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渴望拥有,满足一种需求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7-3 13: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

    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
    出于对女儿无尽的爱,我发现一个宝藏,找到一个方法,这一切化为婷婷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婷婷的生命之树开花结果了。独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我用同样的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也改变了许多健全儿童的命运。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畅游在浩瀚的教育海洋铮?椅薇刃朔堋D且欢涠溲だ龅睦嘶ǚ⒊隽硕崮康墓獠剩?拖褚桓龈龊⒆勇冻龅男?br> 脸,浪花虽小,但点点滴滴汇成大海。如果每个孩子都散发出生命之光,那整个世界都将充满光明。我满怀信心,继续向前游去,迎接一轮初升的太阳……寻找生命成长的规律,寻找孩子快乐童年的源泉,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更多的家长分享这份宝藏,是我新的目标、新的追求。
“行”这个字为什么起这么大的作用?
“行”这个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魁力?
因为这个“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所有孩子无形生命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士可杀不可辱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 青岛至善教育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中国有

句古话说得好:“土可杀不可辱。”对方可以消灭我的肉体,但不可消灭我的精神。古代西方骑士因为一句话不和,与别人决斗,一个下午分别约三个人,以捍卫自己的尊严,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让对方看不起。还有一句古话是:“土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孩子仿佛是为赏识而来到人世间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领导到一般平民都是如此。比如说,年轻的女士或小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
“一成人如此,何况孩子。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倩的原因。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