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64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5-6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4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嬗变的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不是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不是报纸张鲜亮的头版头条,不是财政报告上飘红的数字。民生工程,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福利,是要在制定后去点滴推进,不懈落实的。
不漂浮不作秀,应该成为推进民生工程的指导思想。
安徽省2010年新的征地补偿标准是27000元一亩,但定远县拂晓乡乡政府却只给村民4000元一亩。当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乡党委副书记郑某时,他说:“征用这块土地是为了修建一座敬老院,这座敬老院是省里今年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今年必须要完成。但是,上级政府只拨付了土建工程资金,没拨付征地资金,就现在的4000元一亩也是乡政府出的钱,乡政府根本无力承担27000元一亩的征地补偿费用。” (中安在线5月18日)
省里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必须完成,这是硬指标。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有资金保障,这也是硬指标。这个理那个理,只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完成任务,这是硬道理。
但问题就在于,定远县拂晓乡这个民生工程的上级拨款不足,拨的款中不包括征地费用。
那怎么办呢? 从涉及到的各方关系来看,省里肯定是最强势的一方,对一个乡来说,对省里下达的任务只有乖乖完成的份,不能讨价还价;对拂晓乡来说,虽然它是基层政权的末端,但它对于农民个人来说,也是强势的一方,凭借手中的权力掌握着农村大部分的资源;那么,最弱的也就只有农民个人了。这不,尽管安徽省政府制定的征地补偿保准是27000元一亩,但乡政府以民生工程为借口,就只补偿给农民4000元一亩。如果没有记者的介入,估计农民对乡政府这样的补偿还真没有办法。
什么是民生工程,简单地说,就是为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的工程。对这样的工程,老百姓是没有理由不欢迎的,但为什么导致村民的极端不满,说到底是在实施这样的工程时,损害了村民的实际利益。
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做民生工程,另一方面,又在以做民生工程为借口,大肆侵害着民众的利益,尽管涉及的是部分或个别村民,如果按正副相加得0来推理的话,那么这样的工程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有人说,这座敬老院建起来后,可以照顾一批老年人,暂时损害的只不过是个别村民的利益,从人数上来讲,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作用还是正面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关乎党和政府在百姓中的威信问题。
省政府既然规定了27000亩一亩的补偿标准,乡政府为什么就不执行呢?这首先是有令不行的问题;其次,省里有了新政策,乡里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主动告诉农民呢?是不知道有这个政策,还是不想执行,我看这里有蒙骗农民的嫌疑;第三,一两户村民利益严重受损,对乡政府和受益的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永远是少数,但谁都明白,这次可能是别人倒霉,谁能保证,下次或下下次,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的不会是自己呢?把多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少数人痛苦的基础上,这样的幸福是没有保证的。
当然,乡里的干部可能压根就没想这么多,他们想到的大概是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因为他们的乌纱帽是上级给的,职务是上级任命的,将来的提拔还要靠上级,而不是当地的农民,所以只要上级满意,就一切OK了,农民满意不满意,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安徽定远拂晓乡,但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一些地方的基层政府和官员,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损害着人民的利益,口里喊着以人为本,实际却干着以官为本,以政绩为本的事情。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不是结合当地实际从百姓的最大利益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官位,从上级领导满意不满意、上级领导高兴不高兴这个角度出发。只要能让领导暂时高兴了,什么样的事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敢做。当然,任何时候,以人为本、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民生工程这样的口号还是不能丢的。
安徽省2010年新的征地补偿标准是27000元一亩,但定远县拂晓乡乡政府却只给村民4000元一亩。当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乡党委副书记郑某时,他说:“征用这块土地是为了修建一座敬老院,这座敬老院是省里今年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今年必须要完成。但是,上级政府只拨付了土建工程资金,没拨付征地资金,就现在的4000元一亩也是乡政府出的钱,乡政府根本无力承担27000元一亩的征地补偿费用。” (中安在线5月18日)
省里下达的民生工程指标必须完成,这是硬指标。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有资金保障,这也是硬指标。这个理那个理,只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完成任务,这是硬道理。
但问题就在于,定远县拂晓乡这个民生工程的上级拨款不足,拨的款中不包括征地费用。
那怎么办呢? 从涉及到的各方关系来看,省里肯定是最强势的一方,对一个乡来说,对省里下达的任务只有乖乖完成的份,不能讨价还价;对拂晓乡来说,虽然它是基层政权的末端,但它对于农民个人来说,也是强势的一方,凭借手中的权力掌握着农村大部分的资源;那么,最弱的也就只有农民个人了。这不,尽管安徽省政府制定的征地补偿保准是27000元一亩,但乡政府以民生工程为借口,就只补偿给农民4000元一亩。如果没有记者的介入,估计农民对乡政府这样的补偿还真没有办法。
什么是民生工程,简单地说,就是为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问题的工程。对这样的工程,老百姓是没有理由不欢迎的,但为什么导致村民的极端不满,说到底是在实施这样的工程时,损害了村民的实际利益。
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做民生工程,另一方面,又在以做民生工程为借口,大肆侵害着民众的利益,尽管涉及的是部分或个别村民,如果按正副相加得0来推理的话,那么这样的工程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有人说,这座敬老院建起来后,可以照顾一批老年人,暂时损害的只不过是个别村民的利益,从人数上来讲,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作用还是正面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是关乎党和政府在百姓中的威信问题。
省政府既然规定了27000亩一亩的补偿标准,乡政府为什么就不执行呢?这首先是有令不行的问题;其次,省里有了新政策,乡里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主动告诉农民呢?是不知道有这个政策,还是不想执行,我看这里有蒙骗农民的嫌疑;第三,一两户村民利益严重受损,对乡政府和受益的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永远是少数,但谁都明白,这次可能是别人倒霉,谁能保证,下次或下下次,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的不会是自己呢?把多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少数人痛苦的基础上,这样的幸福是没有保证的。
当然,乡里的干部可能压根就没想这么多,他们想到的大概是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因为他们的乌纱帽是上级给的,职务是上级任命的,将来的提拔还要靠上级,而不是当地的农民,所以只要上级满意,就一切OK了,农民满意不满意,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安徽定远拂晓乡,但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一些地方的基层政府和官员,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损害着人民的利益,口里喊着以人为本,实际却干着以官为本,以政绩为本的事情。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不是结合当地实际从百姓的最大利益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官位,从上级领导满意不满意、上级领导高兴不高兴这个角度出发。只要能让领导暂时高兴了,什么样的事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敢做。当然,任何时候,以人为本、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民生工程这样的口号还是不能丢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已摆放到至高的位置,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利益博弈。随之而来的是法治显得虚弱和苍白无力,各种冲撞法律红线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要面对法律惩罚时,也会祭出利益大旗,说其为民谋利有贡献,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长此以往,谁都会冠冕堂皇地为了利益而无视和蔑视法律,建立法治社会依然遥遥无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