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推荐线路] 江苏古镇 邵伯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2-12 15: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街、古巷、古民居;古井、古祠、古运河。同样伴水而生,与妩媚温婉的江南古镇不同,邵伯的“古”,多了一种气势,多了几分苍劲。    邵伯古称甘棠,因东晋太元十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1600多年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造就了斗野亭、水铁牛、谢公祠、条石街、甘棠古树等十多处历史文化古迹,也留下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作为扬州市唯一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的古镇,邵伯古镇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邵伯起源
    谢安筑埭建“新城”
    据《邵伯镇志》记载,春秋后期,邵伯地属吴国,后越灭吴,地属越。秦、汉时,仍然隶属广陵。这个时期的邵伯有一个名字叫“步邱”。地势特殊,西面高,湖水浅,常常为干旱所苦;东面低,湖水涨常常淹没农田。为此,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时不时要流离失所,因此,步邱只有村落,不成“镇”。
    古镇邵伯1600多年的历史,是从谢安筑埭建“新城”开始的。
    谢安曾为扬州刺史,淝水之战(383年)后两年,谢安因贤能遭人排挤,退居。正缝秦王符坚为慕容垂所逼,修好求救于晋,谢安自荐请往救之,“出镇广陵步邱”,谢安于步邱修筑“新城”。这是邵伯建镇的开始。
    同时,谢安考察步邱的地势,体察当地百姓之苦,便在步邱北20里处筑起了一道湖埭。所谓湖埭,即湖中的拦水大坝,以调节上下水位。这样随时蓄洪,控制湖水,有效地防治了水患。谢安筑埭,让步邱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家园,但是筑埭的谢安却在这一年就去世了。
    “谢安遗埭后人思”,百姓以各种方式纪念谢安的恩德。 首先就说改地名步邱为召伯。
    召伯即邵公,召康公,是周代燕国的始祖,因秉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称为召公或召伯,曾辅佐吴王灭商,因施德于民,很有惠声即历史上有名的  “周召共和”,所以,“召公”、“召伯”就由专指而变为泛指有政绩的地方官吏。百姓将谢安比召公,可见对谢安的仰慕敬重之诚。
    后来,这里的湖也改为了召伯湖,埭也名为召伯埭,后人改“召”为“邵”以与姓字相合。
    在邵伯,有关谢安的古迹非常多。现今邵伯仍有一棵古甘棠树,据说就是因念谢安筑埭治水有功而植,原植数株,还存一,就在古镇中大街古巡检司的院子里,树龄700年。
    谢公祠是另一处为纪念谢安的古迹。祠古名甘棠庙,是为了祀奉谢安而建,明代时改为谢公祠。相传祠内供奉有木刻谢公像,院内有石碑一方,系明国子监监丞沈珠撰写的碑文,以纪念谢公在邵伯治水的功绩。历代多有志士仁人,诗人骚客,远道来访,凭吊谢公,也因此留下千古华章。
    邵伯自古因水而兴
    邵伯“东西南北四湖通”,成就了其“水乡”的美誉,奔流不息的河道,给了邵伯古镇都市般的繁荣,但是无情的洪水,也曾给邵伯带来无穷的灾难。现如今,邵伯的许多传说、古迹,就与水利相关。
    也因此,邵伯的水乡历史,并不仅仅是柔美,而更似一幅苍劲的水墨山水画。
    “东西南北四湖通”出自乾隆。他南巡经过邵伯湖,特地撰写了《邵伯湖》诗:“东南西北四湖通,谢傅遗休拟召公。”表达了对绿野平川湖光水色的赞美,与谢安当年筑埭之举的歌颂。据说古运河邵伯段官家码头之名“大马头”,就是乾隆的御笔。
    如今,大马头至庙巷口还留存着一段古运堤。河堤长396丈,建于康熙53年,由数千块方石磊成,经历了300余年的冲刷,还依然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300岁铁牛镇水安澜
    就在古运堤的头上,斗野亭公园是游客们到邵伯必游的一个景点,园内的一头铁牛塑像,相传,这就是“九牛二虎一只鸡”的遗存。
    安放这些动物塑像于水势要冲,主要是为了镇水安澜。自南宋以来,黄淮地区水患连连。淮河下游入海故道被淤塞,运河以西的低洼地区形成了洪泽湖。每到夏秋水涨之时,黄淮并溢,洪泽湖泛滥,湖东各州县沦为泽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古运河漕运一度中断。康熙帝接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河道总督张鹏翮前往治理。
    当时,民间认为,洪水成灾,是因为蛟龙作祟,而龙性属木,是受铁克的。
    张鹏翮为了迎合民间的这种心理,便派工匠用生铁铸造了9头铁牛,分别安置在河湾、溜口等易于溃决的险段。其中三头放在三河坝,其他六头分别放置于涟水东门外、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
    铁牛除了用来镇水,同时也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人们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张鹏翮又在江都昭关坝嵇家闸石壁上放置了一只汉白玉雕成的雄鸡,意在提醒护坝人员时刻警惕。此外,还在扬州湾头壁虎坝放置了两只石雕壁虎,象征两把钳子夹住洪水蛟龙,令其驯服。
    如今,“鸡”与“虎”已经湮灭于历史,只剩下几头铁牛散落于河堤上,在扬州境内,保存最好就是邵伯铁牛。据介绍,邵伯铁牛长1.98米,高1.10米,重约2吨,腹空,横卧在厚约10厘米的铁座上,铸工精细,造型生动。上有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清朝四部尚书董恂撰写的铭文:“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制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
    铁牛原放在运河湾处,后被移至新建的斗野亭畔。
    斗野园又称斗野亭,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世事沧桑,斗野亭屡有变迁,因年代久远早已湮没不存。为弘扬传统文化,去年邵伯镇投入120万元,在邵伯船闸入口处,面水傍湖建斗野园——园内斗野、思贤、唱晚诸胜相映成趣,并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宋朝四大书法家字迹,重勒七贤诗于亭壁,300年镇水铁牛也置于园内。
    运河长街苏中唯一
    悠久的历史给邵伯留下了太多的“宝藏”,古街,是邵伯古镇的精髓。
    这是一条靠着运河堤坝南北延伸的长街,今名之为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长街的形成与兴衰,都与运河息息相关。史载,邵伯是运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依靠着这个地理优势,邵伯当地多有商贾,曾经繁盛一时。
    当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苏中地区唯一保存较好的古街道,现存有明清古宅40多处,不仅有谢公祠、斗野亭、云川阁、御码头、巡检司、大王庙等若干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稀世古木甘棠树和有300多年历史的镇水铁牛,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苏轼、秦观等都曾在此徜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走入老街,青条石铺成的街道,一下子就把你拉入了历史的深处。据载,老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泥泞,行走不便,康熙年间镇民集资,乡绅解囊,铺设条石路面,路下砖砌排水沟渠连接河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经百年洗礼,青条石已经磨出了油亮的痕迹,但老街晴不扬尘,雨不积水。
    记者了解到,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该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有计划地对一些重点古建筑进行修复,并加以保护,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修复了条石街、大马头、古运河堤,兴建了斗野园、明清风格的邵伯美食一条街。但是为了不破坏老街特有的味道,保护开发之路走得小心翼翼。
    百年老宅比比皆是
    中大街一段是邵伯古镇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曾经,这里也是邵伯古镇最热闹的所在:油蔴五金、绸缎布匹、旅店浴室、茶楼饭庄,以及医药等等百货云集的闹市,人流熙来攘往,货物搬进运出,无有停歇。
    如今,随着交通线路改易,老街已成了寂无噪音的最宜人居的街区,三三两两散步于街上的人们,年高的九十六岁,年轻的七十八岁。但耳聪目明,口齿清晰,不得不让都市人艳羡。
    繁华已逝古风存,在老街闲荡,不经意间,就可以找到一处唐代的古石头、宋代的古井;随便走进一座民宅,翻开的就可能是百年历史。78岁的王树本奶奶家,是记者无意间闯入的。营商之家特有的热情,似乎被完整地储存在了老人亲切的笑意中,面对突然闯入的记者,老人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反而热情地招呼喝茶。
    “早了呦,恐怕有100多年了,是太爷手里传下来的。”这座两层的小楼外墙的水泥不小心遮蔽了它的价值。低低的门槛,折射出的是古镇人的平静谦和与朴实低调。圆木柱,雕花窗,让你无法忽视它的身价。王奶奶祖上是卖竹器的,勤俭持家才挣下了这份家业。如今小辈们都从老宅中“飞”走了,老人依然希望能够守住这份祖业。
    与王奶奶家相隔不远,就是著名的“邵伯香肠”名家“老陆香肠”的老铺所在。
    与老街很多房子一样,老陆家的房子也是榻铺门式的,门开得很大,门板可以拆卸。这与老街历史上“前店后作”的商业模式大有关系。记者到来时,“老陆香肠”年轻的传人陆游游,正在忙着给老宅出新,以备姐姐出嫁之用。新刷的油漆,新粉的涂料,让老宅有了一丝喜庆。
    古镇曾几经烽火
    邵伯也是军事要冲。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役无数,流传下来的故事也不少。
    抗金名将岳飞部属王德曾驻扎此间,屡挫金兵。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杰出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德佑二年二月,被奸人所害,逃脱途中,曾经邵伯,并留下了诗篇《过邵伯镇》。正值黄昏,昔日繁华的古镇历经征战,已是人烟稀少,田野荒芜,一片萧瑟。文天祥在邵伯高蓬村附近的一处破房后的深坑内,躲过游骑的追捕。思绪万千,禁不住写下了:“今朝车马地,昔日战争场,我有扬州鹤,谁存邵伯棠。一湾流水小,数亩故城荒。回首江南路,青山断夕阳”的名篇。
    抗日战争期间,邵伯也经历了血雨腥风。昭关坝阻击战、邵仙公路伏击战等抗日故事,在当地依然家喻户晓。在邵伯中学门口,记者找到了一只断了一条腿的石狮子。据介绍,石狮是母狮,断腿下原先还抚摸着一只幼狮,抗战期间,被日军炮火炸飞(也有说是幼狮被日军砍下后,带走了)。
    邵伯保卫战是苏中七战七捷中的第六战,此次战斗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阵地防御战的典范,是粟裕司令成功运用“攻黄救邵”战术的一大胜利。

维扬建筑风格继承了安徽徽派风格

维扬建筑风格继承了安徽徽派风格

大码头

大码头

镇水铁牛

镇水铁牛
4487fc7f0ff5137d7e0d0f.jpg
abba159ab5933e4258326738f224e94c.jpg
u=2038273910,4137100203&fm=23&gp=0.jpg
W020130403371552306974.jpg
wKgByU_QULCCGx7-AAyarz5CiMo04_groupinfo_w600.jpg
wKgByU_QUMqVBDgpAApL09Mccbs89_groupinfo_w600.jpg
wKgByU_QUY2pFMWDAAcDtiXC77U33_groupinfo_w600.jpg
ZWc.jpg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冰河王爷 + 4 + 9 赞一个!
衡阳雁去无留意 + 1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5  活跃度 + 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15: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骑友可从来安经天长到高邮后沿省237公路顺运河边一直南下看到有邵伯船闸的牌子就到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2-12 16: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跟来安乐骑前往一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2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12 16: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12 17: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an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8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2-12 19: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8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12 2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12 2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听说过邵伯,但没有去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01:14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4-2-12 20:52
早就听说过邵伯,但没有去过。

值得观的好去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