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汀洲 - 

[楹联专版] 玩个文字游戏(十六)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为小字,总是歪歪扭扭
和谐者 发表于 2010-6-6 10:13



    故人新遇,干嘛躲躲藏藏?
    呵呵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落群山  万木郁郁葱葱
No.万 发表于 2010-6-6 11:03



    不错!建议稍作改动:雨润青山 满目郁郁葱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汀洲 于 2010-6-6 21:00 编辑
牙咬肉串,满嘴麻麻辣辣
轻风 发表于 2010-6-5 20:43



    配一下联:口灌啤酒,一肚鼓鼓囊囊
横批:斯文轻风
呵呵,这可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唷!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6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雾锁秦楼 独自惨惨戚戚
或者
雾失楼台 百年孤孤单单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6 15: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八禁忌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7、忌上下联无关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
例如: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前言不搭后语,就象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
所谓对而不联: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也叫“隔”。比如:囊无半卷书,心中羞涩;军备几颗弹,国内安宁。这就犯了上下联意隔的大忌。

8、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
例如: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的“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注意:1、一三五不论的原则,是要在回避上面的忌禁的基础上应用的。2、在参加比赛当中,最好是尽量做到全论,这对自己有好处.
对联很灵活,但也有规则可循,总的原则是: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说几句,与朋友们共勉。
一、上下联节奏应保持一致。
二、平仄的应用遵循旧声(平水韵)、今声(中华新韵)"双轨制",但旧声、今声在同一联中不得混用。
三、联脚遵循"上仄下平"的原则。
四、节奏点平仄句内应交替(即"交替律"),非节奏点不拘平仄;律句按音节点交替平仄,非律句按意节点交替平仄。
五、节奏点平仄上下联应相反(即"相反律")。
六、复句联分句句脚声律要求:
1、上下联句脚遵循平仄相反律。
2、单联内句脚平仄遵循"三原则":
摒除单调:避免所有分句句脚同声;
疏散同声:句脚同声相连次数,应保持在三、四句以内为宜;
平衡平仄:平仄两种句脚数目,总体上不可相差悬殊。
七、律句声律。
1、律句的交替律和相反律统称为"135不论、246分明原则";五言、七言忌三平尾,不忌孤平;
2、三言句、三字词在对联中通常看作非律句;八言以上通常拆分为三至七言来分析声律;
3、五言、七言律句的"三字尾"有意节、音节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情况,均按音节点交替平仄;
4、律诗拗句有满足和不满足"246分明原则"两种情况,不满足的情况作为特例;
5、复句联中的律句声律依上述规则;
6、符合律句格式的巧趣联声律可从宽。
八、非律句声律。
1、根据具体情况,意节可大可小;
2、领字、引字、衬字和句首的单字意节不拘平仄;
3、三字句和三字以上固定词组通常看作一个意节;全平的三字句(或三字词)不宜连用;
4、四至七言根据情况可以划分为各种字数的意节组合;
5、八言以上通常拆分为三至七言的组合,或者划分为各种字数意节组合;
6、自由体(散文格、戏文格、民歌格、口语格等)和巧趣联(复字格、回文格、音韵格等)尽量遵循交替律和相反律;
7、除固定词组和极其特殊的场合允许三平尾外,尽量避免三平尾。
凡事都有特例,对联也有,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作者、读者、特定的需要),并不因为"出律"、"出格"而失去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叶风


    我发的均属“对”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联”,作为文字游戏,大家只需注意末字和“二、四、六”的平仄音韵即可,不必按照楹联的格式苛求规范。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7 14: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舞烟柳     一片影影绰绰
才临论坛     帖帖美仑美奂{:1_29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7 14: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舞烟柳     一片影影绰绰
雨笼汀洲     处处迷迷蒙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舞烟柳     一片影影绰绰
雨笼汀洲     处处迷迷蒙蒙
秋梧桐 发表于 2010-6-7 14:17



    意境甚佳!作“对”尚可,作“联”则“笼”与“舞”、“处”与“片”同为仄声不妥,不过作为文字游戏对得此境则不必拘泥,否则因声害意即无趣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9: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汀洲


    自己也对一个:
风舞烟柳 一片影影绰绰
月移暗香 几枝疏疏斜斜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