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63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3-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容颜为君老 于 2012-4-9 12:40 编辑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先运用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而在教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因而案例教学对人们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案例教学如何实施?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思考。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正如格柯所说的:“案例教学之所以运用是因为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它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原理、规则,它对于锻炼、发展学生的分析、决策、运用技能,口头表达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创造及书面交流技能功不可没。从这意义上说,案例教学的兴起是与教学改革及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老师和学生。老师的课前准备指寻找合适的案例甚至动手撰写案例、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考虑分析案例的顺序、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估计和预测,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如“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等等。
学生的准备指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出概括性的认识或结论。
2.案例讨论热身
这一环节包括教师宣布上课,进行案例导入,学生再次阅读案例。
3.案例讨论
师生对该案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是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在课堂上的交锋。在讨论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气氛是民主的。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学内容与教师角色上和传统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
1.开放性
开放性有两层含义:一指案例内容的开放性,苏州个性化辅导即案例所提供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可以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一指案例讨论结果的开放性,虽然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交锋,但最终也许没有确切的结论。
2.互动性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要求做到师生、生生、教师与媒介、学生与媒介多维协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参与者。教师要领导、推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也要参与到学生对案例的讨论中;教师的观点只能是一家之言,不能强加给学生。因此,案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为15人左右,教师要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映,交流、讨论要便利。
三,对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1.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思想和意识
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均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与参与。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至关重要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以问题的发现、提出为前提。没有问题的发现与探讨,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被动地接受,可以说,问题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同样,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
3.教学的思想意识是没有学科分别的,但具体的教学方法则具有学科性,各科在运用某一教学方法时应有各科的不同特点,而且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个科目、每节课都适用。
4.案例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它的开放性的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课堂驾奴能力是个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承受尴尬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呼唤更有效的师资培训,以确实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