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谈物理教学中的习题教学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3-24 1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遵循知识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学生解题中出现错解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基本概念及规律认识模糊。二是对物理过程不明,思路不清,因而不能正确应用物理规律解题。所以,习题教学的第一步,应从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及规律的基本要求出发选题。
二、要加强启发性
习题教学的启发性包含二个方面:一是所选例题要能启发思维,要有拓展的可能。二是习题课的教学要采用启发式。
复习中习题课的例题一般常取系列题。习题课的设计要有中心,例题则依此中心选一常见题为基础,进行“脸谱”的变化,启发学生思维探索,寻求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为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在习题教学中,除要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外,还应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要有“多解”,一是要“放”——不定调子,放手让学生思维。二是要“引”——在学生思维产生定势时,要对他们的思维方位、方法进行引导,启发异向思维。解题之后,还需指导学生对几种解题的方法、思路加以分析比较,以选取最简的方法。“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发展智力,而题后的分析比较则对培养学生的优选法思维、高效率学习将大有益处。
三、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综合应用
复习的目的在于把学过的知识纵横串联,进行系统的整理,使每一知识链能巧妙地汇成知识网,习题教学是编织这知识网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习题教学的总设计要有系统性,要注意承前启后。随着复习的深入,习题的综合程度也应逐步扩展加深。在对综合题的研究讨论中,要重点分析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比、归类、整理,使学生对物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量有一个全面、清晰、系统的认识。在选题中,既要解一些典型的集知识及解题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计算题,还应选一些讨论型问题,侧重研究其物理过程及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这些规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为了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还可进行习题的“专题讲座”,“专题”既可按内容分,也可按解题方法分,如“物体受力综述”,“守恒定律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物理图象及图解法”,“极值、临界值在解题中的应用”等等。
四、要重视解题后的归纳、总结和讨论
解题之后,如果能对解题的思路、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中小学辅导班对问题拓宽变换再讨论,对所得结果进行再探讨,这无疑是画龙点睛之举。
解题后,首先要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反映出的物理概念、规律上的模糊认识加以纠正,对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出现的疏忽、遗漏加以强调,对题中的隐含或多余的条件加以挖掘或否定,这样的总结性纠错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对于所得结论必须进行检验。对结论的检验往往能从不合理的答案中发现错解或遗漏的解,从而使解答更臻完整、严密、正确。对于典型例题或综合题,解题后更应根据题意,寻找解题的主线索,理清思路,并对结论进行再探索。如对某些物理量作特殊的假设,将问题由一般推向特殊,由顺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这样,可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应变能
五、必须重视示范性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学习往往占很大比重,习题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习题课上如何仔细审题,分析题意,寻求各物理量与规律之间的关联,找出突破口;如何巧妙地利用物理数学方法变换,简化解题过程等等,都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