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其他] 来安境内古遗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1-5 1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来安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咱来安县内的古遗址。

1、顿丘山遗址

0.jpg

顿丘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县城)城东村赵坝生产队,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平均厚度约2.5米。因是东晋侨置的顿丘郡治所,故名顿丘山。1975年大水以后,该遗址成为居民住宅区。
1972年5月,经安徽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发掘,该遗址出土一批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卜甲等珍贵文物,其中卜甲在本省江淮地区为首次发现。经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被省博物馆运回。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井王遗址

0.jpg

井王遗址位于新安镇东22.5公里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遗址原有古井7口,现仅存2口。其南面为井东、井北和井王生产队的农民集居区。遗址已废为农田。
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石器2件及汉代砖瓦、唐宋瓷片等。该遗址内涵丰富,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3、高山县城遗址

高山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北26公里处的王集乡高山村内的高山岗上,呈方形。长70米,宽60米。城址内散存大量碎砖瓦。旧城废于何时待考。
据《汉书》记载,原高山县地秦时属东海郡,汉时属临淮郡,后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高山县。
1985年,本县文物工作组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量唐宋瓷片,并在遗址附近一农民家里发现明代青花瓷瓶一件(为1983年出土)。


4、建阳县城遗址
建阳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南15公里处的水口镇东面,俗称东城埂。建阳县建于西汉,县城废于何时不详。
遗址正南方向300米处为两汉时期墓葬群。县文物工作组在此发掘时,发现木廓墓棺木完好,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漆器等。

5、吴王城遗址
吴王城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南35公里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生产队。遗址呈方台形,古城垣尚存,边长120米。遗址内残存大量瓦砾,平均文化层厚度约80厘米。据江苏省六合县民国版县志记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置于吴王城故墓之上,南唐时废。
该遗址为县文物工作组于1985年普查文物时发现,其时遗址东部已被破坏,截面文化层参差外露。该遗址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永阳县城遗址
永阳县城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5公里处的双塘乡瓦岗村白塔山岗南坡上。
永阳县建于唐代,县城废于何时不详。县名源于白塔山岗南面的永阳山。
1985年以后,县文物工作组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该处出土文物多为生活用品,有银首饰、陶器等。此外,还有汉代的绳纹、弦纹瓦片以及唐代的白瓷片和宋代的青瓷片。在遗址的周围还多次发现西汉至唐宋的墓葬。

7、来安县旧城址
来安县旧城址位于今来安县城新安镇中心区。来安县建于五代南唐时,县城于南宋时迁至大雍镇(今新安镇)。城内地势东低西高,主要街道呈“十”字形,东西南北四方原有宾阳、庆成、迎薰、拱极四个城门,此外还有崇文小南门和耀武小西门。旧城城墙于民国27年(1938年)被拆,之后护城河被墙土填平。
来安县旧城面积不大,但建筑物颇多,有县衙署、儒学宫、开元观、大成殿、明伦堂、东壁楼(鼓楼)、城隍庙、龙王庙、观音庵、老君祠、奎光祠、洗心亭、漱芳亭等,这些建筑因兵火战乱、年久失修而先后倾圮拆除。如今城内尚存硫璃井、县署井、北门井、东门开元观井等4口古井。
1984年,县文物工作组在县城东部青龙街西原八面塘(今县防疫站南墙外)附近发现新石器时期石器2件。

8、万山遗址
万山遗址位于新安镇东北25公里处的大余郢村万山生产队北,海拔130米。该山顶部平坦,面积约7万平方米。
万山山势险峻,南宋时用于屯兵,山腰修有跑马道,山顶有垒石围墙。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滁州守将赵葵曾命赵必胜部驻守万山,以御金兵。
万山故垒已经倾圮,除饮马塘、古井和跑马道外,别无所存。明人张维恕曾为建于万山之上的古刹龙泉寺题诗:“万山重叠吐虹光,微雨初收天外凉。聪马一鞭风色好,草虫吟处百花香。”

9、石固山遗址

0.jpg

石固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5公里处的舜山乡石固村,海拔166.7米,与对面的尖山构成县境北端门户。山呈圆台形,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山腰有跑马道环绕。山势陡险,易守难攻。南宋绍兴时,居民曾在山上构筑墙垒,以御金兵。清咸丰年间,安庆棚民葛必泉、葛高培和刘万元率领的数千名义军曾踞守该山。山上的建筑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10、韩王将台遗址

0.jpg

韩王将台遗址位于新安镇东22.5公里处的磁山乡井王村井王生产队西南300米处,呈长方台形,长80米,宽30米。东南——西北走向。遗址北30米处尚存一祭台,传说韩信(一说韩世忠)曾在此点将。
该遗址已废为农田。1986年,县文物工作组在文物调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表层耕土中有大量红烧土块,继而在此采集到新石器时期红陶质和夹砂红陶质鬲足4只,以及商周时期残陶片10余种。经考证,该遗址为商周文化遗址。该遗址的下层文化有待进一步勘查。


11、大庵山遗址

0.jpg

大庵山遗址位于新安镇北12公里处的大庵山林场场部附近。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在此处创建尊胜禅院(后又称吉祥禅院)。禅院毁于何时不详。《红楼梦》主要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写的《尊胜院碑记》,记载了该禅院的规模及兴衰过程。遗址尚存甘泉(观音泉)和桂树等自然景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5 18: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日影”遗址:
d439b6003af33a879879d986c65c10385343b512.jpg
55e736d12f2eb9380c78a36ed5628535e5dd6f11.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11-5 1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很多遗址值得考究。。。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1-6 0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与楼主探究万山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12-14 2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