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安徽华图】不能死在面试门槛上 考生须谨防培训陷阱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1 1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华图】不能死在面试门槛上 考生须谨防培训陷阱

——公考专家陈老师谈公考面试

国考面试交流群:36208061

随着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已经公布,在千军万马中杀过独木桥的考生们开始备战面试。早在笔试之际,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就开始活跃起来,打着各种各样的招牌吸引考生参加面试的培训——独家名师、先培训后交费、不过退费等等,让人不知所云,难分真假。公务员考试路上,通过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必要的,但是在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考生们必须擦亮眼睛,分清真伪,现场考察,多家比较,才能胜券在握!

公务员面试培训误区之一:“全能名师”不靠谱

选培训机构,首选的是师资。强大的师资,加上专业化的服务和长时间对公务员培训的专注,是保障学习成效的最大保障。细心的学员通过观察培训机构的网站,都能够看到关于师资的介绍。如果你能够长期关注的话,还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一,“全能老师”啥都能教。随便打开一些培训机构的网站,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机构就那么十几个老师。在他们的课表中,这些老师既是“行测”专家,又是“申论”名师,甚至还是“面试”大师。试想,公务员考试的科目之间千差万别,全面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对公务员考试各门课程都能了如指掌而且均有建树的“全能老师”,不是神还能是什么?!

二,“名师阵容”难见“真容”。有些培训机构主打“名师”牌,而这些名师多则五六个,少则一两个。稍有分辨力的朋友都会明白,仅凭这么几个老师,全国各地上课能忙过来吗?更别说有的人本身就是高校老师,兼职给培训机构上课,一年能有多少精力投入在教学研究上?一年又有多少时间到某个省市上几次课!所以,当我们冲着“名师”来报班的时候,上课的极有可能是“山寨版”。

三,“师资团队”不过十几个人。目前,在全国公职培训机构中,拥有500人以上师资团队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培训机构,其所谓的师资大都是聘请的一些高校老师作为主打“王牌”,其他不能公开推荐的老师,要么是水平很一般的,要么是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其教学能力可想而知。强大的师资团队既可以确保每一个班都是优秀的老师教学,又能够对各地考试情况的差异进行区别研究,从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一些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但设置有统揽全国的教研中心,还在全国各省设置分中心,研究地方考试的实际情况,为地方学员提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公务员面试培训误区之二:远离“散兵游勇”

选培训,重品牌!现在公职市场里鱼目混杂,一些小机构甚至是没有经过批准的“皮包公司”,在平日里销声匿迹,但一到了省考面试等大考时期,这些机构都会在一夜之间窜出来,借助各种各样的小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单页,甚至百度竞价等形式,轰炸考生的视觉,以各种各样的“噱头”吸引考生的注意,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朋友误信其言,等到培训结束才后悔莫及,不仅损失了钱财,甚至还耽误了前程。

所以,朋友们千万别相信所谓的“先过关后付费”、“包过”、“最权威”等广告宣传。千军万马已过,面试前期,如果经济允许的话,选择一个好的培训班,去强化训练一下,会对提高成绩有帮助。切记不要轻信虚假的宣传,找那些培训过的朋友咨询一下,最好直接去培训机构的办公地点,多走几家比较一下,看看他们的规模、师资,相信品牌,相信口碑,相信自己的判断!别看广告,看“疗效”!

公务员面试培训误区之三:一两天的训练“隔靴挠痒”

    一些地方培训机构推崇“速成”教学,吆喝通过一两天的“魔鬼训练”或者“名师指点”就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实在让人贻笑大方。

  
首先,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靠两三天的“强化训练”。在过去,通过一两天的培训,面试成绩可能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公务员面试体系的越发完善,加之政府机关反培训意识的逐步提高,在今天的面试中,“隔靴搔痒”的培训已经不可能通过面试了。所以,科学的面试培训都是把训练延长了很长时间。可能有些学员会感到非常疲惫和不理解,事实上,面试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就可以了,必须要通过至少五到七天的培训(好的辅导班应该会将模拟间隔性的一直延续到考前),在一种加强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提高,这正是我们说的,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强化训练,从而提高最核心、最重要的素质。

其次,打开思维空间靠的是高瞻远瞩。对待任何一个问题,学会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考虑,要注意实事求是分析问题,不要人云亦云。比如说有一道题,有一个流感患者上的公共汽车怎么办,作为一个公务员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考虑问题时,我们说先做出一个假设的前提,我们能不能把他一脚踹下去,因为你是公务员,所以你不能,置之不理?和其他人一样?也不行,因为你又忽略了多数人可能被感染、被传染的危险,这样的思路会逐渐理清,我们公务员怎么办,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坚持公务员核心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既要注意流感患者对人群的影响,又要注意其他在公共交通过程中享有的一种权利,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客观、公正的角度。总之一句话,在面试中只有“幸运者”,没有“侥幸者”。

    更多2011国考面试资料请关注:

安徽华图官方网站:安徽华图网校网站:安徽华图官方微博:详见安徽华图官网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2 11: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