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孝道教育 中国人重孝道,但随着传统文化的衰落,很多人的孝道观念日益模糊。父母只是一味溺爱孩子,却没有培养孩子的人生根本----做人,孩子不知人生目的,成年后很可能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父母不教孩子以孝道,是父母最大的不慈。 许多父母的心全系在孩子身上,日夜为孩子操劳。可是,许多孩子却并不了解家长对自己的大爱,甚至有不懂事的孩子竟不知父母育儿的艰辛,以为自己享受是应该的。还有一些不知孝敬父母的子女,甚至打骂老人。 怎样才能教育幼儿懂得孝道? 一、以身作则 就是做给孩子看。比如,孩子还很小时候,要吃水果,你打开冰箱拿了先给父母吃,孩子习惯模仿。当他的身高和力量可以开冰箱拿水果的时候,拿出来也会先给爷爷给奶奶爸爸妈妈吃。可是有的家长买一些好的水果,不是先给公公婆婆吃,还把它藏起来,等公公婆婆去睡觉了,赶快拿出来,对孩子说:“妈妈多爱你,买这个最贵的给你吃。”孩子是吃得不亦乐乎,但孩子也一定会学得很像,他长大以后买水果,也许会给自己孩子吃,但绝不会给自己的父母吃。可见,用自私的心教孩子,孩子学的就是自私;你用孝心教导孩子,孩子学的也是孝心。 二、夫妻配合。 比如女儿跟她妈妈发火,做父亲的就要对女儿讲:“孩子啊,你可以不用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妈妈,你知道不知道她怀胎的时候吐成什么样子,你知不知道她在生你的时候叫成什么样子,痛得死去活来!”讲得愈生动愈好,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要好好孝敬父母。当然,妈妈也要跟孩子讲,你爸爸工作有多辛劳,很多事都为你在计划……要把父亲的存心跟用心,讲给孩子去感受。夫妻配合,教好孩子孝行。 孩子对父母孝顺了,就会尊敬父母,听从父母教诲。而父母也会想,孩子都这么尊敬我,我更要做得更好,值得孩子尊敬。这对父母而言,也是成长的动力。 三、亲师配合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及时把孩子对父母长辈的态度,反馈给学校和老师,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师为我们辛勤付出,是值得尊敬的,即使有一些对老师的抱怨,也要多做换位思考,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如果孩子抱怨学校和老师,也要多做正面引导,然后再和老师沟通交流意见。比如,孩子说幼儿园老师对哪个同学特别好,而对自己却不够好,家长就要对孩子说:“因为你表现好,是小男子汉,老师对你很放心,所以,要去照顾别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啊!”这样,孩子就能正确理解接受老师了,当然,如果家长对老师的保教有看法,事后也可以和老师再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