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就要到了,如何让这个传统的节日更有内涵?如何让春节过得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意义?最近,《马鞍山日报》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弘扬文明新风,过一个绿色低碳、平安健康、有情有义、风清气正的春节。笔者不禁为此举叫好。 春节,是一个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逐年丰裕,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衣食无忧,过的是“天天都像是过年”的生活,对过春节的那份期盼和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以至于传统的年味离人们的心理预期越来越远,有人甚至抱怨“春节越来越平淡,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这不能不引起忧思。 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年味变淡是因为没找到新的过年载体。而放眼望去,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载体、平台几乎满目皆是。如倡议中所提的,春节期间开展“光盘行动”、践行节俭节约之风,与身边困难群众“结亲戚”送关爱、倡导社会新风尚,利用假期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等等,这些全新的载体和形式,不仅会让节日生活变得更加实在、环保,而且更能体现出自身个性和时代色彩,非常值得大家去努力践行。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对年的外在情感和内心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但是,除了大手花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打出手(打麻将)、大放特放(放鞭炮)以外,还有没有比这更健康、更文明、更节俭、更有意义的过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承载春节欢乐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化,文明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过年,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心里没有感觉,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春节,除了体现亲情、友情、团聚等传统内涵,还应具有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绿色清新、社会关爱等时代外延。马年就要到来,我们马上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自身开始,践行低碳生活,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风尚、崇尚清廉节俭、陶冶生活情操,让过年回归人本位,回到原生态,将“年味”进行一次改革创新,为春节注入更多时代气息,让春节带给我们更多历久弥新的美好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