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8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4-3-13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
细说城市地摊文化底蕴及“论斤卖书”的思考
有人曾说,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只要看其有无旧书店及旧书店的规模,即可知大概,在熙熙融融的大都市中,旧书店的“简陋”与摩天大楼的“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无论是拥有上百年历史古城的旧书店、还是发展的新型城市中的旧书铺子、抑或是来安县城的旧书摊,都应成为城市的标志,并是外地来客或者是本地市民休闲的地方之一。没有旧书香的城市,无论怎么繁华,都算不上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因为它缺少岁月沉积的韵味。
曾经,应该说没有城管的时代了,工行门前脱水厂一带、二里桥头、北门大井、青龙街两头、西门口每天都有卖旧书的,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旧书业日渐萎缩了。倒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时不时出现“论斤卖书”的商家,“称斤论两”看似给读者带来了实惠,但与旧书文化中的精神价值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盲目跟风的图书(尤其是学生读物),沦为“称斤卖”的其实是对图书文化的一种惩罚、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小学生没有辨别能力的)。但这种模式对于购书者来说,是把图书的价值完全变成了纸张的重量,在强调书是商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其价值不能用重量来衡量,关键看图书的内容以及文字间所蕴含的思想。“称斤卖书”可能会一时带来热闹的景象,特别在人多的地方可以看见拥挤的人群,但这一情景对于真正爱读书喜欢书人来说,却感觉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寂寞。与此相比,旧书店本身虽然老去,但在我们这个高楼林立的城里,依然有很多人希冀找到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寄托着店主(摊主)与爱书人对城市文化的一份追寻。旧书店是一个未被尘封的记忆,也是一个值得爱书人细细品味的地方。
旧书也许品相差,纸页脏,拿起来手感欠佳,可是在旧书摊(店)总能让人时不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宝贝。我想,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保存一份书香,留下几许书恋,不是很过分的要求,要是想让旧书摊(店)一家一家消失,那将是斩断这座城市的文化根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