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106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5-5-2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131 次 组织活动:3 次 签到天数: 8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他负责看管的工地材料少了
打工仔过分内疚上吊身亡
最近,来安发生了一起令人唏嘘不已的惨剧,一位负责给工地看管材料的打工仔,由于看管的材料少了,他因此自责内疚,觉得对不起相信自己的老板,并发展到精神抑郁不能自拔的地步,最后他以上吊的方式来了却心中的愧疚,留下的是家属的悲痛欲绝。
工地上的材料少了
张兵(化名)是来安县人,今年55岁,跟着一位搞建筑的老板在太原打工,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看管工地上的各种钢管,扣件等材料。昨日,记者来到张兵的家里,说起老伴的想不开,张兵的媳妇刘花(化名)脸上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刘花哽咽地说,因为家里穷,丈夫这几年经常外出打工。他这次的老板是他亲戚的一位朋友,因此对张兵照顾得不错,让他负责看管工地上的材料。过年之后没几天,张兵就收拾行李到太原去了。但没多久,刘花就接到张兵的电话,张兵告诉刘花,他出事了。
原来,随着工程的进展,张兵要把他部分钢管,扣件等材料退还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的人帮着数,最后,租赁公司的人说,一些材料少了。张兵一听就急了,他想来想去,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错。为此,他茶不思,饭不想,专想着少东西这件事,觉得老板如此重视自己,自己却犯了错,为老板脸上抹黑,老板是要赔钱的。更要命的是,他因过分自责,甚至想到“老板会不会怀疑东西少了是自己偷的”这样的问题。
自此,张兵变得有点郁郁寡欢,有人没人都会自言自语,说“对不起老板”,“不是自己干的”等话语。老板一方面安慰他,说不会找他算账,也不相信是他偷的,但张兵还是深陷自责的泥潭中。老板见张兵的表现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于是决定让张兵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等思想调整好了,再来上班。
过分内疚回家休养
老板不放心张兵一个人回家,他派了一个人一路照看着。3月5日,张兵到家了,然而刘花发现,丈夫此次回家和过年时相比,虽然时间不长,但人憔悴了许多,人也瘦了。刘花赶紧让丈夫进屋,然而张兵只是面无表情地走进了家门,并没有说话。
自从知道丈夫在工地上出事之后,刘花的心就一直悬着。如今丈夫回家了,她就想用好话来好好劝解他。刘花开导丈夫说,东西就是少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开大门的也有责任。更何况老板并没有责怪你,也没让你赔。刘花开玩笑地说,自己家这么穷,就像要饭的,老板不会讲你的。然而,对于妻子的话语,张兵只能听一时,过了不久,他就会又自责起来。有时还会说,“死就死了,死了就什么都放下了。”
丈夫的如此表现让刘花心里很不安,她知道长时候这样下去,张兵的精神肯定会出事的。她喊丈夫出门散散心,但张兵就是不吭声,他宁愿一个人呆在屋子里,饭量也比过去少了。
趁人不备上吊身亡
不管刘花怎么劝,张兵还是深深自责,晚上睡觉醒了,他就说工地上的事,刘花还听见丈夫说,“人家还不知道我贪污多少呢?不如去投案自首吧。”
3月9日,张兵突然对刘花说,他想到丈母娘家看看生病的丈人。说完之后,张兵就跨上自行车出门去了。刘花见丈夫走了,就将门锁上,准备到镇上药店买点治头疼的药,因为张兵说,他的头比较疼。没想到这一走,竟是刘花和张兵的生死告别。
刘花后来从自己的父亲那里了解到,张兵去了之后,并没有进门,只是和卧病在床的丈人说了几句话就走了。丈人问女婿在外打工怎么回来了?张兵回答说,在外不顺心就回来了。张兵是上午10点多钟出门的,下午1点多钟,刘花买好了治头疼的药从镇上赶回家。
刘花进了自家的院门,看到大门是锁着的,心想丈夫还没有回家。但她一转头,发现丈夫骑的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这让她的心不由得一紧,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在脑中升起。她推开虚掩的厨房门,里面的景象让她魂飞魄散,张兵在他家的厨房里上吊了。
刘花像疯了一样想将丈夫从绳子上解下来,但一个女人的力量根本就做不到。她边哭边喊邻居来帮忙,等到大家将张兵从绳子上放下之后,人已经不行了。刘花瘫倒在地,欲哭无泪。
房子是30年前盖的
说起张兵,知道他的村民都说,他办事认真负责,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一次,他的舅母生病了,由于没有车子,张兵硬是将舅母背到了医院。
张兵现年55岁,作为他这个岁数的人,高中毕业的他在当时算个有文化的人,他先是做当地的代课教师。由于待遇比较低,后来他又到大队当了会计。然而,大队会计的收入依然微薄,最后他干脆回家种田。
刘花指着家里房子说,这是30多年前盖的,到现在都没有钱盖新的。虽然家里贫穷,但刘花的几个子女都很懂事。儿子在大学上四年级,女儿在上高三。两个人每年要花二三万元,这样的费用让家里经济捉襟见肘。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刘花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心理医师分析原因
针对张兵的悲剧,南京心理医生邓小红进行了分析。邓小红说,张兵的悲剧是他过度担当责任导致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所担当的责任超出能力,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应该让他把这种压力情绪宣泄出来。
虽然张兵的妻子对他进行了安慰,但她的安慰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充分让丈夫说出心中的担忧及难受,告诉他,这件事的发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他的难受及担忧,大家是能理解的。这样的安慰才能产生共鸣,从而缓解压力。
邓小红说,其实一个人在面临生存生活压力时,一件小事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诱因。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尽量寻找支持。显然,张兵来自社会的支持资源太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