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华夏风情建版已经三周年了。 今年的三周年版庆走进苏皖革命老区,来安县的半塔保卫战旧址和竹镇革命烈士陵园,华夏风情三周年版庆的主题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走进革命老区,感受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6月13日上午烈日当空,西祠.华夏风情版友一行二十余人来到位于来安县半塔镇西侧的皖东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默哀三分钟并向革命烈士三鞠躬。参观皖东抗日图文及史料展,聆听纪念馆讲解员讲述的皖东革命战争历史,华夏风情的版友们很受教育,历史不能忘记。 安徽省来安县的半塔镇曾经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一九三九年秋以罗炳辉为司令员,郭述申为政委,周骏鸣为副司令员,方毅为主任,赵启民为参谋长的新四军第五支队,开辟了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完成了东进皖东敌后,实行战略展开的任务,初步打开了淮南路东敌后抗战局面。历史上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半塔烈士陵园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60年,纪念在著名的“半塔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烈士纪念塔高10米,为四棱台体。塔顶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枪远望、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雕像(雕像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雕塑)。塔的正面刻有陈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为张恺帆题词。塔的正前方有张云逸于1964年5月1日撰写的《半塔烈士纪念碑记》。2009年11月8日,来安半塔烈士陵园更名为皖东烈士陵园。更名后的皖东烈士陵园,包括半塔保卫战旧址、皖东革命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新四军二师纪念馆和碑林等景点,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烈士陵园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竹镇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竹镇桃花岛西麓,这里埋葬着竹镇镇为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诸多烈士,这座革命烈士陵园是刚刚修建不久的新陵园,是将竹镇地区散落的革命烈士集中安葬的地方。1939年8月,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进驻竹镇后,竹镇即为津浦路东主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1942年8月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县属竹镇市政府,辖三镇一乡。罗炳辉、方毅、邓子恢、刘顺元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竹镇领导、指挥革命老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留下了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竹镇镇区还有一座“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原“市政府”四合院一座,共有砖木结构房屋20间,占地面积546.2平方米。现有革命史料陈列室8间,陈列了抗日战争时期“市政府”活动的大量图片和资料以及部分革命文物。“市长办公室”也按原样恢复,供人参观。 西祠.华夏风情三周年版庆还游览了竹镇止马岭火山地质公园,感受江苏省空气质量对照区的原生态环境,活动最后安排了采摘活动,版友们来到位于六合竹镇乌龙港的一处桃园采摘油桃,由于这里空气质量好,火山灰土质,生长的油桃个头大口感佳,版友们尽情的吃,毫无压力的采摘,因为这里的桃子只要2元钱一斤,树丛中欢声笑语,离开时满载而归。 华夏风情三周年版庆活动在夕阳西下时依依不舍的结束了,留在苏皖大地上的是华夏人对革命先烈的敬重,是对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由衷的敬意。(文/止马岭大泉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