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一种有兴趣的活动,幼儿易于接受,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游戏本身既有活动又有内容,比单个动作和词语更有趣,它可以使幼儿在头脑中保留印象。经过的活动比较活跃,印象深刻;游戏活动比较生动具体,适合幼儿感知动作、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特点;游戏是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意愿、体力和能力参与活动、表达思想感情,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挥想象力,因而感到轻松愉快;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可以借助游戏了解周围事物。 1.游戏适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在游戏时幼儿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例如走、跑、跳跃、攀登、爬、滚等动作游戏,可以使小朋友感受到运动体验的不同,感知这些动作在身体姿势、空间方位、运动用力及运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有关动作的要领,使动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不仅使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能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从而避免厌烦和疲劳,感到舒适、愉快,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2.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摆弄操作来认识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粗浅的知识、技能,比如在玩具堆里找一些正方形、长方形,看一看谁找得多谁找得快,不但可以培养竞争意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从而知道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知识。观察智力发展迟缓、不善表达的小朋友,在游戏时抓住时机表扬他们,可以强化自信心。 3.游戏有利于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 让幼儿在较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理解和掌握常规,同时增加了幼儿和同伴、教师的交流机会,使每个人不仅是他人影响的承受者,也是影响他人的力量和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道德情感的发展。比如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有老母鸡保护好小鸡,小鸡行动协调,小鸡才能不被老鹰捉到,若有小朋友摔倒时,其它小朋友积极帮助他爬起来,不能因为自己或别人的失误而影响其他的小鸡被老鹰捉去,整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相互帮助,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胜利,从而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审美的能力 通过美化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美好熏陶的机会。比如春天在田野里做游戏,让幼儿感受周围环境的美丽,空气新鲜,幼儿心情舒畅,让他们比一比和教室有什么区别,他们很快发现教室里缺少绿色和鲜花,做完游戏后采集一些花草带回教室,点缀教室,使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5. 游戏可以表现幼儿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在游戏中,幼儿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幼儿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呆坐等消极的被动状态。有意识的为小朋友提供机会,让一些小朋友在游戏中担当角色,而不事事包办代替,能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让胆小的小朋友在“过家家”游戏中,当“爸爸”“妈妈”抱着孩子去看病等一些系列游戏,他们往往比大人照顾的还要周到,使小朋友提高责任心。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注意将教育目标分解定于具体的游戏中,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注意游戏的指导 总之,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内容,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科学的儿童观来指导幼儿游戏,可以更好的发挥游戏在幼儿学习和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