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梧月清影 - 

[诗词歌赋] 端阳感赋(组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7: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4-6-2 07:00
欣赏大作!有拙词一剪梅凑趣:
又嗅端阳蒲艾香,角黍包成,酒浸雄黄。彩丝缠腕宠娇儿,湘楚遗风,传世流芳 ...

多谢龙沙先生赠玉!雅词高挂厅堂~~~
祝端午佳节阖家快乐安康~~~~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6-2 1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梧月一组佳作,将刚刚发的短信两个,发在次凑趣

回李×短信
今年端午是阴天,芦叶万张粽角尖。
烹鸭宰鹅同庆祝,几人追溯问根源!

回魏×短信
漫天风雨暗端阳,难奈千家粽子香。
醒者今朝宜一醉,几人还记楚怀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6-2 10: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雅斋先生 发表于 2014-6-2 10:01
欣赏梧月一组佳作,将刚刚发的短信两个,发在次凑趣

回李×短信

改一字:几人还恨楚怀王。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目前,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6-2 1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4-6-2 10:34
改一字:几人还恨楚怀王。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 ...

也许,也未必。今天,我们未必要所谓真相,让屈原以伟大的形象活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也很好吗?中国也需要这样的高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1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雅斋先生 发表于 2014-6-2 10:01
欣赏梧月一组佳作,将刚刚发的短信两个,发在次凑趣

回李×短信

国人都知佳节品粽香,能有几人追溯问根源?!
欣赏佳制,谢谢赠玉,高挂厅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6-2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迟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07: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德 发表于 2014-6-2 20:27
佳作迟赏。。。。。。。。。

谢先生雅赏,问好愉快~~~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