅院青石碑高约120厘米,厚12厘米。碑头刻有“普斤示现”四个正楷字,碑的正面刻有曹寅的撰文,碑后刻有要事附见。《尊胜院碑记》引起“红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亲临考察,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等都先后对碑刻进行拓片和文字整理。


来源:http://www.laianbbs.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9
$ S& I" p2 y7 [4 D% y8 d# G
《尊胜院碑记》译文
i尊胜禅院在来安县北门外二十五里的舜歌山下,创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后来因为吉祥寺的和尚曾经到此传经送宝,所以又称吉祥禅院,正好比杭州天竺寺和永宁寺有上下内外的分院一样。
"   自元代以来,本院数百年间的兴废历史是很难说清楚的。等到明熹宗天启初年,南京灵谷寺的超然法师前来主持本院,魏国公徐大人带头施舍,并亲自替他写了发起化缘的引言,于是募得一笔资金,才将庙宇彻底修理一番。继而听说苏州有位香客用檀木雕成一座观音大士像,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去朝拜。超然法师也赶紧去焚香顶礼,并跟人们商量,想把观音像请归本院,但大家都抢着要,意见纷纷,各不相让。后来索性公开抽签,法师摸得了头彩,终于如愿以偿,将佛像奉迎安置于本院。菩萨的灵验真是显著,一年后本地区果然大获丰收,老百姓更加信奉崇拜了。而且一连串的吉利事情接踵而来:地上涌出甜蜜的泉水,吃了可以治好百病;大殿后的石壁忽然微微裂开,从中间长出了几株紫竹。这种因观音菩萨灵感而生的异事,几乎天天都有。
然而年深月久,时过境迁,从明朝末年到现在大清立国,这期间四十多年过去了,由于改朝换代,乏人主持,僧房逐渐倒塌,一切建筑和设备都受到破坏,甚至于院落荒凉,长满了野草。直到当今皇上康熙六年,全县的香客为此感到忧虑,寝食不安,于是到处寻访高僧。获悉有一位次哲法师,恪守佛家戒律,要求自己严格,而且道行高尚,法眼明彻,可以上继历代佛教的正统,下承兄弟寺院的优良作风,能够舍己为人,担当重任。大家便决定去请他来主持本院,幸蒙得到许可。自从次哲法师驾临以后,果然教导有方,名不虚传。院内佛事兴隆,香烟缭绕,堂阁里的灯火日夜不熄;殿前法幢林立,重振旗鼓,两壁厢又雕筑了新的石像。一切规模可以跟国内的名山大寺相比。而且已经干涸的甘泉如今又开始喷水了,石阶前已经枯萎的桂树也复活开花了。这种种瑞祥说明次哲法师的根蒂很好,连老天爷也感到满意而支持他的事业,否则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繁荣的局面的。次哲法师于康熙三十二年归天,幸得高足弟子和徒子徒孙们继承衣钵,发扬优良传统,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使参禅悟道、衷心膜拜的佛事蒸蒸日上。这样兢兢业业的精神,真是佛教界难能可贵的呵!

   因为想到如此盛举久后将湮没无闻,所以我怀着虔诚的心意,把这些事迹记载下来,以便今后的僧众得到借鉴而永垂不朽!






“康熙岁次壬寅仲吕月既望”,应该是尊胜禅院重修完工后立碑的时间。从碑文的内容看,曹寅的撰文是尊胜禅院重修之前写的,而且文中也没有提到重修尊胜禅院的问题。曹寅的撰文,不是为重修尊胜禅院准备的。但是,重修尊胜禅院,却是可以拿曹寅的撰文作碑文。重修尊胜禅院,需要一个准备和修建的过程。这说明“撰文”与重修后“立碑”的时间,是可以差好多年的。
! s9 U4 z& k, ^
文中提到的最后一个年号是癸酉年,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假如文中最后一个年号在1712年(寅死)之后,那就出问题了。

这个说法和曹颙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 曹寅死于1712年有奏折等资料。这个资料是后人写的,而且不严谨,上来就咬定曹寅是曹雪芹祖父,我想,即使能说明,也要查到这段文字的出处或者碑文吧? 两种说法矛盾,取哪个东南兄明鉴。


! T+ e. x% H, n2 h/ K8 F: o( v
6 H# `3 V5 L& Q) U  P! j
碑文是文物,真的,康熙时期的。没见过南京大学、安徽两所大学发表研究文章。疑问。2 b4 U, j; u% U. m8 a3 X4 O

T收藏夹先生的乾隆曹寅贴因为图的原因查看不方便,所以另开一帖。纪晓兰着杭州织造学习宁波天一阁的藏书技术,此事可能有,因为天一阁天下闻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