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转载专栏] 永安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分享到:
发表于 2023-9-3 08: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云轩主人 于 2023-9-3 09:0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水云轩主人 于 2023-9-3 08:52 编辑



永安桥
安徽省来安县永安桥
永安桥在来安县独山乡(裴集)东四里的三岔河,是来安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三孔石桥。始建于明天启甲子年,即公元1624年。



中文名永安桥地理位置安徽省来安县独山乡景点级别县级文保著名景点三孔石桥始建于公元1624年 [1]历史地位来安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三孔石修建来源由徽庐商人出资建立建桥材料杉木、玄武岩的青石板和青条石



永安桥
安徽省来安县永安桥
永安桥在来安县独山乡(裴集)东四里的三岔河,是来安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三孔石桥。始建于明天启甲子年,即公元1624年。



中文名永安桥地理位置安徽省来安县独山乡景点级别县级文保著名景点三孔石桥始建于公元1624年 [1]历史地位来安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三孔石修建来源由徽庐商人出资建立建桥材料杉木、玄武岩的青石板和青条石
      永安桥是由徽庐商人出资建立的,据传是个猪贩子。这个猪贩子运猪去下江,急于摆渡过河,但渡船实在太慢。猪贩子不免要发几句牢骚。摆渡的倒是不敢说什么,在岸上居住的当地一个富户却看不过去了,便回了猪贩子一句:“你要是出钱,修个桥过去不就快了。”
      猪贩子也许是被激的,就说:“好啊,修桥的钱我出,你就管个小菜。”结果,那家富户到后来小菜都管不起了。可见当时所耗工时是很长的。
      还有个传说,说是当时修桥人在合龙口(安装最后一块龙口石头)的时候,要找个人“被龙口”,被“被龙口”的人,以后会有不好的命运。当天恰好有个新娘要过桥,石匠就说:“新桥造,新娘走,就拿新娘子被龙口。”新娘子听到了,拔下金簪投向河中,道:“黄金簪,买路走,要拿就拿石匠被龙口”。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在还是有建房合龙门的闹喜习俗,不知与此可有关联。永安桥下,那块龙口石还在桥边呢。
      永安桥的桥基是使用了数百棵桐油浸透的杉木做成的。基础上面又用玄武岩的青石板和青条石,以糯米汁拌熟石灰灌浆砌成,这种建筑方法,和南京明城墙的建筑方法一致。桥为三孔,中孔最大跨度大于五米,主桥桥身约三十多米,两边延伸各与两岸街道通联。原桥通体为玄武岩,桥面用花岗岩铺面,桥栏和桥体有龙头、凤尾。当年桥下可以通过带桅杆的帆船,,一直到解放初期还可以通行。永安桥始建于明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间,后来在清代的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修过一次,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又修过一次。近四百年年来,永安桥依然能够屹立在三汊河上,可见当年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有多高。只是近年来,时有大型挖机从桥上通过,使桥面破坏严重。另,解放后桥栏被毁。
      三汊河如今被淤塞得已经不能通航了,永安桥上的石板也被大型挖机走过后松动翘起,给来往行人留下安全隐患。当年繁华盛景似乎已离我们远去。桥头新建的低矮的合龙庵供奉的菩萨,不知能否保佑永安桥不倒,继续为两岸的乡民们造福。。。。。。 [1]



622762d0f703918fcc54b0b15b3d269758eec4c0.jpg


82f92f1c34a301d2a2860f9d26c4179.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9: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的是,前几年县政府出资,将永安桥彻底维修,修旧如旧。古老的永安桥重新焕发活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云轩主人 于 2023-9-3 09:12 编辑

8dd4ed6fe114e60d5db13acef30ddab.jpg


fec5d13986a9773f0652ae199da3776_副本.jpg



056fc6526722deff4b5284350e5cae3_副本.jpg




来安文友曾两次探访永安桥。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582 天

连续签到: 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3-9-3 1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9-3 15:34:26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3-9-3 15:46:03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3-9-3 16: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3-9-3 16: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23-9-3 17:07 编辑

永安桥探考
          正德  文
       永安桥在来安县独山乡(裴集)东四里的三岔河,是目前来安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三孔石桥。始建于明天启甲子年,即公元1624年。当时是由徽商出资援建。在清雍正甲寅年,即公元1734年修建。民国二年再次重新修缮,即明国癸丑年,也就是公元1913年。2013年5月25日,一行来安古文化的热爱者共八人对永安桥进行了探访。独山是在解放初期划归来安县的,原先属于江苏六合县竹镇,所以有关独山的历史,在来安县志上是找不到的。顺治《六合县志》:“(独山)在(六合)县西四十里,高六十丈,周一里,郏滂有诗。”郏滂是唐朝诗人,在光化年间(公元898年--900年)任六合县宰,在六合乃至周边许多地方都留有他的诗篇。如郏滂写滁河诗:滁水源出德固塘,支流六九合流棠;经过瓜步趋江海,唯有人心难测量。但六合县志讲的郏滂写独山的诗,暂时还没有找到。不过,在清代李儆《竹镇纪略》中,独山被列为竹墩(即竹镇)八景之一,名之为“独山帆影”,并有诗为赞:流水斜阳一叶舟,山光常映布帆秋;风波尽日催行客,谁解携樽石上游。又有诗曰:独山片石砥回澜,点点归帆夕照残。旅舶对桥倾白堕,渔灯孤寺挂青竿。楚天霜落千林廻,吴泽风多一苇寒。遥记郏滂留吟后,悬岩草色更谁看。
       独山地处吴楚交接地,也是水陆的交接地。古代交通,北以马骡,南靠船舟。在北方用马骡运来走向南方的货物,可能就要改乘舟船。而从下江要向北去的货物,则需改用马骡。这一点,止马岭这个古地名与此可互为印证了。从古诗中也还不难看出,当年独山一带商贾如云的繁华景象的。而独山下面的三汊河,就是当年正是南北交易的重要场所。至今三汊河还有许多码头埠子的痕迹隐约可见。到了明代,当地大多国民是集聚在浦泗古道居住的,这时的客流和商贸在浦泗古道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三汊河上的永安桥诞生了。永安桥的建立,更方便了南北客商的交流。
       永安桥是由徽庐商人出资建立的,据传是个猪贩子。这个猪贩子运猪去下江,急于摆渡过河,但渡船实在太慢。猪贩子不免要发几句牢骚。摆渡的倒是不敢说什么,在岸上居住的当地一个富户却看不过去了,便回了猪贩子一句:“你要是出钱,修个桥过去不就快了。”
       猪贩子也许是被激的,就说:“好啊,修桥的钱我出,你就管个小菜。”结果,那家富户到后来小菜都管不起了。可见当时所耗工时是很长的。
       还有个传说,说是当时修桥人在合龙口(安装最后一块龙口石头)的时候,要找个人“被龙口”,被“被龙口”的人,以后会有不好的命运。当天恰好有个新娘要过桥,石匠就说:“新桥造,新娘走,就拿新娘子被龙口。”新娘子听到了,拔下金簪投向河中,道:“黄金簪,买路走,要拿就拿石匠被龙口”。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在现在还是有建房合龙门的闹喜习俗,不知与此可有关联。永安桥下,那块龙口石现在还在桥边呢。
      永安桥的桥基是使用了数百棵桐油浸透的杉木做成的。基础上面又用玄武岩的青石板和青条石,以糯米汁拌熟石灰灌浆砌成,这种建筑方法,和南京明城墙的建筑方法一致。桥为三孔,中孔最大跨度大于五米,主桥桥身约三十多米,两边延伸各与两岸街道通联。原桥通体为玄武岩,桥面用花岗岩铺面,桥栏和桥体有龙头、凤尾。当年桥下可以通过带桅杆的帆船,,一直到解放初期还可以通行。永安桥始建于明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间,后来在清代的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修过一次,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又修过一次。近四百年年来,永安桥依然能够屹立在三汊河上,可见当年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有多高。只是近年来,时有大型挖机从桥上通过,使桥面破坏严重。另,解放后桥栏被毁。
       三汊河如今被淤塞得已经不能通航了,永安桥上的石板也被大型挖机走过后松动翘起,给来往行人留下安全隐患。当年繁华盛景似乎已离我们远去。桥头新建的低矮的合龙庵供奉的菩萨,不知能否保佑永安桥不倒,继续为两岸的乡民们造福......
                                                           写于2013年5月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3 18:04:1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应该多保护,弘扬这些来安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 iPhone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