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原创] 文武双全庄肃公,魂归故里今安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12-31 08: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武双全庄肃公,魂归故里今安在?
                                   ----- 滁州历史名人胡松墓探访记
     历史上滁州出过很多名人,胡松便是其中一位。说起胡松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对滁州西门的广惠桥,可以说妇孺皆知,了解胡松者多半是从胡松写《新建广惠桥及》起。我也是这样。
    数日前和摄友前往来安某乡镇参加一次《梦回童年》的活动。路经十二里半,见路边有一指示牌---胡松墓。原来曾经名声赫赫的胡松竟葬在这里----十二里半乡新河村徐大郢。出于对这位滁州古代名人的敬仰,让我顿生前往一探古墓,拜谒古人之愿。
    拐上一条村村通的水泥路,车行数公里只见右手前方一片树林郁郁葱葱,在广袤的田野中显得非常突出,我想那就应该是胡公安息之地吧,停车问了路边的村民,果然便是。走到近前才知,原来胡松墓被圈在一个用铁丝网围住的大院子里,只见铁门紧闭,门上挂着两把铜芯大锁。喊了几声没有人应答,只有一阵犬吠。闻讯围拢过来的村民告知,院内的主人可能上街去了。无奈之下只好隔门翘首眺望,偌大的院落除了平整好的土地,一排简易的农舍,还有大片的树林,其余的一切都不得而知,结果只能怀着莫名的遗憾和惆怅的情绪怏怏而回。
     回到家中,夜不能寐,披衣下床,打开书橱,翻出《滁州志》及有关资料。胡松的形象豁然清晰起来。。。。据《滁州志》记载:胡松(1503--1566),字汝茂,别号柏泉,滁州人。自幼聪颍好学,因家贫,经常找人借书阅读,一次读过便不再借读。1529年中进士。授山东东平知州,很有声望。任期满后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和礼部祀祭清吏司郎中。不久又升任湖广参议。时值滇湘边境苗镇发生叛乱,他参与平息。因功升山西学政。时有寇十余万在山西南部掳掠,致使民众纷纷涌往太原,太原城门紧闭,拒民众于城外,胡松出面力保,太原城守才开城纳民。随后胡松向朝廷上书,提出解决边防的策略与办法,被皇帝采纳,为嘉奖表彰其忠心,委任胡松为左参政,协助镇守雁门关。后因奸臣严嵩当道被诬陷,削职为民。10余年后,严嵩伏诛,胡松重被起用,始任陕西参政,历任浙江按察使,副都御史,江西布政使。不久奉命转战福建广东,战功显赫,升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后又任吏部尚书。从史书记载来看,胡松聪明睿智,文武双全,战功显赫,性情豁达,且洁身自好,恪守孝道。在山西任上编辑《古名臣奏疏》为士林进修的范本,落职家居期间,开办“尚友堂”,批阅典籍,广收博览。《明史•吴悌传》称之为“南都四君子之一。著述有《良知议辩》和《滁州志》四卷,后人辑录《胡庄肃公集》。胡松去世后,明世宗非常悲痛,为之辍朝,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庄肃公”。归葬故里。合上史志,闭上双目,脑海中那个挥毫奋书,驰骋疆场文武双全的胡松形象越发高大起来。。。。。
    第二天早起,虽天寒地冻,但却也艳阳高照,绝好的晴天。昨日未了的心愿,昨晚伏案的激动,依旧放不下,舍不去。决定再跑一趟,我寻思苍天应该不负我心。
     驱车半小时左右,再次来到胡松墓地所在处,好在院子里的主人今日在家。说明来意,好客的主人热情为我开了门。寒暄过后,得知主人姓王,名光荣。南京人氏,十年前和弟弟一起来到来安承包土地。后弟弟因病去世,退出了部分土地,哥哥为敬仰古人依旧留了下来,成了自然的守墓人。王光荣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原是南京一家企业职工,三年前退休,现在和老伴长期在此居住。经过一番介绍王先生带我及另一位摄友,前往胡松墓探访。
     出了门,放眼看去,4000多平方的墓园。绝大部分被高大的杉木林和香樟树所覆盖,墓地的周围栽满了桂花树,穿过一条落满树叶的林间小道,我们来到了胡松墓前,据王先生介绍,胡松墓原来叫“天宫墓”为何这样叫,他也说不上来,查询许多资料也没有结果,但老百姓都这么叫。该墓座北朝南,呈圆土堆形。墓前原有碑石两块,中间置有石供桌,上刻龙纹;左右各立1对文武大臣石雕。越前15米,有石马、石狮、石羊各1对。正门为石牌坊,高5米,耳门高4米,石柱顶端雕有石猴,柱身雕有二龙戏珠,门楣书有“明胡庄肃公松之墓”字样。墓地整体布局合理,石雕工艺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石雕被“红卫兵”砸毁,墓碑也被用作墙基石。“文化大革命”以后,该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着眼前被树林灌木完全掩盖的胡松墓,虽然没有了过去宏伟壮观的风光,但从遗留在墓前唯一的一块长约一米左右,据说是牌坊底座的基石和遗留在墓园中唯一的一个石刻人头以及唯一的一个被村民抬去垫在小池塘边上作为洗衣石的石鼓可以想象当初的规模可观。然而眼前的景色不禁令人感叹。斯人已逝,不知长眠地下的胡公可知?由胡松墓惨遭毁损,联想到文革初期---19668月的下旬,滁州所有重大名胜古迹文物遭受了千古劫难,琅琊山的佛像被捣毁,文物被掳掠,醉翁亭珍贵的《醉翁亭记》石刻被砸的面目全非,丰乐亭刻有的《丰乐亭记》大钟被砸,《滁州十二景木刻》被焚,胡松弟弟胡楩(pian)修建的文峰塔被拉倒,琅琊古道上的舍利塔被推倒。。。。。那一幕幕犹在眼前,虽然那时我乃半大孩提,但仍记忆忧新。所幸的是文物可以被损毁,但古人的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从胡松留下的《新建广惠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胡公的高风亮节,当时滁州的西桥,古称“宏济桥”后称“广惠桥”,年久失修,此时的胡松已经罢官为民,经济十分不宽裕,双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滁州人民的公益事业,他多次与几位朋友向州官建言提议修复广惠桥,并不惜减少对父母的供奉,每日稀粥服侍双亲,把节省下来的银两全部奉献作修桥之用。如此孝道,令人感动,如此善举,令人敬仰!即使如此,胡公安息之地,除文革中惨遭损毁,2000年初还多次遭到盗墓贼的青睐和光顾,幸亏被王光荣先生及时发现报警,才没有使盗墓贼的阴谋得逞。后来为保护墓地,王先生自己花钱用铁丝网将整个墓园围了起来,并喂养了狼狗,以防不测。现在整个墓园自然环境生态保护较好,每到春季百鸟交鸣,白鹭成群。夏日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秋季桂花盛开,满园飘香,冬日香樟长青,满眼绿色。现在所缺乏的就是进一步的开发和保护。
    临近中午的冬日暖阳透过高大的杉木树和高大的香樟树,洒在胡公墓上。我等一行在墓前,静静的伫立着,任凭自己的思绪自由飘逸,面对长眠的胡公,唯有的是默默祈祷,祈祷他地下有灵,永远保佑着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离开墓园之际,我与王先生约定,明年春天一定再来拜谒胡公。同时请他注意收集各种流失的有关文物,并向有关部门反映:现在唯有的三件宝贵的文物:一个遗留在墓前,一个遗留在墓园中,一个遗留在墓园外的池塘边,可以说是胡松墓唯一保留的地面文物,应该由文物部门及时集中收藏保护,不容再度流逝。我心之愿,期盼能圆。
                  ( 20131231日零点21分于灯下)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城里种地 + 4 + 9 正能量!
南桥 + 6 + 10 正能量!
海棠无香 + 4 + 10 此帖不加分,情何以堪!
总评分: 元宝 + 14  活跃度 + 2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1 0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天使一出手   惊人之作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1 0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拜阅。。。。。。。。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6122.JPG

_DSC6067.JPG

_DSC6062.JPG

_DSC6059.jpg
_DSC6086.JPG

_DSC6104.JPG

_DSC6117.JPG

_DSC6115.JPG
_DSC6077.JPG

_DSC6080.JPG
_DSC6089.JPG
_DSC6090.JPG
_DSC6092.JPG
_DSC6094.JPG
_DSC6095.JPG
_DSC6098.JPG
_DSC6102.JPG
_DSC6108.JPG

_DSC6111.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铃悠悠 发表于 2013-12-31 08:56
天使一出手   惊人之作

谢谢老弟捧场架势!图片已经上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2-31 09: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胡松葬于此地,与此地的风水有关,在这条线上,还有周球(来安人,清顺治武进士,被康熙封为“太子少保”)墓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0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3-12-31 09:51
据说胡松葬于此地,与此地的风水有关,在这条线上,还有周球(来安人,清顺治武进士,被康熙封为“太子少保 ...

谢谢指点,有机会也去拜谒一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1 1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感谢老师关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2 09: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天使老师对来安古文物的高度关注,谢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