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义士王来父子为开河建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5-3-3 10: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义士王来父子为开河建言
                    苗正斌
   “王来,字德远,慷慨好义,直言地方利害事,遭钜创弗坐。所著有《站粮歌》、《开河策》、《时艰要务二十二条》。年八十二,尚陈开河条议,规划水利。既疫,屯院御史徐金星读其文曰:“烈丈夫也”。为文以祭之。崇祀忠义孝弟祠。”(道光十年刊印《来安县志》)此地以其姓名命村名,现在来安县汊河镇北6公里处。
一、从明初到清末,四百多年挖了一条河—朱家山河
  从安徽省合肥的肥东县梁园起源了一条大河,这条河一路上加入许多地方(巢县、含山、全椒、滁州、来安等)的山河水,水量较大的支流有清流河、来安河、襄河、大马厂河等等;待到进入了江浦境内,又加入了绵延七十多里的老山诸峰峦间的雨水、泉水、洪水,汇流于汊河,流经张家堡,最后流入六合,从瓜埠流入长江。这条能够呼风唤雨的浩浩汤汤的大河,名字叫滁河,唐以前叫“涂水”。滁河全长两百多公里,安徽境内178.5公里,江苏(南京)境内45.5公里。
   滁河河道狭窄多弯,排洪不畅,每逢汛期,上有洪水夺槽猛下,下受江潮顶托,沿河流域内涝甚为严重。尤其是处于滁河下游的人民,自古以来饱受滁河洪水的蹂躏。所以早就有人想挖一条河,从北向南,为滁河在其下游另开一个通江的道路。
   开挖朱家山河的最早的官方决议,据《江浦埤乘》,形成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这一年,廷臣开会,会议公报指出:江浦北城圩古沟(名“天然河”)北通滁河,浦子口城黑水河(碧泉流出来的一条古沟)南入大江,二沟相望,冈垄(朱家山)中截,宜凿通成河,旱的时候引水入境,涝的时候帮助泄洪。皇帝(明宪宗)的批复是:“从之”。
   但不知什么原因,此决议在颁布以后就没有了下文。是跟今天一样政令不通,还是施工遇到了困难,半途而废?
   间隔了67年之后,即嘉靖二十年(1541年),朝廷再议开通朱家山河。这一回“决议”肯定得到贯彻执行了,但据《明史》记载,“寻以见石而止”。(不久因挖到了石头而停止了工程)这一停,就停了27年。到了隆庆二年(1568年),来安人王来建议复开朱家山河,但却因为这一条建议而被投入监狱。理由是建议与主政官员的想法不一致,受到各种非难。(忤按院意,多方难来)万历元年(1573年),王来出狱以后,不长教训,上书《开河议》,还是力主开挖朱家山河!不过,这一回,王来的建议获得通过,开河工程的前期工作大约也开启了,并且好像还是在王老先生的领导下进行的。但此工程旋即又夭折了。理由是王先生“用非其人”,意思是任用的人不对头!——我小人之心地估计,一定还是那帮反对开河的家伙找碴子的结果。
   朱家山河工程在明朝终究“停摆”,连“烂尾工程”也不能算。
   进入了清朝。先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后是雍正五年(1727年)——其间相差47年——朝廷两次开会研究开河的问题,但都没有结果。
   七年后(雍正十二年,1734年),终于在两江总督高晋的领导下,“花费”了国库的白金二千七百余两,说是挖通了朱家山河,但不久就堵塞了。
   转眼到了乾隆十九年(1754年),距高晋工程过了20年,总督鄂文端公(鄂尔泰,清朝名臣)又大兴这一艰巨工程,用去“帑金”(国库银两)四千余两,唉唉,又是“未久仍塞”。
   朱家山河真是命运多舛!
   又一转眼,到了嘉庆九年(1804年),距上次工程整整半个世纪后,总督陈大文令布政使康基田,领导开河工程,这已是历史上第四次开挖了,结果用去帑金四千余两,工虽告竣,实则未通!
    这样,一转眼过了74年,光绪四年(1878年),总督沈文肃公(沈葆桢)命令浦口防军统领吴长庆(吴武壮公)组织他所率领的军队分段挑挖朱家山河,挖了一年多,几乎要挖通的时候,因为朝鲜出了动乱,吴公率部队移防东北,工程停止。
    四年后,最终开通朱家山河的更伟大的人物终于“出场”,这人就是清朝晚期最著名的大臣之一左文襄公(左宗棠)。
    这一年老人家来南京担任两江总督(辖区为今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左公听取了尊经院长、全椒人薛时雨的意见,决心挖通朱家山河!
    还是动用军队开挖:用士兵数万人,用火药专家数百人,挑土凿石,开山放炮,经十八个月,工程告成!这一年应该是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
   朱家山河,就这样,像一个难产的婴儿,受孕于1474年,诞生于1884年,孕育了整整410年!
二、王来上书《开河议》
     在《开河议》中,王来陈述了开河的必要性:凡天下军民利病,许诸人直言无隐。除钦遵外,窃照圩田多在江北,上通庐、滁,下至六合,相连七十二圩。地方别无出产,军民衣食粮差,惟取办于力田。一遇水涨,绕从瓜埠一河而出。再加骤雨连旬,平地水高一二丈许,散漫横流,埂岸河圩总是汪洋一派,淹没军民税粮种谷不啻数十万石 ,以致流离失所,或半死波涛,或举家漂没,疾苦万状,不能尽陈。”回顾了开河的历史:
1、嘉靖初,知州王邦端提出开河分流三个方案曾闻父老传言,嘉靖初,兵部尚书王邦瑞先任滁州知州时,每遇滁河泛滥、军民逃窜、田地抛荒、钱粮拖欠,始议上开金城港(在和州,紧邻江浦),筑拦河高土坝,邀阻黄山之水,由浊河、乌江(皆在江浦)分流;又议中开孟泽河,亦由乌江而泄,以防洪水下及滁州、来安、江浦民田以及应天各卫低洼军屯为害。曾经具奏,续因升任,工程未果。
2、嘉靖中李曹二公赞同黑水河方案,未果行但应天巡抚都御史李、直隶巡按监察御史曹龚,曾前往江北金城港、孟泽河、黑水河逐一踏勘。其金城港所开河道,山冈高厚,开挖不易;查孟泽河,与金城港相同。勘得浦口黑水河,切近水聚诸圩、递年为害殃民之所,北至滁河,南至大江,其长二十里,旧有河影,中止土冈四里。若开通泄水,则合肥、全椒各处山河至此不得停留,径下大江;且开挖之费又比金城港、孟泽河节省甚多。理应开工,岂期岁久!
3、嘉靖二十年夏杨二公误凿石骨而止拖延至嘉靖二十年间,应天巡抚都御史夏、直隶巡按监察御史杨,敕令启动挖河工程,诸圩农户众口同称甘受暑寒,乐趋供役。遂将北自滁河、南至大江两头计一十七里多挑挖成河,遗下中间二里仍不能通水。王来认为应归咎于工程指挥官损公肥私,不按探勘路线挑挖,误凿石岭,所以劳民伤财,竟无成功。大约河工先已用过十分八九,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此后数十年里,低圩迭遭水患,房舍半已漂零,田地尽行荒芜,民众网螺虾而度命,卖儿女以完税。上每劳于催科,下屡罪于逋负。
4、隆庆二年,王来等人上书,李公开河遇阻至隆庆二年,耆民王来等人连名吁请开河,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李公批示来安县刘知县,会同池州府守御一道勘察商议,又批示浦口守御官调查施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作速具由续报,以便裁夺。一切就绪,浦口守御府事都指挥孙同委官指挥李祁,买办猪羊祭仪,即于二月二十一日,由县遵依带领工匠人等,同至开河处祭告兴工。不久因朱家山嘴“官塘河段”有损军民孙镇、王相等田地,孙王告状阻挠,又由官府设法予以补偿。尚未及重新开工,李公调任四川。
5、继任者张公答应续开而反悔后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张公到任,问及开河,王来具册状上陈。张公分付“此是好事”,面许秋间开挖。候至十月农隙,张公变卦,不肯举行。王来申告,遭张公刁难,直至入狱张公变卦,实有无法言明的缘故,王来不知,写两封通状,渡江前赴南京通政使司海瑞处,又告送南京都察院转行屯田道,恳言告催,趁时开河,早除水患,以安军民,内有“彼古人,一夫不被其泽,尚以为忧,矧令亿万灾疲之民嗷嗷待毙!况古有握发吐哺以求言,坐以待旦而行事者”之语。
   王来这么一闹腾,得罪了张公,令巡按直隶府行牌来安县给王来官银三十两,派民壮彭义、张伯二人押赴浦口,在当地雇募工匠打井,试探“官塘河路”下面有无石骨。王来看出苗头不对,哪敢接受官银,将自己一处庄田典给金姓,得银五十两,以为打井之费。时遭天雨,倍出工食费,雇同井匠张良茂等遵依打井多眼,各深四丈五尺不等,河底未见石骨,止是沙泥,泉水上涌而止。恰逢张公自六合回,道经河所,亲临丈勘,结果相同。
   张公随又令王来再领官银二百两,雇人开挖“样河”四十丈。王来心知不妙,面禀自己年老眼瞎,何况您的前任李公开河时所委官李绍等可以委用,张公大怒,痛责王来,戴罪投监。
6、王来狱中申诉,引起海瑞重视,工程仍旧停止
   王来于狱中又写通状,由长子王之荩带出,并有关图纸,抱送南京通政使司海瑞处,希望转请南京都察院府敕令重启工程,选任能吏,按图开挖遇阻河段(官塘段),以慰万亿军民引领之望。至期若挑挖不通,甘愿率长子廪膳生员王之荩以下男女二十三口全家枭首于大中桥上,以示妄言不忠之罪,并甘愿将原籍江西太和县祖业连同今来安县二处家产变卖以补偿所费开河官银。
7、新任巡抚傅公与原任张公沆瀣一气,海瑞升任他职,工程遂寝
   南京都察院批令张公再做查行,新任应天巡抚都御史海瑞指令江浦知县王之纲作速踏勘、汇报。不知该县如何踏勘汇报,随后张公去职,王来出狱,接任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傅公批示江浦县,先将王来缉拿监禁,听候处置。不久傅公到达江浦县,却不曾亲临河所,只听该县禀说。傅公提审王来,要求王来供称:“先蒙敕开黑水河,石碍难通。”王来只得遵命供说:朱家山一带“石岭河路”委实难开凿,费钱粮浩大,军民不愿续开等等,而经由“官塘段”开挖可通一节,则隐瞒未敢供出。傅公取得如上供词,回报有关质询。不久,锐意开河的巡抚应天都御史海瑞等人升任,这一回开河事遂停止。
8、万历中元年,王来再次上书,工程重启而又半途而废
   万历元年(1573),神宗皇帝登基,王来出狱,复上《开河议》书,恳请开河。书谓“来今衰老,死期难保朝夕,恭逢我皇上登极之初,正系元元更生之日。失今隐忍不言,下情终难上达。故不避斧钺之诛,因冒死垂成之议,倘得曲全万姓之生灵,岂敢惜一命之贱,粉身碎骨,九泉瞑目。谨披肝胆,不胜待罪之至,有此蓦越,昧死上陈!”言语谆谆,极为谦卑,且从开挖位置、施工时间、施工人员等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1)择其工力稍省之处(官塘)开挖;(2)待农隙举行;(3)暂借屯军操期开河。
    眼见朱家山河工程启动,但不久即又停摆。王来分析原因有二:委官用非其人,冒侵经费;有人暗中阻挠开河成功。
  自此无人再提开河事。王来也死于这一次工程失败不久,开河工程又夭折,王来应该死不瞑目吧?
三、王之荩《开河禀工台帖》
    王之荩字伯卿,义士王来子也。万历戊子岁贡,任裕州训。值裕饥,上救荒数策,民赖以安。升建昌谕,调汝州学正 。始至即改修泮池,科第立应,声藉甚 。擢都匀授,丁艰未赴。服阙补德安府授。迨引归,年八十余,尚陈开朱家山河道议 ,以继父志。乡饮推大宾。殁祀历任处名宦 。其长子王之荩(字伯卿)于万历年间也曾上书开河,上书时也八十多岁了,但人微言轻,从此至明末,再无开河的有关记载了。
王之荩《开河禀工台帖》 直隶滁州来安县原任湖广德安府儒学教授王之荩禀,为从来未有水患,恳恩勘浚三里将通淤河 ,以拯亿万生灵,以成万世永赖。事切滁、全、庐州、江浦等处,山涨之水周围四五百里,散漫湾环,独从张家堡由瓜埠口一河而出。是以七十二圩堤岸不能抵涨,军民田禾连遭淹没,荒旱相仍。嘉靖初间部院奏议开挖张家堡河路,出浦口二十里直通大江,可以泄水,可以救旱,两头十七里已开挖成河,中有朱家山冈一段,即滁人所云孟泽嘴也。今年七月二十一日蒙州差取荩故父王来开河奏议,始知部堂过滁。荩随疾趋浦口查询来历。传闻当年石匠曾用黄豆草火误烧石岭,凿挖不前,遂而停止,致使各圩复受百年水旱之害。故父王来于嘉靖年间亲蹉朱家岗石岭所挖之河,路绕远而功繁难,不敢必其成河,遂将已田一庄卖于浦口金希梁,受价五十两,告在近浦官塘处所打井四眼,各深四丈五尺,只是黑水上涌,并无石骨。所给官银三十两照数还官讫。其地低陷,其路径直而近江,中间不足三里,工费更顺而易举。若有此河,即今大旱可引江潮灌田,以纾旱魃之灾 。即遇水涨,可泄以达于江,得免淹没之患。故父王来复于万历元年条陈开河奏议,艰苦备尝。后因两次委用不得其人,中间冒费钱粮 、阴谋计阻、复遇本地业主将已挖之河滩占做田,遂致淤塞久停,敕旨未完。讵意今年六月陡值二百年来所未闻之水患 ,圩埂尽数冲破。有连人连屋而推去者,有屋尽去而存数人者,有母子四五人同卧而连床推去者,有父子兄弟因救牛救箱笼而推去者。若近水人家,则不可以数计矣。所传流尸之状,不可以耳闻。想古洪水之害亦不过此也。国家亿万税粮,军民亿万生灵,统系此河之开,正司马公所谓积德于冥冥者也。天下为官者,只做得此一事,就可了一生之事业矣,私人不肯为,庸人不能为,懦人不敢为,惟部台大人所可为、所易为者也。岂肯以地平天成之骏烈,退让他人为之耶?伏乞亲临官塘,蹉勘河路,果可苏活生灵,果为万世永赖。查照开单事理,委托才力官员议处决浚,不逾月而河可成。远绍神禹旧服 ,大抒特举宏猷 ,沛泽于民,恩垂不朽。激切上禀。
四、开河失败原因分析
  明朝自嘉靖年以来历次开河而失败,读王来《开河议》可以窥见其主要原因在朱家山嘴那一段河道挖不通。王来认为走“官塘河路”可通,曾被张公逼迫挖竖井达四五丈深,未见石骨(岩石层)而嘉靖二十年那次开挖,偏偏走“石岭河路”,路绕远而功繁难。至于万历年初那次开挖不成,固然与委官有贪污经费行为有关,实际上也感觉有人暗中作梗,使任事者怯于进取。包括应天巡按御史张公起初答应而秋后反悔,都与这股阻力有关。这股暗中涌动的阻力,被清朝人看得很清楚。
   乾隆三十一年(1766)山东潍县人进士韩梦周始任来安知县,有心当地水利事业,著有《圩田图附记》等文章,剖析明代朱家山河开挖不成,认为根本原因在有人反对这项工程,此农业之水利,实为彼商业之有害,于是千方百计设法破坏,甚至行贿有关官员,无所不用其极。道光《来安县志》所录原文如下: 余既为《圩田图后记》,备载开黑水河始末,盖此河不开,圩田之害未知所止。然二百余年中,屡举屡废。询之土民,佥云此非独地利艰也,亦多阴挠阻之者。盖江南货物转江北者,旧由瓜埠口抵六合,故黠商豪贾聚焉。若黑水河开,则江南估舶直达浦口,其道径便,不利六合商。六合商醵金啖官吏,造言开黑水河,凿六合地脉,不便;又言沙土善崩,空劳无益。官吏之墨者,张其声势,与他邑争。故或议而不行,或行而故谬以败事。总督鄂公开河时,廉其情,取造言者项械号令工所,群商始狼顾窜匿,卒亦不成,殆天也。
又云东去张家堡十余里有小河,东南流四十里可达江,其地白壤无沙,地势旷坦易开浚。六合人刘君某诉于邑宰陈公,言百姓愿计亩出夫,可不费官一钱而事集。又诉于江宁守某公,江宁守檄县议,商人闻之大恐,百计阻遏,会刘卒,事亦寝。
盖开河为农人之利,而商贾图便其私,农岂商敌哉?呜呼,是言然,彼商者亦无天道哉!
   一切问题都指向在六合县做生意的“黠商豪贾”。朱家山嘴诚然是开通黑水河(朱家山河)的障碍,所谓“地利艰也”,但明明有“官塘河路”可以挖通,嘉靖二十年却“误凿石骨”(挖“石岭河路”),路远而力费;张公始答应而反悔;继任者傅公与张公沆瀣一气,敕令江浦知县王之纲先抓人后踏勘,终于将工程拖垮;万历年初委官不当,工程开展遇阻;以及从明至清历任官员之“或议而不行,或行而故谬”等等迷雾,似乎都一下子云开雾散。
到了清末,反对开河者还提出过挖断金陵地脉说、江水倒灌六合说等等,实际上仍然商人制造的借口,以掩饰其开通朱家山河会夺走或瓜分其商业利益的担心。
   行文至此,韩梦周不禁质问:“农岂商敌哉?”商人若真的如此想,“彼商者亦无天道哉!”无天道,岂会有人道?
   王来一介小民,不了解官场内部的黑暗,不谙熟官场运作的陈规陋习,就凭借着天下为公的胸怀,但求登高一呼,表达内心的愿望,如若能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就会感恩戴德称颂不已,如若不能,仍会沉默下去。
   朱家山河虽不在来安县境,开河之利却兼及之,无河之害亦兼及之,来安县民王来肯为之奔走呼号,愿因之挫折受难,且子承父志,念兹在兹,其见义勇为之品质,愈挫愈勇之精神,数百年而下,犹令人感佩不已。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3-3 14: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5 天

连续签到: 1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3-3 14: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6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3-4 09: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民请愿,奔走呼号,不怕牺牲,愈挫愈勇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赞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6 06:49:46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