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登 天 宝 山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3-3 1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  天  宝  山
        文/长山正德
   乙未年正月初五,余携妻自下炭沟经上炭沟、椅子圈登顶天宝山。
   传说天宝山上有苏仙藏的宝藏,山东北有门崖,若有苏姓十子合力,则可扛开门崖上的石门,获取里边的宝藏。当时有苏姓老翁有九个儿子一个大女婿,苏翁心想,这女婿也算是半个儿了,也是苏家人啊。于是苏翁就领着九子一婿到天宝山上去扛门崖,眼看着石门被扛开了一条缝已经可以看到里边的宝藏了,苏翁急忙喊到:“他姐夫再加把劲啊!”谁知这一喊,石门“卡塔”一下又关上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开开过,苏仙也离此而去了。据当地人讲,苏仙并没把宝藏带走,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能看到天宝山上的宝贝发出的光呢。
    苏仙走后,苏翁一家还是依山而居,希望能有一天在扛开石门得到宝藏。久之人们就叫天宝山为“苏家崮”了。
    清末,天下大乱,匪患四起,为保护地方百姓,有当地有识之士组织民团自卫,立寨苏家崮。当时设东南西北四旗,各有领旗首领。匪患来时,各旗率领乡民到砦中避难。辛酉年间(公元1861年),数万贼众围困苏家崮,誓灭山寨。砦中敢死士八人,径开寨门驰下,一呼而贼势披靡,追杀计千余级。贼众数万竟无一人回首顾看。此方民团山寨,独天宝与平安两砦得全,况又山寨被围期间,山涌清泉以解砦中水用。此乃天保其砦也,故其后又名之曰“天保山”者也。
      一直到民国乃至抗日年间,天保团依然担当着保家为民的重任。但是后来的天保山被反动派顽固势力控制利用,八路军在解放天保山的战斗中也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天宝山上现在松柏长青,几块石碑隐立其中,碑文清晰可见,读之可鉴天宝山史。
正德诗曰:
扛壁知人诈,苏仙去不留。
空山曾寂寞,战火写风流。
天保四旗砦,功襄八峪沟。
如今巅崮上,有石刻千秋。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不雅斋先生 + 8 + 10 点个赞!
梧月清影 + 4 + 9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12  活跃度 + 1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3-3 18: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3-3 18:35:27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传说,精美的故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5-3-3 18:35
美丽的传说,精美的故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3-3 19: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扛壁知人诈,苏仙去不留。
空山曾寂寞,战火写风流。
天保四旗砦,功襄八峪沟。
如今巅崮上,有石刻千秋。”
可再立一碑。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3-3 2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听说过这里有全国艰苦创业的典型"沂蒙明珠"-九间棚,可惜楼主单溜了,不带咱们去瞧瞧{:soso_e101:}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20: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种地 发表于 2015-3-3 20:22
曾经听说过这里有全国艰苦创业的典型"沂蒙明珠"-九间棚,可惜楼主单溜了,不带咱们去瞧瞧

姓刘的是俺家亲戚。。。。。。。。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2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稻香斋 发表于 2015-3-3 19:44
“扛壁知人诈,苏仙去不留。
空山曾寂寞,战火写风流。
天保四旗砦,功襄八峪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3-4 06:14:5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沂蒙的故事很多很多!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