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说晓起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8-19 0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0914121548654.jpg

说  晓  起

                          不雅斋先生

  晓起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中国封建时代长达两千多年,天下百姓无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每天都是日出之时起床,从事着男耕女织的工作。这种生活形式,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可以找到许多证明。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诗句口云:“晨兴理荒秽,荷锄戴月归。”这虽然只是一个文人归田后从事农桑生活的写照,但也确实描绘出了中国古代人早晨早早起床去做田的情形。王维的诗《积雨辋川庄作》有诗句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同样,这句诗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右丞相暂遇终南山下看农人劳作的情形,诗句中同样也透露出早早起床从事农耕生产的意思。由于一般农民不识字,更不写作诗文,那么,他们的劳动情形只能通过文人士大夫手中的笔曲折地反映出来,而“晓起”这个名字似乎自然就打上了封建农耕时代的烙印;当然,何止封建时代!早在奴隶时代,人们早早起床的意思就在诗文中流露出来。《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这诗句的大意是:“妻子推推丈夫,说醒醒,鸡叫了。丈夫揉揉眼,天还没有大亮呢。妻子说,快起床吧,你瞧天上的启明星多亮啊!丈夫一下懂得了,立即起床,因为正值鸟儿起飞,要赶紧去射猎!……”这《诗经》中的句子不也含有早起之意吗?在中国成语中有“闻鸡起舞、夙兴夜寐、三更灯火五更鸡”等成语,无不寓意着“早早起床”之意,而一个地方竟然会用“晓起”这两个字做名字,似乎有着更深的意蕴。

  “晓起”是古徽州辖地。晓起文化是古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徽州文化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古徽州人从三个方面来安排其人生追求:农桑、做官、经商。在这三个方面中,你无论想在哪一方面取得成功,都必须“早早起床”,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几乎毫无例外的要成为这三种人的一种,因而“晓起”自然就反映了古徽州文化的一个共同特点,其意味也就不言自喻了。由于“晓起”人总是“晓起”,其起床大约比别处人早一步,其发展也就自然比别处人快一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这样日积月累,使“晓起”在明清时代走向了辉煌的顶点。那些狭长幽深的小巷依稀能让人看出昔日繁华的影子,那一幢幢典型的徽派民居似乎依然在讲述着“晓起”人因晓起而创造的辉煌。

  人们如果从某个狭长小巷里的任何一扇门走进去,就会发现晓起人家的院落还是比较宽敞的,与门外那幽深狭长的巷子给人带来的局促的感觉截然不同,似乎从这种特别的格局中,今天的人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古代晓起人那种外表收敛而内心宽容的禀性。但是,这份“宽容”也只是相对于大门外的小巷而已。其院内的生活,除了表现出宽容外,还表现出严谨。今天,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古代小晓起人家的生活状况:鸡叫二遍了,家庭主妇可能就要催其丈夫起床工作了,丈夫或去种田,或去经商,或去处理政事;接着又要催孩子赶快起床做早课了;而主妇自己则更是早早起床,去洒扫洗抹,烧茶煮饭,喂鸡喂猪。做完这些后,主妇还不能休息,她还得或纳千层底,或浆洗衣服,或积麻织布……在封建农耕时代,一个家庭要想做得比别人家好,除了早起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这个设想大约应该就是古晓起人生活的真实反映。

  现代晓起人,生活在古徽州文化浸润的大地之上,他们是有福的。但是,这个“福”也有其局限性。这里群山环抱,几乎将晓起与外界隔绝开来,使晓起成为一个独立的“世外桃源”。在地球被称作“村庄”的今天,这样的环境对于晓起而言自然是不利的。再说,“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对于 现代晓起人(包括一切人)已经是一个远逝的清梦;在视界极度扩张、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今天晓起人的动作似乎慢了一点,虽然电话电脑已经进入了晓起人家,但是古文化的遗韵一方面传扬着晓起的美名,另一方面却缱绻着晓起人的思想,那份自古而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意识并没有因为电话与电脑的到来而从晓起人的灵魂深处消逝,因此,今天的晓起给外人的感觉依然多一份悠游的意味,这一意味让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十分疲惫的城里人煞是羡慕。因为现代都市里的人真叫“忙”,现代人,特别是现代都市人,有了电话电脑省去了古人跑腿通知的时间;有了摩托车和轿车,省去了许多走路上班的时间;有机器在办公或生产,又省去了许多劳作的时间,可是现代有人----特别是都市人依然很忙。可是,古代晓起人都没有这些东西,却依然过得十分悠然,就像现代部分晓起人一样的悠然。都市里的人虽然艳羡晓起的悠然,却并不想在此长期驻扎,他们只是想到晓起来歇歇脚,让其疲惫的身躯在这里稍微轻松一下,顺便在这里美餐一顿古徽州文化,然后打着几个饱嗝就又匆匆返回城里。他们不可能也根本不愿意在晓起这里生活一辈子,因为都市人的灵魂都是属于城市的,跑到晓起来,就像上课的学生,听课听累了,让自己的思想开个小差一样,学生总是要继续听课的,再累也要尽可能地坚持着。

  现代晓起应该秉承古代晓起人“晓起”的习惯,不过,这个“晓”不应该仅仅理解为时间上的“早”,更多应当偏重于意识里的“早”。好在晓起已经有人觉醒,比如,有人开了饭店,有人开了茶楼,有人开了超市与茶庄,他们让来此的中外游客掏腰包。

  “晓起”是古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古徽州文化成就了晓起,今天的晓起人应该更好彰显古徽州文化。现在,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与学者的关注,晓起凭借着古徽州文化已经开始走向了世界。

  晓起,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有点封闭,但这里毕竟山清水秀。这里的山又多又长又青,山涧流水淙淙。晓起就卧在青山脚下,整日聆听着涧流的清音。那后山的数十株古樟更是晓起人的名片。有的古樟已经超过千年历史,其中最早的一棵应该见过唐太宗李世民了,保护樟树的成就是晓起人对于徽州文化做了最为了不起的贡献之一,这些古樟让晓起的文化多一了份活化石般的质感。晓起村庄,四季都是浓阴匝地,樟树的青香终年飘散。

  晓起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但是,我希望晓起在高度文明发达的现代能够再“晓起”一回。

202520.jpg

200810251854.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JY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390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8-19 16: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6: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YJY


    早一步,就有可能胜利在握!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5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8-23 2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YJY


    半夜起来上扬州,天亮还在锅后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38696973


    梦回扬州!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