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阅读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理解的过程不是单纯地被动接收的过程。心理语言学和认识语言学的发展证明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阅读者根据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体验、预测、验证和确认的思维过程。具体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就是读者利用词汇、语法、个人经验、母语知识、文化背景等语言知识有目的地去联想和获取信息.对意义的预期不断地进行验证、修正。并不断地作出判断、推理,从不断地去接近阅读材料的真实涵义。 近年来的英语教学改革表明英语阅读教学的重心已向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转移。依照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填鸭式的单向教学模式.已达小到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对阅读理解训练的要求。 2.学习策略 Izaming Strategies 学习策略可以定义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使用的一些方法”。根据比亚!利斯托克(Bia.1ystok)的策略模式(the strategymodel),语言学习策珞卫可分四类:语言形式操练(formal practicing)、功能操练(functionalpracticing)、监察(monitoring)和推理(inferencing)。Ij6I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是读者利用其总的前结构和前语言结构去感知、解码这些文字符号的过程,是学习策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1常用的阅读模式。 目前,常用的阅读模式主要有四种:(1)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中.阕读被认为是一个静止被动的接受过程,阕读能力只和文章的难易和语言功力的强弱有关。(2)Goodman提出的自卜而下的阅读模式开始把阅读看作是互动认知的技巧,它要求读者从文巾挑出一定的信息来预测内容。(3)图式理论强调文化及背景知识对阅读的重要性。(4)在相互模式中,阅读被认为是读者的概念能力、背景文化知识和处理策略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地灵活使一定的阅读方法”(Wallace,1992),这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阅读策略。 2.2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依据有功用和理解。根据Carrell.Eisterhold(1983)&Nuttall(1982)的分类,主要可分为六种阅读策略:预测、词汇技巧、略读、浏览、结构分析和推论的使用情况。这里所讲的策略更多地体现为几种阅读方法和技巧。从纯理论的角度分析,教育界有人把阅读策略常常归纳为图式策略、语用策略、语义策略等。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把阅读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种: (1)词意确定策略(strategiesfor decidingtlledeftnition ofaword) 即根据词根、词缀等构词法(word—building)规则来辨认和猜测生词的大致涵义。 (2)语义策略(semantic strategy) 句子中的词不是随意堆放在一起,而是通过一定规则,明显地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语篇阅读中应注意语义的完整性和相互照应。关键词的理解、词义的确定全都依赖语篇。 (3)句法策略(syntactic strategY) 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需要进行必要的句法分析.以弄清甸子特别是复合句内部的相互关系。 (4)语境策略(strategy ofcontext) 有时候单词和句子的表层意义会给我们带来阅读障碍,所以这时需要把句子与其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 (5)逻辑关系推导策略(strategy oflogical relations) 句子间的逻辑是构成语篇的最起码和最重要的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依靠内在逻辑关系的推导可以帮助阅读者理解未知的内容。 (6)预测、联想策略(strategiesofexpectationandassociation)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发展阅读理解的根本途径.初中反比例函数 可帮助阅读者发展逻辑思维并锻炼智力猜想(intelligent guess),当然,这对阅滇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有较高的要求。 (7)推断策略(strategy ofinferencing) 推断是学习者用于寻求未知信息的策略。推断过程是一个将隐性知识和上下文带人屁性语言知识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推断往往要求阅读全文才能得出证确结论。 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训练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施行大量的阅读技巧训练后有些学生的阅读质最并没有明显提高。,由此我们认为技巧不等同于策略,策略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凄水平的目的。因为阅读水平的高低不仅表现为理解程度,还表现为|;6I读速度。只有对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训练,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主体,是巾心,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选择适宜的阅凄材料,提供方法指导,辅助阅读,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寻求并掌握阅读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巾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策略训练时要着重做好眦下几项工作: (1)注重语言知识点和语篇阅读的联结。 语言知识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要纳入篇章之中,利用上下文线索。通过推测、归纳、掌握语言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实际内涵。教师应做好语占知识点和语篇阅读的联结工作,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小现“断章取义”和“语法精通.不求甚解”的现象。 (2)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与背景文化知识的积累。 学生的背景文化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罕天重要的作用。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一个人已有的整体知识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按照“图式理论”的研究结果,任何语篇本身都不载有意义,而只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理解的媒介。换句话说阅读理解是背景知识与语籍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背景知识与语篇信息越吻合,理解率就越高。而背景知识的获取.除教材提供的少量信息外.大量的背景知识是从,“泛的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因此,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自由阅读足必不可少的。同时,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也是由点到面、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3)注意学生阅读处理策略和能力的提高。 要正确理解篇章内涵离不歼处理策略的辅助。在阅读过程中。蒯读者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问会用到一些技巧或方法.包括预读、略读、浏览、猜测、推断等。而这些能力的真正习得.需要通过阅读,特别足进行大鞋有针对性的实战性的阅读练习和测试束实现。通过强化的训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从丽在适宜的时候选用最恰当的阅读策略。 (4)扩大阅读量。提高对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阅读茧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物质基础。学会阅读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但教师的作用H能表现为讲解、演示、阅读技巧。而要形成对整篇文章的正确把握,需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学牛大最阅读、涉猎面不断扩大的同时加以策略(技巧)的运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测验(试)和问卷等r解学生的网读水平和英语整体能力.选择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显得尤其重要。 4.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策略训练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因此。策略训练的足在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课外阅滨,实践和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自己学会筛选、评判、调整自身的学习技巧,使语言教学实现向交际教学的火键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合作要摆在首位,阅读技巧的训练应贯穿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