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哭闹时…… 所有的孩子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都会摔倒,家长也要让他们学会走路,而不是把他们一直抱在怀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想要“抱住”孩子的时间越多,给孩子的帮助越小,他们在某些领域获得的进步就会越慢! 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学习各种技巧,而不是身边一直有人在拯救他们。经常有父母会问:孩子无理取闹、不满足孩子就哭闹、或者孩子想要表达自己负面的情绪时,家长要怎么办? 看看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是如何表现的: 贿赂孩子:如果你能假装一切都很好,我会给你一些你想要的东西,包括拥抱、糖果或者孩子任何想要的东西。 恳求孩子:我这么辛苦,我对你很好,你也应该对我很好,才能减少我的压力。 吼叫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我现在需要你立刻停下来做一些别的事情,别过来烦我。 惩罚孩子:你再哭,你越哭我越收拾你,看你还敢不敢哭? 其实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这几种和孩子沟通的策略,都不能帮助孩子让他们更理智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帮助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孩子需要知道:当他们有负面情绪时,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会支持他们,会帮助他们,会指导他们去学习获得让情绪平复的能力。 家长要怎么做? 第一步:表示出同情和理解。 你是否意识到或者有过感受,当你情绪很糟糕的时候,周围的人想要阻止你发脾气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因为发脾气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当孩子的这种表达方式被忽视或者被严肃制止,孩子感觉到自己没有被重视,他们的情绪会变的更糟糕。 “妈妈/爸爸知道你有脾气,没关系,我在这里,我理解你,有什么需要可以和爸爸妈妈说出来”。即使孩子的脾气不能立刻停止,但是孩子会很放心,爸爸妈妈在那里! 第二步:了解孩子的预期 当我们对某件事有预期时,我们就会做得很好。对孩子来说这点更适用,当孩子摔倒时,当孩子不开心时,他们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和空间来恢复。家长可以在口头上或者行动上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慢慢恢复。 一般情况下,当家长理解孩子的诉求时,通过孩子的诉求来倒推孩子意图,能够帮助孩子尽快的整理清楚“诉求和脾气”之间的不同。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想要拥抱,哭不是解决方案,而开口大声说出来才是。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做得更好,或者家长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来选择,在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让孩子来选择,是我们应该赋予孩子的权力,鼓励孩子去选择解决方案,而不是一直哭泣。 比如孩子想要妈妈拥抱,我们给孩子多种解决方案。 1.妈妈完成工作之后,立刻拥抱你。 2.在妈妈很忙的时候,爸爸先和你一起玩,然后妈妈再和你一起玩。 3.你可以自己先玩一会,然后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玩。 当孩子能够在多种解决方案中找到一种,他们实质上已经学会了在努力解决问题。 第三:父母要记住的原则 孩子的哭闹、无理取闹、在家长看来是莫名其妙的坏脾气出现时,要怎么办?有几条原则是家长要记住的: 1.孩子可以笑,孩子一样也可以哭,哭和笑是不同的情绪表达。 2.当孩子笑时,家长和孩子一起笑,告诉孩子,我们很爱一起开心地玩耍。当孩子哭时,家长可以拥抱孩子,告诉孩子处理负面紧张的情绪真的不容易。 3.我们可以心疼孩子,但是绝对不是同情,不是用物质的诱惑(不哭了,妈妈给糖吃)的方式来拯救孩子,这不是真爱。 4.孩子的任何情绪处理和消化和恢复都需要时间,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候,不要试图去分心,孩子只要学会技巧,就一定能处理好。 5.不要让孩子一个人面对孤独和失望,就算是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身边,也是一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