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也会有暴力 有一种暴力不触及身体分毫,却能杀人于无形,它不会在我们身上留下伤痕,但能在我们内心投下大片阴影,这就是语言暴力。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想而知,语言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对人的伤害和摧残更是不言而喻。也许是谩骂嘲笑,也许是诋毁污蔑,它不留痕迹,但伤害却很持久。每个人都不应该成为语言暴力的施加者。 一、原生家庭中的言语伤害 一个网友说:“和爸爸吵架,我家狗跑过来,我爸指着狗对我说: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还有网友也抱怨“每次一回到家就被父亲语言暴力伤害:“没出息”“你看看别人““养你有什么用”“白眼狼”“看你那点工资够给我养老吗”“为什么不早听我的,你就什么都不懂,上了大学才读傻了”“你就是目光短浅”“早知道不应该供你读书”"你就是个猪"……等等恶毒的话,我知道父亲可能从小是个缺爱的人,导致他的性格有点问题,但是每次怀着爱和思念回到家,却被伤害的体无完肤,真的不想再回家了。” 二、职场中的冷嘲热讽 1.“你这水平小学生都不如。” 2. “这都做不了,不会自己想办法嘛?” 3. “你做的都是垃圾。” 公司吃饭,有个男同事过来说:“XX,你又胖了!”我说:“那又怎么样?我喜欢。”他一脸鄙夷地看我说:“不怕嫁不出去吗?” 三、看似平常的语言霸凌 “一个女人那么拼干啥,找个好老公不就行了”“女生学理科没有男生有优势”“别和女人一般计较”“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女人25岁就走下坡路了”…… 上述这些或明或暗的言语暴力,有些看似司空见惯,以至于很少有人去质疑过它们的合理性,甚至从未反思过它们的伤害性和冒犯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掷地有声。语言暴力,是结构性的压迫,能对一个人造成极大伤害。说出一句语言暴力,容易;听到一句语言暴力,受伤、疑惑、无语、屈辱、愤怒、自我怀疑,甚至可能因此改变整个人生。 面对语言暴力,我们可以这么做: 1. 聚焦自己爱自己,增强内在力量,增强内在承受力。 自我接纳是一生的课题,它是一个人奠定内心力量的基础。学会接纳自己才能真正欣赏自己,才会真正学会聚焦自己爱自己,继而拥有强大的内心去抵御外界的一切敌意评价。为什么都说自信的人最有魅力,因为这样的人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可度高,也就是自我价值感高,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往往内心强大,更能对抗语言暴力的影响。 2. 确定边界,明确底线 捍卫尊严设立界限是给对方定的规矩,若不守护底线,对方会肆无忌惮步步侵犯。正所谓欺软怕硬,敢于说“不”才能更好杜绝语言暴力。 3. 难过时吃一些可以分泌多巴胺的食物,如杏仁、香蕉、奶酪、葵花籽、芝麻、豆类食品等。 4. 找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敞开心扉地倾诉心事。 5. 确定一件积极的爱好,心情失落时切忌在情绪里钻牛角尖,及时切换场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6. 在恰当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是自己,是不被定义的,不要被周围的庸俗磨灭了你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