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速读能力,以及扩大词汇量。同时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上述阅读能力.而这些能力获得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中的作用 有人感觉阅读课是很容易教的 持这样观点的人认为.阅读课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无需老师的指导.所以英语教师的作用无非就是规定好时间和阅读的内容,最后核对答案。简言之,老师的作用就是组织课堂纪律。还有人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在阅读课上,教师应该做大量的讲解.完全把阅读课当成精读课来进行.结果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英语教师应该如何上好阅读课呢?我们认为.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1.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直接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认识到阅读课内容的丰富多彩 这不仪会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教师应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 英国教育家哈默(Harmer)说:“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与学的人”。简言之.教师应该是出色的组织者。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游戏等方式使课堂富有启发性、生动性、趣味性。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 3.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有人认为,书读得多了,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毕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有量的积累,还要靠阅读技巧的运用。在阅读课上.教师需要教会学生阅读技能,同时指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些技能.使其最终获得有效的独立阅读能力。以下几种阅读技能都是阅读课上教师应传授和指导的基本阅读技能。 3.1推断技能 阅读材料的种类和写作方法纷繁多样.有的文章直入主题.有的文章却写得曲折隐晦.除了字面传递的信息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内涵。如果仅理解表层的字面意义而不及其它,那些“言外之义”和“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无法真正理解 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进行判断理解和推论.特别是针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价值取向等非字面意义进行理解.并从字里行间推断出作者隐含的题义和观点。 3.2浏览技能 浏览是一种十分常用的阅读技能 常见浏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略读(skimming),二是查读(scanning)。略读就是快速地阅读,以求获得文章的梗概、大意。略读是广泛涉猎读物、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浏览标题、副标题等,获得文章主要信息线索。查读就是用眼扫视.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或一本书中查找所希望得到的特定信息。 在阅读课上.教师应传授学生浏览技能,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克服传统的逐字逐句阅读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并使他们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拿到阅读材料之后.先略读一下全文,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查读的办法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确切信息。 3.3辨认词汇技能 词汇量与阅读理解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制约着阅读的速度及对文章的理解。遇到的每一个单词,学生不可能都认识,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应向学生传授辨认词汇的技能。辨认词义有几种方式.如查词典.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等 查词典固然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效率低.常常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且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养成了遇到生词就查词典的习惯。那么在不能查词典的考试中.学生一看到生词就会发慌.他的阅读速度及心理状态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因此.老师应教给学生基本的技巧。学生遇到生词时.应尽量先结合上下文(context clues),单词的词缀(word—formation)以及自己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来猜测其词义.至于该词的确切意思.只要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猜想 对于那些不影响对全篇内容的理锯的生词.可以完全忽略 3.4培养学生速读能力 . 培养学生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计时阅读训练初中培训班计时阅读(Timed Reading)应用广泛.它的特征就是提高单位阅读时间效率.把计算阅读时间的单位化小.最利于培养速读能力。计时阅读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计时阅读一系列文章或片断.并回答有助于检查理解率的问题.学生应记下“起读时间”和“读完时间”.读完后将阅读速度和理解率记录在专门设计的表格内 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自己每分钟的读字数是多少.理解率有多高.在以后的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地逐渐加快速度.提高理解率。但应注意这类速读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扩大视幅训练.眼跳眼停训练等等。 4.教师应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差的人往往有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为:一遇到生词便求助于词典、重复阅读f即回视)、视幅小、心读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理解率。因此,阅读课教师应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培养正确习惯。在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课堂上不许学生使用词典.采用定时阅读等等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会逐渐用良好的阅渎习惯进行阅读。 5.教师应传授背景知识 阅读材料常常反映出一定的背景知识,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等。如学生对所读材料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也会降低阅读效率。Stevensf 1982)认为:“阅读课教师不仅应被看成是阅读技能的传授者.而且还应被看成是相关信息的传授者”。Floyd和Carrelf 1987)~认为:“英语阅读课教师应该是恰当的文化内容的传授者和获得文化背景知识的促进者” 因此.阅读课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方面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阅读难度.最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 教师该如何传授背景知识呢?首先,应弄清学生可能缺乏哪方面的背景知识.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有效的方法(如讨论、比较等)去启发学生应用该背景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把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在阅读中自我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 如果发现学生完全没有该背景知识.则应直接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背景知识 6.教师应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阅读课文内容的结束.并不能表明阅读教学就大功告成 教师还应运用正确的检测手段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教师不仅应利用每篇文章后面的练习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正误.还应注意检查学生的理解过程,切忌课堂上只简单地核对答案。在核对答案后.首先让学生找到答案的出处,然后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去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让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识别出现的信息,区别主次、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阅读课教师在阅读课中事情颇多,作用也很大。阅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综合性地、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去引导、启发、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阅读课上教师做到了这一切,那就会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潜力,达到获得各种阅读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