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校园生活] 2019安徽教师考编教综常考人物归纳1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3-31 16: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安徽教师考编教综常考人物归纳1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
作为办学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确定了教育培养统治人才的目的,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孔丘主张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六艺之名,但对所授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分科课程的雏形。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十几年,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但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人。但是因材施教一次最早是由朱熹提出的。应注意区分。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体现了学习要学思结合的。
社会本位论
孔子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关于教学过程
孔子提出--的教学过程,有的时候也可以总结为---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5、墨家的墨翟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同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6、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一书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第一,文化堕落论;第二,人性复归;第三,绝圣弃智论。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倡议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
7、相关考点
(一)思孟学派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人们通常把子思和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关于思孟学派,他们提出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考试重点,考生要记住。
(二)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另外孟子还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四)教学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社会分工与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训教师)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6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3-31 17:10:0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4-1 06:18:5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4-1 08:27:3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4-1 08:34:27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4-1 12:53:16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