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转载专栏] 新四军二师子弹厂厂长秦永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5-17 08: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保尔”吴运铎的入党介绍人


新四军二师子弹厂厂长秦永祥

阅读数:310  


马培荣 陈福安

(接上期)

来到淮南,造兵器支援大部队


1943年2月中旬,秦永祥扮成商人模样,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穿过重重封锁,徒步几百里,从盐东来到淮南。他先到盱眙大刘郢二师师部,找到了吴运铎。两位老战友见面,紧紧抱在一起。吴运铎看着秦永祥消瘦的身体、艰难的走步和憔悴的面容,听着秦永祥的诉说,禁不住哭出声来,泪流满面。吴运铎想了一下,果断地说:“我直接去请示罗司令,请求他把你从三师调过来,在这里我可以照顾你,你可以一边看病,一边还能帮助我一起搞搞军工,你看如何?”秦永祥也流着泪说:“我来就是听你的意见的。我听你的,你就是我的亲弟弟啊!”

此时的二师军工部撤销,将下辖的3个工厂划归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军分区,改称路东军分区军工科,吴运铎任科长。吴运铎和他一起到二师师部,直接向罗炳辉师长汇报。罗师长一听秦永祥的经历,当即表态:“同意。关于调动的事,我亲自和黄克诚师长联系。”并对秦永祥说:“你在这里好好治病,安心调养,别着急,等病治好了再干工作。你和吴运铎是老战友,都是军工方面的人才,我们前方打仗就指望你们呢。”就这样,秦永祥便从三师来到二师。关于这段时间的情况,吴运铎在与秦永高和秦峰的通信中有所叙述:

你三叔(秦永祥)被分配到新四军三师(仍在苏北),我被分配到二师(淮南),从此,我们就分别了。你三叔投入了更艰苦的海上斗争,建立海上兵工厂,一面打仗,一面生产。海上斗争是极其艰苦的,吃的是豆饼和野菜,喝的是雨水,船上装上机器和化铁炉,船舱里装满了炸药,把船变成了一颗大炸弹,在碰到敌人兵舰时,万不得已就引起爆炸,要与敌舰同归于尽。由于艰苦的海上斗争,你三叔的建康更坏了。(吴运铎十一月三日《给高峰的信》)

生活愈来愈艰苦了,海水又苦又涩,不能喝也不能用,豆子吃完了吃地瓜,地瓜吃完了就吃豆饼(作肥料用的豆饼)。这一段的海上斗争,可真把他弄苦了。他的肺病又发了,经常吐血。上级只得介绍他去上海养病,可是他不想回家养病。又经过了千辛万苦,穿过了重重的敌人封锁线,到了淮南找我商量。我把他的意见转告上级,就把他留在淮南军工部,担任子弹厂的厂长一职,一面治病,一面工作。从此,他的身体也趋渐好起来了。更使人高兴的是,我们两人又在一起工作、战斗、学习了。(吴运铎五月五日《给秦永高的信》)

秦永祥来到二师军工部,干起了老本行,并任命为子弹厂厂长。罗师长亲自指示,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尽一切努力把秦永祥的病治好。于是,秦永祥一边治病,一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病情得到好转,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从此,秦永祥和吴运铎两人又在一起工作、战斗、学习了。

秦永祥的到来,不仅是两个老战友的重逢,更重要的是淮南军工生产又添了一员干将。同志们说,吴运铎是二师军工的“一头猛虎”;吴运铎却说,秦永祥的到来使我“如虎添翼”。

新四军二师军工部是1941年8月军部军工部撤销后,由副部长吴师孟率吴运铎等200余名职工,从盐阜地区来到淮南2师驻地盱眙黄花塘后,于9月下旬在盱眙旧铺乡翟庄组建起来的,由吴师孟任部长,下辖子弹、**和修械三分分厂,吴运铎任子弹厂厂长。1942年2月,子弹厂迁至高邮县闵塔区平安乡(今江苏金湖县金沟镇)的仙墩庙。8月,军工部长吴师孟病重在翟庄不幸去世;吴运铎也在拆取**时发生爆炸被严重炸伤致残。但二师军工生产一直没有中断。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迁至盱眙黄花塘,二师师部便撤离黄花塘迁至盱眙大刘郢。2月份开始精简整编,军工部撤销,将3个工厂划归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军分区,成立军分区军工科,由吴运铎任科长。秦永祥的到来,令吴运铎喜出望外,便提议子弹厂厂长改由秦永祥担任。秦永祥不失所望,在这一时期除修理**、复装枪弹,还生产地雷、手**等,尤其是他还和吴运铎等人一起,成功研制了枪榴筒和枪**。

据吴运铎在《把一切献给党》书中记述:当时他发现了一篇介绍“枪**”的文章,于是向师部提出试制,得到师长罗炳辉支持。吴运铎通过研究,提出制成枪榴筒装套在步枪口部,再用类似**的大子弹装在筒里,利用无弹头步枪子弹推击发射的方案。草图画好后,立即找秦永祥一块商量。秦永祥是钳工能手,对于机械零件制造相当精通。秦永祥拿起草图仔细端详,一番思考后,提议把枪榴筒底座柄和底座分开,分成两个零件,这样加工起来方便,又能节省材料,可以分散大量生产,在实际使用时也非常方便安装。吴运铎听了,一拍大腿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老秦,你这个建议太有价值了!”于是,根据秦永祥的建议,吴运铎再次修改了图纸,秦永祥亲自带领参加试制的工人,积极配合吴运铎,克服设计、材料上的困难,亲自上车床加工部件,很快造出了样品。当年5月,他们进行了枪**和枪榴筒发射试验,开始射程只有220米,经过一番改进后,射程达到了450米。罗炳辉、谭震林等师首长观看了实弹射击后,罗师长拉着他俩的手,连声说:“好!太好了!有了这家伙,可让日寇喝一壶了!”当即表扬了吴运铎、秦永祥等参加试制的职工,并要求尽快扩大生产,装备部队。后来,秦永祥和吴运铎再次改进,使射程提高到700多米。

(秦永祥配合吴运铎一起研制枪**)

这年6月,六师十六旅军工部撤销,由王新民、程远等人带领十六旅军工部部分生产技术骨干,北渡长江充实到二师军工部,使得二师军工技术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年8月,日伪军1000余人向淮南六合根据地“扫荡”。二师五旅打响了桂子山战斗,首次在战场使用枪**。虽然当时战士们还不熟练这个新家伙,把枪**打远了,飞过伪军的头顶,却正好落到跟在后边的日寇队伍中,一下子就打死了十几个日寇。日寇不知道新四军从哪里弄来的什么新式武器,威力这么大,吓得丢盔卸甲、仓皇逃窜。此战毙伤敌300多人,显示出了枪**的威力。为此,二师五旅成钧旅长表扬了秦永祥和吴运铎,还将缴获的一支**奖励给了吴运铎。

(新四军二师军工部一分厂生产的平射炮和迫击炮)

8月份,二师军工部重新建立,王新民任军工部长,吴运铎任工务科长,子弹厂改称二师军工部一分厂,专门生产枪**和枪榴筒;子弹生产交由三分厂负责。在吴运铎、秦永祥等带动下,各分厂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军工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1944年1~6月,就生产出枪榴筒197具,枪**44499发,枪**半成品64191个。9月份枪**单月产量竟达到7500发,枪榴筒月产量达到30具。同时还研制出空炸**(主要对付沙地、沼泽地目标)和**,枪**改进为射程长短两种规格,更有利于在战场发挥。

1944年,根据师部指示,秦永祥又配合吴运铎研制成功37mm平射炮。在11月占鸡岗攻击战中,大显身手。当时,我军包围了占鸡岗的伪军,顽军团长蒙佩琼龟缩在碉堡里狂妄叫嚣:“你们新四军没炮打什么仗!我就在这里,看你有啥办法?”当我军36门平射炮同时对准,一齐怒吼,炮弹疾风暴雨般钻进碉堡,高大坚固的碉堡顷刻土崩瓦解。此战歼敌700余人,还俘虏了顽军少将团长蒙佩琼,其余的顽军只得举枪投降。平射炮的威力也让日伪军胆颤心惊。


何惧生死,用生命竖起巍峨碑


1945年1月,日军又在淮河至运河的两岸地区发动“扫荡”,为免遭敌人的破坏,工厂陆续向师部盱眙大刘郢一带靠拢,一分厂从仙墩庙迁到盱眙、来安两县交界的上何郢(今属安徽来安县),车间就设在上何郢一家大地主的瓦房里。为了提高平射炮的威力,决定对平射炮加以改进,对炮管的口径再作优化调整,将炮弹弹壳由铸铁改为钢制,军工部便将试制平射炮弹钢制弹壳任务下达给了一分厂,炮管口径调整由吴运铎负责,改进炮弹由秦永祥负责。

炮弹引信的研制是非常精细的工作。为了更好地进行引信设计,秦永祥决定把缴获日军的炮弹引信拿来,进行拆解分析,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吴运铎就因在拆解引信时发生爆炸而严重受伤。秦永祥再三叮嘱技术人员,一定要小心再小心。5月份,从前线转送来一批从日军部队缴获的日式山炮弹,正好可以用来拆卸研究。秦永祥知道,这种山炮炮弹的引信过去很少拆卸过,其内部结构复杂,弄不好就可能发生危险,他对同志们说:“我是共产党员,危险的事情让我来,你们都出去。”这是秦永祥的老习惯,每逢遇到困难的事、艰苦的事、危险的事,他总是揽过去,自己做。他常说:“吴运铎副部长为了军工生产,命都不要了,受了重伤也不休息,眼睛伤了还坚持工作,在病床上还在画图纸、搞设计,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党。我也是共产党员,危险的事情当然是我来做!”

秦永祥坐到工作台前,把同志们支开,开始认真观察炮弹的引信,准备拆卸。可同志们怎么也不放心,哪肯离开呢?当秦永祥小心奕奕地把引信拆下,轻轻地放到工作台上时。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这种引信带有两次碰击、延时爆炸装置,虽然拆下时没有问题,但是放下后却可能自然击发,造成爆炸。只听一声巨响,引信连同炮弹爆炸了,身边的两位战友当即倒在血泊之中,一块弹片无情地划过秦永祥的脖子,割破了他的喉咙。战友们赶紧用担架抬上他,快步向战地医院跑去。吴运铎在《把一切献给党》书中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我负责加大炮的口径,秦永祥负责改进炮弹,将弹壳改用钢制造,信管也要改为自动化的。当时,全部力量都集中在争取最后胜利这个目标上。一天,老秦坐在工作台前,把一个日本信管拆开研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拆卸时引起了剧烈的爆炸,一块无情的爆片,割断了他的咽喉。(《吴运铎画传——把一切献给党》第十章)

战友们抬着秦永祥飞快地向战地医院跑去。当时战地医院设在范墩桥西边的芦店,离上何郢有十多里地,都是曲折高低的山路,战友们哪管这些,一路奔跑,只想快一点到达医院。终于跑到医院的门前,战友们大声地呼喊医生:“医生,快,快!秦厂长受伤了,你们快来救救他吧!”医生们闻讯,立即冲过来迎接。当战友们把他抬进手术室,送上手术台,医生赶快进行检查:可是瞳孔已经放大、呼吸早已停止、心脏也早就停止了跳动,没有生命的迹象了!战友们放声痛哭起来,他们不相信秦厂长就这样走掉,他们不能没有秦厂长啊!关于秦永祥的牺牲经过,吴运铎和当时一分厂的装药员徐丽森(从原六师军工部调来)都有回忆:

永祥同志的牺牲地点是在安徽省盱眙县半塔集附近的一个地主家,名叫上何郢。当时的工厂就在这里,他任厂长。但他的坟墓不在当地,大概在离工厂还有十多里地。因为永祥负伤后,当急忙送野战医院抢救,不幸还没到医院就牺牲了。因此也就埋葬在医院的附近了。(吴运铎六月十二日《给秦永高的信》)

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在1945年5月连续两次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5人牺牲、1人重伤的悲剧。当时前线缴获一批日制山炮弹,在拆卸一发炮弹的引信头时,导致炸弹爆炸,两人当场牺牲,一人重伤。(《专访新四军老战士徐丽森大姐》)

秦永祥走了。战友们含着眼泪,从老乡那里买来一口大棺材,将他埋葬在战地医院西边不远的小朱郢(今属天泉湖镇范桥村)村外。在这里,还埋葬着其他几位因伤重不治而牺牲的战士。这些勇敢地战士、无畏的英雄、革命的烈士,永远地长眠在盱眙的大地上。多少年来,当地的百姓一直把这几座坟墓当作“无名烈士墓”,精心看护,每到清明,人们都会自发地为他们的坟墓添把土,在他们的坟前烧张纸、献朵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2020年清明节天泉湖镇党委为秦永祥烈士墓敬献花篮)

2019年初,我们收到秦永祥的二哥秦永高女儿秦峰的来电,并转来50年前(1973年)吴运铎的亲笔信,才知道秦永祥牺牲后,因为信息的不通,没有确定为烈士。后来,在吴运铎同志的证明和干预下,直到1974年11月7日南通地委批复(南通地革发[1974]111号批复)、11月10日启东县革命委员会才发文(启革[1974]174号)正式“追认秦永祥同志为革命烈士”,并决定将秦永祥烈士的名字镌刻于“启东县烈士堂”,以志纪念。

(吴运铎给秦永高的亲笔信与启东县革委会追认秦永祥为革命烈士的文件)

我们又多方询查、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确定了秦永祥烈士的坟墓所在地。今年清明,我们专程前往秦永祥烈士墓拜谒、敬献花篮,还着手重新刻勒墓碑、修整陵墓,以慰烈士英灵,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启迪后人!


【参考资料】

1、吴运铎著,《把一切献给党》,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06月

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02研究所编著,《吴运铎画传》,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年11月

3、陆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回忆与吴运铎共同战斗生活的日子》

4、本刊记者,《军工战线上的女装药员——访新四军老战士徐丽森大姐》,《福建党史月刊》2007年第S1期

5、吴运铎,《给秦永高的信》,1973~1975年

6、更云、浑忠民,《新四军军事工业》,《轻兵器》杂志,2011年24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5-17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史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5-17 11:41:58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务挖掘红色文化!你也是最可爱的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1-5-17 1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刘郢现一个在半塔镇邵集境内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4: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初探上何郢

文/长山正德(李德新)

      上何郢,一个未被地图标注的小山村,一座新四军当年的兵工厂,一个抗日英烈的蒙难地,一片源自清代的古园林......

       接到半塔文化站王祖道站长的微信邀约,周六下午,我开车和好友月亮山一起去半塔,去看一看王站长所说的那片很有年岁的板栗园。
       车到半塔皖东烈士陵园广场停下,打个电话给王站长,王站长接着电话骑着电瓶车急匆匆冒雨赶过来,打个招呼握个手,王站长指着傍边在雨中一直站立等待的中年人介绍说:“这是宝塔村的张海兵书记,下午就由他带你们去看板栗园,我这边还有点其他事,稍后赶过去。”
       我们和张书记一起开车沿着乡村公路向乡下驰驱,沿途道路两旁整洁的村容整齐的行道树,让人感觉到了新农村的建设的成果显著,再也不见当年的道路的泥泞和村舍的凌乱。车行十余分钟,即到宝塔村部,转而西行,渐入深谷,但见环山叠翠,林木繁幽,农院素朴隐于其间,偶有犬吠鸡鸣,更显得此地深谷的闲适恬静。张书记指着一片农院说,这里就是上何郢了,从前这个院落是大地主的庄园,当年这家地主也是半塔八大家之一,半塔八大家四家在半塔集,四家在乡下,这家就是乡下第一大家,曾拥有九九九个半土地老爷的土地,有半个土地老爷的地还在六合。当年地主修建庄园的时候,十八个工匠干了三年半,几套几进几十间,磨砖浆砌,刻石雕梁,甚是堂皇,庄园四角还有炮楼四座,可见当时豪华富足。
       后来,新四军兵工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就是驻在这个地主庄园里的,张书记继续介绍道。1945年1月新四军兵工厂(一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5月,秦永祥厂长等三人在拆卸从日军缴获的一炮弹引信时,炮弹延时爆炸,在送往盱眙范墩桥战地医院途中,不幸英勇牺牲,时年仅仅32岁。秦永祥,1914年生于启东,是中国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亲密战友,也是吴运铎的入党介绍人,曾和吴运铎共同研发枪**等兵工器械,为我军军工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上何郢,就成为了这位抗日英烈的蒙难地。
       穿过上何郢村庄,经过一座小型水库的堤坝,车子停在水泥路的尽头,下车来稍伫,看见群山浓翠,与其说是倒影在水中,倒不如说是浓翠交流汇集在这一深潭。我问张书记这水库的名字,书记说叫上何郢水库,我心想,要是让我给她取个名字,我一定会叫她“积翠潭”的。“积翠潭”北边的水面上有一座红顶小亭,这让“积翠潭”更是平添了几分雅致。想起了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呵呵,可以用这儿么?这红色的亭子,碧绿的山水以及周环山顶上银色的大风车,倒是相得益彰,宛似是一身碧妆的俏佳人佩朵红花别个银簪在照镜子么?果然如是,那天上的雨云,不时落下的雨丝,还有我,我们,又算是怎样的风景呢?
        过了溢洪道上山,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那片神秘的古板栗林立了。这需要走一段泥泞的山路,我们都忘记了带雨伞,只能冒雨前行。
        前行数十步,见有高林一片,粗干虬枝,古意盎然,碧叶垂垂,绿光通透处,有栗花泛白之于梢头,风过飒飒,随滴雨俱下,落地有声,如若软语俏俏,又似幽言伤泣,应随时人感,或有异也。张书记介绍:据村中八十八岁老者曾说,这板栗树打他从小就这么粗了。又有林业专家来看过,说是树龄总在两百年以上。具体年岁,还需科学论证。张书记继续介绍:这片板栗林中,粗大老树四十多棵,稍细的应是后来历代补种的,总共一百多颗,在我县周边还是很罕见的。
        我曾在六合送驾见过一片百年板栗林,看上去还没有上何郢这片粗大古老,两处比较一下,说这林中古树有两百年也是可以相信的。
        张书记是个很有思想很上进又很乐意为家乡干点实事的好书记,他很希望上何郢这片古树林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即能得到有效的稀有资源政府保护,又能得到政府文化旅游的开发。他说,上何郢这片古树林离来安北部旅游干线半塔至杨郢公路垂直距离不过几百米,完全可以作为我县北部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来开发利用,再加上上何郢兵工厂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弘扬,未来的上何郢,前景可期。说到这,张书记一脸喜悦,满怀信心地对我说:我会努力的。
        返回半塔的路上,张书记继续说,你看这路两边的樱花是近年才栽种的,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今年春天樱花已经开了,很好看。不久,我们还会让夏天、秋天、冬天都有花开。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多好理念,多质朴而又简单的愿望。相信你,宝塔村,相信你,上何郢,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加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4: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21-5-17 14:20 编辑
老石匠 发表于 2021-5-17 11:41
义务挖掘红色文化!你也是最可爱的人!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初探上何郢

文/长山正德(李德新)

      上何郢,一个未被地图标注的小山村,一座新四军当年的兵工厂,一个抗日英烈的蒙难地,一片源自清代的古园林......

       接到半塔文化站王祖道站长的微信邀约,周六下午,我开车和好友月亮山一起去半塔,去看一看王站长所说的那片很有年岁的板栗园。
       车到半塔皖东烈士陵园广场停下,打个电话给王站长,王站长接着电话骑着电瓶车急匆匆冒雨赶过来,打个招呼握个手,王站长指着傍边在雨中一直站立等待的中年人介绍说:“这是宝塔村的张海兵书记,下午就由他带你们去看板栗园,我这边还有点其他事,稍后赶过去。”
       我们和张书记一起开车沿着乡村公路向乡下驰驱,沿途道路两旁整洁的村容整齐的行道树,让人感觉到了新农村的建设的成果显著,再也不见当年的道路的泥泞和村舍的凌乱。车行十余分钟,即到宝塔村部,转而西行,渐入深谷,但见环山叠翠,林木繁幽,农院素朴隐于其间,偶有犬吠鸡鸣,更显得此地深谷的闲适恬静。张书记指着一片农院说,这里就是上何郢了,从前这个院落是大地主的庄园,当年这家地主也是半塔八大家之一,半塔八大家四家在半塔集,四家在乡下,这家就是乡下第一大家,曾拥有九九九个半土地老爷的土地,有半个土地老爷的地还在六合。当年地主修建庄园的时候,十八个工匠干了三年半,几套几进几十间,磨砖浆砌,刻石雕梁,甚是堂皇,庄园四角还有炮楼四座,可见当时豪华富足。
       后来,新四军兵工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就是驻在这个地主庄园里的,张书记继续介绍道。1945年1月新四军兵工厂(一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5月,秦永祥厂长等三人在拆卸从日军缴获的一炮弹引信时,炮弹延时爆炸,在送往盱眙范墩桥战地医院途中,秦永祥不幸英勇牺牲,时年仅仅32岁。秦永祥,1914年生于启东,是中国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亲密战友,也是吴运铎的入党介绍人,曾和吴运铎共同研发枪**等兵工器械,为我军军工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上何郢,就成为了这位抗日英烈的蒙难地。
       穿过上何郢村庄,经过一座小型水库的堤坝,车子停在水泥路的尽头,下车来稍伫,看见群山浓翠,与其说是倒影在水中,倒不如说是浓翠交流汇集在这一深潭。我问张书记这水库的名字,书记说叫上何郢水库,我心想,要是让我给她取个名字,我一定会叫她“积翠潭”的。“积翠潭”北边的水面上有一座红顶小亭,这让“积翠潭”更是平添了几分雅致。想起了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呵呵,可以用这儿么?这红色的亭子,碧绿的山水以及周环山顶上银色的大风车,倒是相得益彰,宛似是一身碧妆的俏佳人佩朵红花别个银簪在照镜子么?果然如是,那天上的雨云,不时落下的雨丝,还有我,我们,又算是怎样的风景呢?
        过了溢洪道上山,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那片神秘的古板栗林立了。这需要走一段泥泞的山路,我们都忘记了带雨伞,只能冒雨前行。
        前行数十步,见有高林一片,粗干虬枝,古意盎然,碧叶垂垂,绿光通透处,有栗花泛白之于梢头,风过飒飒,随滴雨俱下,落地有声,如若软语俏俏,又似幽言伤泣,应随时人感,或有异也。张书记介绍:据村中八十八岁老者曾说,这板栗树打他从小就这么粗了。又有林业专家来看过,说是树龄总在两百年以上。具体年岁,还需科学论证。张书记继续介绍:这片板栗林中,粗大老树四十多棵,稍细的应是后来历代补种的,总共一百多颗,在我县周边还是很罕见的。
        我曾在六合送驾见过一片百年板栗林,看上去还没有上何郢这片粗大古老,两处比较一下,说这林中古树有两百年也是可以相信的。
        张书记是个很有思想很上进又很乐意为家乡干点实事的好书记,他很希望上何郢这片古树林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即能得到有效的稀有资源政府保护,又能得到政府文化旅游的开发。他说,上何郢这片古树林离来安北部旅游干线半塔至杨郢公路垂直距离不过几百米,完全可以作为我县北部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来开发利用,再加上上何郢兵工厂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弘扬,未来的上何郢,前景可期。说到这,张书记一脸喜悦,满怀信心地对我说:我会努力的。
        返回半塔的路上,张书记继续说,你看这路两边的樱花是近年才栽种的,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今年春天樱花已经开了,很好看。不久,我们还会让夏天、秋天、冬天都有花开。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多好理念,多质朴而又简单的愿望。相信你,宝塔村,相信你,上何郢,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加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4: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21-5-17 14:21 编辑
万山一戈 发表于 2021-5-17 11:43
大刘郢现一个在半塔镇邵集境内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初探上何郢

文/长山正德(李德新)

      上何郢,一个未被地图标注的小山村,一座新四军当年的兵工厂,一个抗日英烈的蒙难地,一片源自清代的古园林......

       接到半塔文化站王祖道站长的微信邀约,周六下午,我开车和好友月亮山一起去半塔,去看一看王站长所说的那片很有年岁的板栗园。
       车到半塔皖东烈士陵园广场停下,打个电话给王站长,王站长接着电话骑着电瓶车急匆匆冒雨赶过来,打个招呼握个手,王站长指着傍边在雨中一直站立等待的中年人介绍说:“这是宝塔村的张海兵书记,下午就由他带你们去看板栗园,我这边还有点其他事,稍后赶过去。”
       我们和张书记一起开车沿着乡村公路向乡下驰驱,沿途道路两旁整洁的村容整齐的行道树,让人感觉到了新农村的建设的成果显著,再也不见当年的道路的泥泞和村舍的凌乱。车行十余分钟,即到宝塔村部,转而西行,渐入深谷,但见环山叠翠,林木繁幽,农院素朴隐于其间,偶有犬吠鸡鸣,更显得此地深谷的闲适恬静。张书记指着一片农院说,这里就是上何郢了,从前这个院落是大地主的庄园,当年这家地主也是半塔八大家之一,半塔八大家四家在半塔集,四家在乡下,这家就是乡下第一大家,曾拥有九九九个半土地老爷的土地,有半个土地老爷的地还在六合。当年地主修建庄园的时候,十八个工匠干了三年半,几套几进几十间,磨砖浆砌,刻石雕梁,甚是堂皇,庄园四角还有炮楼四座,可见当时豪华富足。
       后来,新四军兵工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就是驻在这个地主庄园里的,张书记继续介绍道。1945年1月新四军兵工厂(一厂)从仙墩庙迁址上何郢,5月,秦永祥厂长等三人在拆卸从日军缴获的一炮弹引信时,炮弹延时爆炸,在送往盱眙范墩桥战地医院途中,秦永祥不幸英勇牺牲,时年仅仅32岁。秦永祥,1914年生于启东,是中国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的亲密战友,也是吴运铎的入党介绍人,曾和吴运铎共同研发枪**等兵工器械,为我军军工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上何郢,就成为了这位抗日英烈的蒙难地。
       穿过上何郢村庄,经过一座小型水库的堤坝,车子停在水泥路的尽头,下车来稍伫,看见群山浓翠,与其说是倒影在水中,倒不如说是浓翠交流汇集在这一深潭。我问张书记这水库的名字,书记说叫上何郢水库,我心想,要是让我给她取个名字,我一定会叫她“积翠潭”的。“积翠潭”北边的水面上有一座红顶小亭,这让“积翠潭”更是平添了几分雅致。想起了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呵呵,可以用这儿么?这红色的亭子,碧绿的山水以及周环山顶上银色的大风车,倒是相得益彰,宛似是一身碧妆的俏佳人佩朵红花别个银簪在照镜子么?果然如是,那天上的雨云,不时落下的雨丝,还有我,我们,又算是怎样的风景呢?
        过了溢洪道上山,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那片神秘的古板栗林立了。这需要走一段泥泞的山路,我们都忘记了带雨伞,只能冒雨前行。
        前行数十步,见有高林一片,粗干虬枝,古意盎然,碧叶垂垂,绿光通透处,有栗花泛白之于梢头,风过飒飒,随滴雨俱下,落地有声,如若软语俏俏,又似幽言伤泣,应随时人感,或有异也。张书记介绍:据村中八十八岁老者曾说,这板栗树打他从小就这么粗了。又有林业专家来看过,说是树龄总在两百年以上。具体年岁,还需科学论证。张书记继续介绍:这片板栗林中,粗大老树四十多棵,稍细的应是后来历代补种的,总共一百多颗,在我县周边还是很罕见的。
        我曾在六合送驾见过一片百年板栗林,看上去还没有上何郢这片粗大古老,两处比较一下,说这林中古树有两百年也是可以相信的。
        张书记是个很有思想很上进又很乐意为家乡干点实事的好书记,他很希望上何郢这片古树林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即能得到有效的稀有资源政府保护,又能得到政府文化旅游的开发。他说,上何郢这片古树林离来安北部旅游干线半塔至杨郢公路垂直距离不过几百米,完全可以作为我县北部旅游的一个新亮点来开发利用,再加上上何郢兵工厂红色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弘扬,未来的上何郢,前景可期。说到这,张书记一脸喜悦,满怀信心地对我说:我会努力的。
        返回半塔的路上,张书记继续说,你看这路两边的樱花是近年才栽种的,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今年春天樱花已经开了,很好看。不久,我们还会让夏天、秋天、冬天都有花开。
        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多好理念,多质朴而又简单的愿望。相信你,宝塔村,相信你,上何郢,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加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09: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28 11:38:51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