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48973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3-24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9 次 组织活动:1 次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5-9-11 09: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山集和臧姓的另一由来 文/正德
臧姓,读zāng,姓氏来源出自姬姓,是用封地作为姓氏的。春秋时,鲁孝公的儿子驱(音抠),被封到臧邑(今山东境内),称为臧驱。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封邑名“臧”作为自己的姓氏。说起臧姓,大家也许并不太陌生,或许还有人记得诗人臧克家,歌手臧天朔。但在来安,还有一些姓藏的,却是由别的姓改姓藏的,这一点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当年的滁扬古道是沿着一路的烽火台行走的,并不是和今天的312省道完全重合。当年从长山到大余郢的路,是从娘娘庙--唐家港--光山集--李官墩走的,娘娘庙、唐家港、李官墩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光山集在哪里,大家就不清楚了。光山,因为山上多是石头,草木稀少得名,就是现在黄郢桥东边的那座山。当年光山西有个小集镇,叫光山集,光山集里住着个大户人家,姓张。张家在光山集开着个商号铺面,无非经营些粮米油盐的生意,倒也是本分商家。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有一部分太平军就躲进了长山山区继续和清军对抗。而张家的店铺自然也就成了太平军的军需购置渠道。为此,当清军大规模清洗了长山的太平军之后,张家也因为曾经为太平军购置过军需而受到了牵连,罪名就是“通匪”。按照大清律法,当查抄家产满门问斩。幸亏张家有先见之明,早早和集上的乡亲逃离了光山集,当官府来光山集拿人的时候,光山集已是人去街空。官府只好一把火烧了光山集,发布悬赏通告捉拿要犯不提。自此,光山集就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而从光山集逃出来的张家人,也从此隐姓埋名,该“张”姓为“臧”姓了。
这些,我是从来安藏姓朋友那听来的,他说他是光山集子张姓后人,本该姓张的。
我六叔当年住在黄郢桥,他曾经在光山脚下挖出过许多贝壳、螺丝壳、破砖瓦、碎瓷碗啥的,他就挺纳闷:难道这里还住过人吗?我也在想,也许我那朋友说的光山集的事是真的。
现在的黄郢桥依然也是在滁扬古道旁边,小村集建设的规模也许比过去的光山集大好多倍。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黄郢桥的全羊汤,罗庄的地瓜、葡萄更是名驰天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