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26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8-7-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3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寓悲愤谈狐说鬼 论聊斋瑕不掩瑜 (2009-02-22 20:39:26)
标签:教育科研论文 蒲松龄 中国 教育
寓悲愤谈狐说鬼论聊斋瑕不掩瑜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浅析
我国清代有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二百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广泛流传。它就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辈子穷愁潦倒,政治上不得意。对封建社会有着痛切的感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求得一官半职“日夜攻苦,冀得一第,' , 十九岁童子试第一后,屡屡不为统治阶级看中,七十多岁才援例选了岁贡生。科举的失意,对他刺激很深,影响极大;由于他始终没能挤进达官贵人的行列之中,一生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从而在社会的下层了解了人民,特别是农民、商人、小贩等下层人民的生活困苦,认识了封建社会。他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都十分尖锐,官吏贪暴,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斗争连续不断。
蒲松龄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集谷卖丝,以办太平之税,按限比消,惧逢宦怒”之类的哀叹,不止一次地提出过“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一类的控诉。
由于清代统治者始终推行高压文化政策,文字狱层出不穷。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以流传,他采取了谈狐说鬼寓悲愤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现实,影射了当时的社会,正如他自己在《聊斋自志》中写的:“集日夜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狐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作者四十多岁时就己基本写成原稿,又多方搜集各地流传的关于鬼狐神怪的故事作为素材,经过再创造,花费了几十年心血,赋于了新的内容和思想意义;从而使之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颇负盛誉。
《聊斋志异》共有四百二十多篇,除了少数篇章单纯性地记载了一些荒诞不羁且含有封建糟粕的故事以外,大多寄托了在作者的满腔悲愤,抨击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纵览全篇,对其思想内容,浅析如下:
首先,作者在书中为自己也直接地为人民群众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尽管在作者自己也许是不自觉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抨击了残害人民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宣扬了抗暴复仇的意志。
这在《 席方平》 《 红玉》 《 梦狼》 《向果》 《 促织》《 成仙》 《 玉成》 《张鸿渐》《 野狗》 《 公孙九娘》 《乱离二则》等篇小说中许多事例可以证明。
如《席方平》一文中,作者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的政治黑暗,从席方平为父伸冤遭到城陛、郡司、冥王各级官府残酷迫害的故事,抨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统治。书中曾这样写道:“斧敲斤厮,妇子之皮骨皆空,鱼食鲸吞,缕蚁之微生可悯”, “受答允当,谁教我无钱耶?”这怎么不是抨击整个社会的黑暗政治?“金业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霆,铜臭熏天,逐叫枉死城中,全无日月。”这怎么不是对衙门官府外强烈诅咒?又怎么不是为被残害的人民群众发出的愤怒控诉?
席方平百折不挠地同恶势力作顽强斗争,面对官绅勾结、严刑拷打,喊出了“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反抗呼声,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冤狱》一文中,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宁知水火狱中,有无数冤魂,伸颈延息,以尽望救拔耶?”这不正是为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而振臂疾呼么?《梦狼》中,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把县官比作一只大老虎,其余的吏役都是巨狼,整个衙门“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狠也”,人民的肉体成了官吏们的“肴簌”,官吏们的身边,“白骨堆成了山”。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窃以天下之宫吏而吏狼者比也― 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这不正是对凶暴无比的虎狼一般的官吏的愤怒的控诉吗?
其次,作者发泄了满腔愤慨,揭露了科举制度是毒害人民灵魂产生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的罪恶深渊。这些表现在:《于去恶》《素秋》《 习文都》 《 王子安》 《 中生》 《 续黄粱》等篇作品中。如在《于去恶》一篇中,作者借鬼魂诉冤道:“得志诸公,目不睹坟典,不少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再司薄书中数年即文学士,胸中尚有字耶!”作者写出了那些老官大人都是一群不学无术的瞎子财迷,这不又是何等深刻强烈的控诉么?
《司文郎》中,作者写道:“于宾客往来之地,而见一无所知之人,全不能文,徒事漫骂,何以为人?”每一次科场考试,总是伏者落第,劣者高中,以文取士是有名无实。这不正是暴露了科举制度的黑暗吗?
《三生》中,名士兴于唐科场落第,债慈而死,到阴司告状,“此状一投,共同病死者以千万计,推兴为首,聚散成群”… … 阎罗殿前,将黝佳士进凡庸的考官掘晴不解恨,还要剖剖其心,以消怨气。结尾,作者这样写道:“被黝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这不正是强烈地揭示了科举制度杀害了千千万万文人士子的罪行吗?
《王子安》一文中,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士子应试前后的心理状态,作者写道:秀才入闺有士“似丐,似囚,似秋未之冷蜂,似出笼之病与,似被繁之揉,似饵毒之蝇,似破卵之鸡气真是精彩之至笼
文中这样说:“秀才入闹,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兰,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口仲头,房房露脚,似雨未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惴恨,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追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一得之志想,则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己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萦之狭。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碎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 ”
这一节描写真可谓是淋漓尽致、入骨三分;是作者自己饱受落第的经历折磨写出的悲愤之作,也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和毒害。
第三,作者通过描写爱情故事,塑造了众多的典型的妇女形象,曲折而生动地表达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要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爱情婚姻等问题上的民主主义思想。《聊斋志异》中有许多这样的作品,如《晚霞》《 青风》 《 阿宝》 《 婴宁》 《 商三官》 《 博兴女》 《 庚娘》 《 侠女》 《 窦氏》《 聂小倩》《 姐妹易缘》《张鸿渐》 《 鸦头》 《 蕙芳》 《 三半仙》 《 娇娜》 《 罗刹海市》 《 香玉》《青梅》等等,不仅鞭鞋了封建婚姻制度下的一些丑恶现象,而且歌颂了青年男女矢志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更重要的是成功塑造了为数众多的披着狐鬼花妖精灵等外衣出。现在书中的女性形象,借此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朴素、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对爱情坚贞不屈、对邪恶不屈不挠斗争,勇敢坚韧、善良高尚的美德,显示她们斗争目标明确、充满正义性、主动性,既有美好的理想又有反抗精神·
如那些众多的以花妖狐魅面目出现的女子往往都是不受传统观点的束缚,蔑视世俗、忠于爱情和负心汉果断决裂,严厉谴责薄悻汉,严惩负心郎,坚决反抗歹徒欺凌、不畏强暴、爱憎分明、强调男女平等,富有民主主义思想等,均是在以往的许多小说中少见的。
又例:《 鲁公女》《 白秋练》《 莲香》《翩翩》等许多作品都把互敬互爱作为爱情的基础;《 颜氏》中,作者让妻子当丈夫的老师和学友,这些和封建礼教都是格格不入的。《鸦头》中,妓女、鸦头自己找配偶并勇敢地随之出走,当其姐姐追来骂她时,她理直气壮地反驳:“从一者何罪?!”这又是何等光明正大的言辞!
《小翠》中的小翠,哪里是什么狐仙?分明是一个地道的漠视封建规范极其慧敏泼辣的少妇形象。你看她对封建伦理道德极尽嘲弄戏耍之能事;这些均不是封建统治者所能允许的。这不正是塑造了妇女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一定程度的男女平等的观点吗?又例《张鸿渐》中的施舜华、《王桂庵》中的芸娘,《鸦头》中的鸦头等都是充分了解到男方诚实不欺,才放心地委身于他们的,一旦了解到自己被骗,不是以死抗争就是严惩负心郎才称心愿。
作者还用了不少篇章歌颂了劳动妇女的勤劳美德,如《辛十四娘》中的辛十四娘“勤俭洒脱、日以维织为事,日有赢余,辄投朴满”,《阿纤》中的鼠精阿纤“昼夜绩织无停暑”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当年的薄松龄老先生真是个平凡中不平凡的平民作家,开历史之先河。寓悲愤谈狐说鬼,真可算是个当时登峰造极的短篇小说家举世无双,至今也真是个值得中华民族引以为的骄傲人物;有人以当代的观点来看书中由于时代局限而不可避免存在着的某些缺点并对作者有所苛求,我以为是大可不必多此一举的,古人么,当然有古人的道理,今天的我们怎能苛求于古人和我们有同样的认识?毕竟时代不同,何况比起作者取得的成就来说,确实是瑕不掩瑜的。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良师益友们不吝赐教。
[此文曾获“中国基础教育总览全国征文优秀教育科研论文成果评选”一等奖,发表于《中国成功人才大典入选人员论文选》及《中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选集》<<晨星之歌》、《晨星之光》等书]以下评论等均转自新浪网韧歌天韵的博客]
前一篇:[书信体小说] 梦 翔 天 堂 [奇异婚缘轶闻录之五]
后一篇:浅议教育真正转轨---兼谈改革中高考制度
龙哥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中国博客家协会”由“龙哥”加为精华博文!
(2009-02-22 21:05:34)
来自圈子:[中国博客家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