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书画警世通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1 14: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的!!!!
“ 散淡、去欲、留真、自然”八字可悟人生之道。
“ 圆融、畅达、沉着、开阔”八字可悟用笔之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6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9-11 15: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楼主写的字么?

看着赏心悦目,以至于看完文章都忘了写的什么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和内容都不是哦!

书法赵孟頫一路的倒可以下点功夫写出。

文章我是没有那么多感悟的!呵呵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9-20 0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为艺,宁狂放勿拘谨、宁粗疏勿纤巧、宁涅磐勿偷生、宁凄凉勿从俗、宁寂寞勿随波、宁苦涩勿甜媚、宁生辣勿秀美、宁玉碎勿瓦全。 去私除欲、本色生活、朴素情感、胸纳百川、大爱盈怀......书画自当不凡。
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争风吃醋、卖官鬻爵、两面三刀、口是心非、拉帮结派、魑魅魍魉......胭脂气、铜锈气、匪气、江湖气、小气、市侩气、官气、义气......
无以上陋习、痼病、顽疾、障碍,方可入书画之道。
----------
通篇警世妙论 字字处世恒言
口服心服佩服 感谢楼主大作
韧歌天韵叩首 收藏以此为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3: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面窝窝 文


从艺者有小聪明和大智慧之分。小聪明者喜浮华、好虚荣、爱走捷径,不肯下苦功夫,学东西快但浅尝辄止,仅得皮毛,不能深入;大智慧者,智虑忠纯、脚踏实地,能直指本心,得事物真髓。


   
师从(学习)名家或大家,因其位高名重,影响大,会迷惑很多人,犹如紧箍咒,使人终生不能逃脱。要破除迷信,要去掉奴性,要敢于否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唯如此方能另辟蹊径,有所成。


   
有人常说自己懂书法不懂绘画,或懂绘画不懂书法,或懂某种字体不懂另一种字体...此为真不懂艺术者。艺术是相通的,书与画、各种字体之间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本质上有何区别?


  
研习书画如同习武,先要内外兼,由外及里,最终化掉外形,体现内美。内功是骨、血、肉、精、气、神,是人格、修养、学识、阅历,外功是皮、毛、是技法、形式,是做、摆、拼接、染色。偏重于外功,到了晚年就会颓废,如刘海粟、周作人、沙孟海。主修内功,越老越动人,如八大、黄宾虹、林散之。


  
儒释道三家各有各的用处,应有所选择的学习和借鉴。纯文人的东西羁绊太多,面窄、单薄、不能够通自然;纯道家的东西亦显得单调和气弱。最好的办法是将三者融合,如同熬八宝粥。如何取舍、如何搭配、火候怎样...不仅需要胆识,也需要一双慧眼。


   
基本技法掌握后, 终日临池(创作)最不可取。盖因练习的时间多,思考的时间就少,最终只混个手熟而已,而手熟最易。艺术家首先应该是思想家,思想跟不上,手再熟又有何用?八分思考,二分临池(创作),足矣!


  
对于纯艺术,对于纯艺术家,蝇头利益、欺世浮名、空闲爵位最要不得。而事实却是:天平的一端是鲜花、掌声、银子、头衔,另一端是真正的艺术,基本上没有人会选择后者。就当今社会而言,前者更实际、更易的、更甜,后者太虚幻、太难、太苦。


   
诗书画印是人性的艺术、是生命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你的道德在哪个位置、思想在哪个高度、修养在哪个层面,一看作品就知道,任何修饰的东西都掩盖不了。


  
墓志铭、砖瓦、残纸、壁画、木(竹)简,原汁原味、真情流露、朴实无华,体现了生命的原始律动,所以动人、所以高明。国展中作品几乎都是为了获奖或参展、为了迎合评委口味而创作的,划线、打格、拼接、染色,用绢的、用绫的,一遍遍重复制作,完全失去了古拙之美、自然之趣、朴素之意、真实之情,带有奴性地、取宠地、要掌声地、表现型地创作,何美之有?作品本身的价值还不如材料值钱!


   
国展只会吹捧名家(仅仅有名而已),出不了大家。以往国展中披金挂银者,创作水平基本都在走下坡路,有些人的作品已惨不忍睹。靠国展成名、靠国展打气,就像催熟的果品、充气的气球,离开国展这个平台,就会失去营养、就会慢慢撒气,回归本原,甚至萎靡。
   
以后的国展仍会如此。
            

《书画〈警世通言〉》。书接上回。


对于传统,要用批判的精神、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襟、敏锐的眼光、卓越的胆识来学习、吸收和改革。唯如此方能不践古人、推陈出新。


  
赵孟頫\感叹用笔千古不易、米芾自负我书独有八面,都是夸大了技法的重要性。不能没有技法,更不能只有技法(现在太多人只追求技法)。技法是为了表现性情、精神和思想服务的。只注重技法如同只关心人的衣着打扮一样,人的本身和衣着那个更重要?


  
搞艺术,德行是根本条件、天分是必需条件、练习是选择条件。成就真正的大师巨匠,所需条件如果可以量化,很苛刻很庞杂。可借用木桶理论来说明:围成木桶的木条是天分、学识、阅历、修养、人生观、世界观...任何一条短了都会影响木桶的容积。而道德是木桶的,没有的木桶能装多少水?


  
网站书法江湖江湖二字精辟。许多搞伪艺术的伪艺术家们在艺术江湖中随波沉浮。卖官鬻爵、尔虞我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追名逐利、明争暗斗、争风吃醋...江湖繁华的背后是人性的丧失、文化的没落、艺术的变异。
  
这样的江湖,恐怕不是书法江湖的本意吧?
  
我爱江和湖,鄙视江湖

  
  
艺术是苦的、辣的、涩的、厚的、拙的,艺术家应是寂寞的、原始的、安静的、朴素的、波折的、苦难的、清贫的、深沉的,理解此、甘于此方可入此道。衣食无忧、顺水顺风地搞艺术,难逃甜、媚、俗、软、薄、秀、飘、浮、弱、假、大、空。

  
  
艺术家都应注意观察万物、体验生活。艺术从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现在流行采风,但基本上都是为了旅游而采风,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活动流于形式,作品也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形式就会深入人心,堵塞心窍。

  
  
多读《易经》对于如何从自然中、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灵感很有帮助。多读老庄对于开拓胸襟、淡泊名利、去伪识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老庄思想在今天是被大多数人视为异端的。经济大潮的冲击、拜金主义的盛行、享乐主义的扩散,书画界没有防火墙杀毒网,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越是盛世就越能体现出老庄思想的可贵性、重要性。


  “
遗貌取神说来容易,做起来甚难。胸次不高不能为,思想贫乏不能为,名利心重不能为。现代派书法多在形式上、墨象上做文章,形没有脱去,神更无从谈起。缺少内蕴支撑的东西,形式的空壳再华丽也没有生命力。

   一般人爱好书画,以此作为消遣、娱乐、休闲之用,还是比吃喝嫖赌要好得多。但要作为一个大的目标去追求,则需从严要求:眼界要高、路子要宽、目的要纯、思想要深,才能有所发展。




  为人为艺,宁狂放勿拘谨、宁粗疏勿纤巧、宁涅磐勿偷生、宁凄凉勿从俗、宁寂寞勿随波、宁苦涩勿甜媚、宁生辣勿秀美、宁玉碎勿瓦全。
  
去私除欲、本色生活、朴素情感、胸纳百川、大爱盈怀......书画自当不凡。



  
有人以国展获奖或入展多少为能,此为虚伪之辈、浅薄之徒。还在技法层面挣扎呐,有甚能耐?国展获奖或入展一百次,不如去汶川做十天志愿者感悟更深、体验更真、教化更多、提升更大!


  
对于艺术家来说,时时刻刻改造、净化、提升自己的思想很重要,这等于给鱼虫吸氧,给花草施肥,给树木浇水。不然就易成为社会人,作品也就是通俗作品大众作品


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争风吃醋、卖官鬻爵、两面三刀、口是心非、拉帮结派、魑魅魍魉......胭脂气、铜锈气、匪气、江湖气、小气、市侩气、官气、义气......
   无以上陋习、痼病、顽疾、障碍,方可入书画之道。



  
曾与一佛像满屋、佛典堆砌、终日抄写佛经却做着俗不可耐的事、写着俗不可耐的字的名家讨论佛学。名家旁征博引、口若悬河、狂搬某佛法试图开悟我,讲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却漏洞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我只送给他四个字无字真经
现实生活中,此等半瓶醋最多。



制作佛像的材质无外乎泥土、瓷、石头、青铜、金银等原料。何种材质与的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佛家的主旨不是指向实物的,而是指一种修养境界和思想状态。亦非仙非神非圣非人非魔非鬼非妖......你拥有了那种精神境界和思想状态,你就是


仅天天拜佛烧香、诵经抄典就能使你超脱名利吗?就能提升你的道德和修养水平吗?
释迦牟尼坐跌没能开悟、六世祖慧能不识字却能悟道......石涛和尚呒呢吗弥唝念诵多年仍还俗娶妻生子......这足以说明佛经之乏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佛经就是书画的技法,你若要成(得书画真髓),必须要挣脱佛经(技法)约束。



初习书法,从唐楷、汉隶、秦篆入手均可。写唐楷易得法,易困于法。习汉隶、秦篆稍难,能得沉厚、古拙之气。


搞书画欲见性、欲得真如,须日三省乎己。看清自己比看清别人难----------难在易原谅自己,难在山中看山,难在意识惯性、思维定势,难在满足于现状。


小品《不差钱》好玩,演起来轻松,不费劲。凡是费劲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赵本山)。此语移之书画通用无碍--------足见艺术相通之理。



  
国展二十余年,人数不多的评委左右了整个时代的审美倾向,此为国展最大的弊端。迎合时代而生的国展,将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消亡。
显赫一时的评委们,历史的定位将是艺术的罪人


  富贵易失德,贫贱试金石,
  浮名遮望眼,利益惑人心,
  山水能养性,去欲见本真。



  
李玉旻先生品评诗书画印,讲气、格、意、度。此四字远胜孙过庭《书谱》数千言。
(气息、神采、心胸)。格(格调)。意(天分、真情、生命力)。度(德行、厚重、深沉)。



三、五年可成材之树木,质地松、脆、轻,多用于寻常之物(通俗);数十年、上百年方成材之木,密、坚、重,多为名贵之料(难得)。
  珍珠、璞玉皆如后者。唯书画可速成耶?!


悟道之人,悟道之时,可知:
智慧之人,六十以后,未必能懂:
寻常之人,至死不明:
   “儒家书,读可不读可。
   碑帖,学可不学可。
   性情,不真不可。
   名利,有便不可。
   自然,无便不可。
   生活,随意就可。
   
生死,随时都可。



  吴熙载《艺概》,陈子庄《画语录》,杂面窝窝《书画〈警世通言〉》,书画家须常读,必常新,必有所得。



散淡、去欲、留真、自然八字可悟人生之道。
圆融、畅达、沉着、开阔八字可悟用笔之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