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来安有个山东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12 1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顶上有个神秘的“山东村”

    “山铺十里平于地,村隐千家别有天。”来安县城北郊有个叫长山头的地方,这里山峦起伏,景色秀丽,在长约20里的山坡上散落着千余户人家。然而,在数千人中竟然有90%以上都是山东人,因此这里又名“山东村”。山东村里的人们说着与地方有着天壤之别的山东方言,饮食习惯与婚丧嫁娶均保持着山东人的习俗。他们因何来到异乡落户?这又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如今,他们生活的如何?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个“神秘”村落。
山顶上有个“神秘”村落
    来安县城北郊有座“长山头”,这个方圆36平方公里的山头,山峦起伏、景色秀丽,在茂密的山林和灌木丛中散落着千余户人家。40多岁的李德新家就住在这里,他为人憨厚爽直,很具老山东人的豪爽。
    操着浓厚山东乡音的李德新告诉记者,隶属于张山乡的长山头面积涉及罗顶、长山和苟滩三个村,总人口约有6000余人。然而,这里的居民90%以上都来自山东,以及他们的后代。上世纪20、30年代,为了逃避饥荒和战乱,山东费县一批逃荒者率先来到长山头。高中毕业的李德新在当地村民中显得十分出众,曾经当过老师的他,现在在南京经商,农忙时也会开车回家帮助妻子经营农活,他虽然在村里不算有钱人家,但却是村里公认最有文化的人。业余时间李德新还对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着浓厚兴趣,他与县里许多研究地方文化的老师和专家都有联系,有时还和他们一道共同探讨。
    “过去,长山头的人都不与当地人通婚,娶妻嫁汉也只在‘山东村’里寻找,实在没有就回老家去找,很少在当地人中选择。”李德新说,从山东村形成的那天起,虽然与山下本地人近在咫尺,但由于地缘关系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两下很少交往。
“山顶上少水多旱,正适合山东人种植旱粮的特点。”虽然长山头地处江淮之间鱼米水乡,但近百年来绝大多数生活在长山头的人,只会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红薯等旱粮农作物,而且多以面食为主。“现在虽然与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但长山头的人依然保持着山东方言和生活习俗。”李德新说。
曾经是逃荒者的“天堂”
    在长山头一片林茂草密的深处,记者来到李明喜老人家中。77岁的李明喜,在长山头已经生活了73年,4岁时他是坐在父亲的独轮车上来到来安长山头的。
    李明喜回忆说,当时偌大的长山头仅有六七户人家,显得非常荒凉。然而,最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这儿地广人稀,可以开荒种地,与山东老家相比,这里既没有战乱,又能吃饱肚子,简直就是逃荒者的“天堂”。此后,经过“回老家”走亲戚的人不断宣传,又有不少逃荒的山东人陆续来到这里,甚至在此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于是就形成现在独特的“山东村”。
老人说,父亲当过兵,隐约知道来安有个聚集了不少山东人的“世外桃园”。为了让全家人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这个坚强的汉子不畏艰辛,领着全家人一路乞讨前行,费尽了周折,走了整整一个月零三天,终于来到了这里。
和当时大多数穷人一样,李明喜的童年是贫穷和灰色的。为了能吃饱饭,6岁的李明喜就来到山下给地主家放牛,这一放就是10年,直到16岁他家分到田地时,才结束放牛娃的生涯。
    李明喜和老伴现在居住在不高的石头房里,这是他自己几十年前亲手垒起的,冬暖夏凉。和山东老家一样,长山头千余户人家绝大多数都住在这种石头房里,这在当地农村也是一大特色。山上青褐色石头磊起的石头房与山下红砖墙瓦房相比,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来到李明喜家中时,老俩口正在吃午饭,桌上摆放的鱼、蔬菜、馒头、稀饭,都是老人都爱吃的。李明喜告诉记者,他共有三儿三女,其中两儿一女至今仍留在山东老家,没事的时候领着老伴两地跑跑,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荒蛮之地成礼仪之乡
    一张山东大饼,卷上大葱和蔬菜,沾着果酱,这是长山头人的“最爱”。历经百年风雨轮回,长山头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依然不改的是他们浓厚乡音和礼仪习俗。长山头,已经由当年的荒蛮之地,转而变为贤孝礼仪之乡。
“长山头不仅是孝子之乡,也是礼仪之乡!”李德新说,山东是孔子诞生地,贤孝礼仪之风浓厚。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吧,长山头人十分注重礼仪,不管谁家的婚丧嫁娶都要遵照“老家”的习俗举行,这与当地人的习俗有着很大区别。李德新说,年未村东头老李家要嫁女儿,到时一定邀请记者前来目睹嫁女“盛况”。
男人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挣钱,女人在家带孩子上学并侍奉老人,这是目前绝大多数长山头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无论他们走多远,逢年过节他们都会从外地回来,孝敬老人,让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在长山头,这种敬老之风已经成为当地长年不变的“潜规则”。
    也许是贤孝之风使老人们心情舒畅,也许是因为罗顶村茂盛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老人们生活悠然自得,无忧无虑,安居乐业,使得这里的许多老人都很长寿。李德新告诉记者,在长山头90岁以上的老人有10几个,甚至还出现过百岁“寿星”。
李明喜家墙角的石磨,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使用了,但老人始终没有舍将它们扔掉,因为石磨会让老人想起那喷香诱人的煎饼味,想起那隔着山水的家乡。
1.jpg 2.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7-12 1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郢乡也有很多山东人的后裔。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31

组织活动:3

签到天数: 8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0-7-12 10: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厚,淳朴的山东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7-12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玩玩!长山头应该怪好玩滴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7-12 13: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人的直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2 14: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上图啊……李德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2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李德新是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0-7-12 17: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4_149:}{:4_14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7-12 1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有图有真相!这件事头一次听讲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7-12 2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_302:}{:1_302:}说的那么美好一个,山东人在这也是慢慢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刚来的时候要粮没粮要地没地要房子没房子,后来一步一步才发展起来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