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周元桂专栏] 花红趣得名与高皇临来安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9-9 0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红趣得名与高皇临来安
周元桂
花红原为来安之特色果产品,曾因某种机缘使皇帝惊艳倾心而成为宫廷贡果。从此,花红被视为林果王国之“嫔妃”而受垂青于市,娇娇然、珍珍然为来安增色数百年。花红原名林檎,与苹果是“表兄妹”,因其比苹果别具津甘馨脆之口感而成为特色果品。那么,花红明明是水果,却为何不伦不类地取个草类芳名?料想个中必有得名之趣情佳话。关于花红得名及成为贡品之传说有多个版本,《来安县志》(1990版)载,是因清嘉庆皇帝吃了来安籍的三品官员吴棠所献的林檎,品尝其味又观形察色后,开颜窃喜称其为“花红”。还有说是道光皇帝偶吃来安林檎,鲜美可口之感觉使他脱口而出:“花红味美,宜为贡果”。又有说是明朝嘉靖皇帝炼制长生不老丹药时,用来安林檎做一味配伍成份,因炼出的丹药性温易服而欣欣然赐名“花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笔者另呈一径传说,以飨读者。
童年时常听吾一族长周绪璋(字文甫)讲家族人物故事和族缘轶事。该族长乃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其满腹经纶,且对家族史颇有研究。一次,他在介绍家族人物时曾涉及来安花红的得名及成为贡果之来龙去脉,故事温情多彩,曲折动人。于今思之,事有凿凿之据,据在情理之中,堪为后人置信。宜一呈共享。大体情节是:族祖周球(清初正一品官员)之曾孙周绍亭,乃有功名之豪绅富儒。家住来城青龙街,房舍广多,门楣轩昂,系钟鸣鼎食人家。有花园三处,两园百花齐放,一园专植林檎。家中妻妾成群,与鸿儒、名流往来频频。乾隆中期,曹雪芹的《石头记》(“红楼梦”)前八十回手稿已写完,其时传抄《红楼梦》手稿在知识界热气如风,周绍亭即为倾心《红楼梦》之痴迷者。周府有一位林姓丫环,因其母在怀孕她时爱吃林檎,出生后便取名林檎。其及笄后,乃一绝色美人儿,周绍亭对其情爱有加,便纳为小妾。因其姓林,周绍亭把她幻如林黛玉而宠爱浓浓。但又时常感叹道:“《红楼梦》中美女数百,其实质就是一个‘花’字,终因林黛玉葬花之不祥而致百花谢逝,不忍卒读”。他但愿花儿永红(永不凋谢),因怕失去丫环林檎而将其改名叫“花红”。由于爱屋及乌,周绍亭又让府中人都把林檎果叫做花红,花红因此而得名。久之,“花红”作为果名盛传于邑内,继而又因其品特质优而独步于市。据说,时人称周家花红园为“美人园”。
乾隆帝第四次南巡,达扬州时因苏州、湖州发生(不大的)地动(震),便在扬州暂时驻跸。某夜乾隆帝梦见一位老僧向他揖谶道:“孔雀见驾王迎驾,圣躬来安天地安”。次日,扬州大明寺住持为乾隆帝释梦点化,劝其西行到来安孔雀寺应谶。吾邑孔雀寺原称明胜寺,后因印传佛祖孔雀明王之故而改名为“孔雀寺”(王迎驾之“王”即指孔雀明王)。于是,乾隆帝一行微服至吾邑孔雀寺。周绍亭因与寺之长老是诗文好友,常去寺院风雅唱和。乾隆帝达寺时,周正在其内。乾隆帝以赴新任路过之官员身份,与僧、周雅谈。半个时辰后,帝忽出现腹痛之痢疾症状。考虑治病之紧要,便由随行人员道出“乾隆爷”之皇帝身份。僧、周见状俱惊伏帝前,连连问安宽慰。周绍亭宽慰乾隆帝道:“早春寒气阴深,陛下途受疲寒,致圣体微恙。吾邑虽小,但名为‘来安’,龙体降临此间,必有大安之吉!”奏罢,立即差家丁飞马回府,从地窖内取来隔年花红,让乾隆帝以浓茶水带服花红。之后,果然痢止腹宁。原来,周府的人大多爱吃花红,每年都储藏大量花红于宽敞的地窖中,并在四周置入一些芳草(被周绍亭称为“晴雯草”)。因芳草氤氲之化学防护作用,一年之内花红不仅不会霉烂,反而格外脆鲜可口;尤其是止泻功能显著增强,故而乾隆帝得能食而即安。帝深信来安乃吉地,难免龙颜大悦,当即写下两句金口之言:“来安花红称上品,宫廷膳果此为贡”。从此花红成为贡果。乾隆南巡后回京,不久便诏令奖给来安周绍亭银八万两,奖给孔雀寺四万两以扩建寺院。周绍亭只取二万两用于修饰周氏祠堂,另六万两善捐给孔雀寺。寺住持在周绍亭的参议下,以十万两之银资大规模扩建孔雀寺,致寺院有十里见方之巨,有僧侣数百人,内设跑马堂,殿宇五进。其时的孔雀寺,香火之弥旺,寺林之幽深,佛事文化之盛隆,堪与琅琊争胜。30年后(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虽年逾八旬,但身体尚健,只是因他不愿自己在帝位之经年达到其祖父在位61年之时长,决定禅帝位予太子——嘉庆皇帝而自称太上皇,便于次年(嘉庆元年)正月举行禅位大典。接着隆重举办千叟宴,即凡龄达七十岁的国内男性老者可参加的皇赐盛宴。其时已七十一岁的周绍亭也是赴宴者,他乘机带去一些花红献给太上皇。参宴者来自全国各地,闻此以传,更使“来安花红”声名远扬。可见,吾邑“花红”得名在周府,幸为贡果乃出自金口玉言而定于一尊。
关于花红有止痢泻功用一说,笔者认为是可信的。从化学角度来讲,花红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糖份乃还原糖;蛋白质和磷的含量适中,还含有叶酸、草酸等有机酸,有健胃、祛火、润肠之功能。尤其是所含的果胶,有较强的活性吸附作用,它与浓茶中的氨茶碱、鞣酸相配伍,吸附除粘腻作用更强。故有显著的止痢泻作用。乾隆帝到过孔雀寺并偶染小疾又得治及时之传说,与孔雀寺的记载不仅情节一致而且时间相契合。此外,笔者再进而辨考一据——从吾邑曾有过多处高皇庙之史况,来佐证乾隆帝确曾到过来安。《来安县志》之“寺观”栏中记载的高皇庙有5处之多,县南有三处(一在旗杆周,一在叶家湾近旁,一在月塘近旁),县北有二处(一在城北五里处,一在城北六十里处)。通常县邑的寺庙不外乎有城隍庙、关帝庙、岳(飞)庙、吉祥寺、弥佗寺等常情寺庙,且各地皆大体如是。但庙冠以“皇”字,必与皇帝有关,尤其是冠以“高皇”,则更有其特定的皇缘之因果关系,即能称“高皇”者很少。由于乾隆帝庙号“清高宗”,可以称高皇;乾隆禅位后称太上皇,也可称高皇,而且邑之高皇庙都建于清朝,在清帝中只有乾隆帝之庙号能与“高皇”相契合,加上前述的其他因果关联情节,基本可以断言——乾隆帝确曾到过来安。想象可知,一个小县邑,皇帝能光顾,无疑是其时邑人之大幸运。事后,邑人闻之势必会纷纷立庙示幸祈吉,致有高皇庙比比然众多。这一结论又反证了上述花红得名及成为贡果之传说的真实性。
有道是,花红得名委婉因绍亭痴艳,扬名之幸因高皇临境,独步于市因一举成名。可见花红无愧为来安之邑粹也!如今却罕见贡果面市,难道林檎真如黛玉凄然夭逝——花红成为“花魂”了吗?惜乎哉,怅然也!但愿“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回娘家与张山桃花竟艳。使吾邑“人面”桃花相映红!
作者地址:安徽来安县三中   
邮    编:239200           
电    话:13093321368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9-9 1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过了,又发一次。欣赏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