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专家称:3至4岁的儿童最自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4-9 1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鳄鱼 于 2012-4-10 23:47 编辑

人类并非生来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专家认为,这一突然转变是人类基因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果考验

  瑞士苏黎世大学恩斯特。费尔主持的实验中,229名3至8岁瑞士儿童应邀参与3轮不同实验。
  各轮实验中,每名儿童面临两种选择。研究人员向每名儿童分别展示一张其他儿童的照片,要求这名儿童在3轮实验中分别就如何与照片上的儿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选择。
  第一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选择,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给自己还是平分给另一名儿童。
  第二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三份糖果,继而选择把两份糖果分给另一名儿童、自己留一份,还是与另一名儿童平分。
  第三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两份糖果,选择全部留给自己还是与他人各得一份。


年龄差异

  面对“利益”考验,不同年龄段儿童做出不同选择。
  费尔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3至4岁儿童普遍显现“利己”倾向,不考虑其他儿童的利益。5至6岁儿童的表现相差无几。7至8岁儿童则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轮实验中,近80%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独食”。
  第三轮实验中,尽管面对获得双份糖果的诱惑,仍有多于40%的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两份糖果。
  相反,3至4岁儿童中不足9%选择平分。
  分享观念无处不在。第二轮实验中,多数7至8岁儿童不愿意让另一名儿童获两份糖果,而自己仅得一份。


先天后天

  几十年来,行为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争论人类慷慨或自私的品质来自遗传还是成型于社会塑造。
  费尔在论文中揭晓,平等观念和分享行为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
  实验虽然没有确定各种因素影响的比例,但结果显示,基因与社会文化均对平等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形成发挥作用。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学和基因造成,其他现象也可以这样解释,”费尔说,“平等观念与分享行为也可以由生物学和基因造成。”
  另外,实验还显示,没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更加慷慨。这一结果出乎意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