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企业主:“强龙还不压地头蛇” 深思之痛
近期,安徽省来安县永信餐具消毒公司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企业内清洗水池油污垃圾堆积如泥浆,包装车间苍蝇肆意飞舞,工人作业毫无规范,更严重的是,经检测其餐具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严重超标,根本不符合国家标准。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状况,企业负责人却大放厥词,宣称 “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便被多部门频繁举报,也能 “一一搞定”。这一事件,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的警钟,带来的是深深的深思之痛。
从企业主的这句 “强龙不压地头蛇” 中,不难听出其背后的张狂与有恃无恐。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份额。但永信餐具消毒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长期在卫生、环保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这背后,极有可能是其在当地构建起了复杂的利益关系网。或许涉嫌通过其它交易、人情往来等不正当手段,与部分监管人员或其他相关公职人员达成了某种默契,使得监管在其面前屡屡失效。这种地方势力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合规经营的企业在这种不公平竞争下,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阻碍。
在记者进行调查时,自称企业负责人丈夫的熊某,作为当地某国企工作人员,竟公然抢夺记者的拍摄设备、试图删除采访画面。这一行为,不仅凸显了其对舆论监督的无视,更从侧面反映出该企业背后可能存在的权力干预。公职人员本应以身作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然而熊某的行为却严重违背了这一原则。若公职人员与企业违规行为存在利益勾连,那监管的天平必然会失衡,公众的权益也将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当地监管部门而言,永信餐具消毒公司长期存在的乱象,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监管的职责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但在此事件中,监管部门显然未能履行好这一职责。是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未能发现企业存在的明显问题?还是如企业主所言,监管受到了地方势力的干扰,导致执法行动无法有效开展?又或者是监管体系本身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使得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曝露出监管部门在工作中的严重问题。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食品安全层面,消费者花费额外费用,本期望使用到安全卫生的消毒餐具,结果却可能面临健康风险。长期食用被大肠菌群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残留,也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肝脏等造成损伤。消费者的权益在这场 “闹剧” 中被肆意践踏,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社会公信力方面,当企业主能够公然宣称 “搞定举报” 时,公众难免会对监管部门、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这种质疑一旦形成,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要治愈这场 “深思之痛”,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监管部门应立即对永信餐具消毒公司展开深入调查,彻查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对违规企业和失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拓宽外部监督渠道,鼓励消费者、媒体积极参与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氛围。此外,还需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廉洁教育和管理,杜绝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确保公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
安徽来安县永信餐具消毒公司事件,绝非孤立个案。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部分地区在市场监管、权力运行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斩断地方势力与违规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强化监管效能,才能真正守护好公众的健康和市场的公平正义,避免类似的 “深思之痛” 再次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